怎么看癌症指标?

郑福良ZFL

癌症指标包括哪些?你知道吗?它包括查血肿瘤标志物检查,彩超检查、影像学检查明确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必要时穿刺活检明确病变的良恶性等等。下面我分开以肝癌举例来说:

比如,肝癌,最常见的肿瘤标志物为甲胎蛋白AFP,查血就可以看到结果。甲胎蛋白诊断肝癌的标准为1.AFP>500ug/L,持续时间为4周;2.AFP>200ug/L,持续时间为8周;3.AFP开始为较低浓度后来持续升高后不再降低者。

彩超检查看是否有肝硬化,肝癌等问题。彩超能发现直径2公分以上的肿瘤组织。但是太小的可能就无法发现哦!

腹部CT等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是否有占位性病变。可以发现2公分的肿瘤,如果结合肝动脉造影检查,可以发现1cm以下的肿瘤组织。


必要时穿刺活检来判断肿瘤的良恶性。可以在超声或者CT引导下,用活检针穿刺癌组织,是目前诊断2 cm直径以下小肝癌确诊的有效方法哦。


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杏仁健康

大家所说的癌症指标,我想指的就是所谓肿瘤标志物,有的人干脆说成是癌细胞,有的人一看这指标升高了,就说我有癌细胞了。无论是癌症指标还是癌细胞,这种说法都是不科学的,也极容易误导人,会带来不必要的焦虑,可以说是徒增烦恼。

关于肿瘤标志物的概念以及相关科普,可以说已经写得很多了,在这条回答下面也已经有很多人写了,我这时重点说几点,希望帮助大家正确理解。

1、肿瘤标志物尽管有“肿瘤”二字,但千万不要简单地看成是肿瘤(癌症)的指标,更不能把它对应成有癌细胞或癌细胞的多少。

2、肿瘤标志物可能是肿瘤引起的,也可能是非肿瘤因素引起的。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得了癌症,得了癌症也不一定会有肿瘤标志物升高。

3、体检不建议常规查肿瘤标志物,更不必要一查一整套,费钱还可能徒增烦恼。

4、某些情况下的肿瘤筛查可能有参考价值,比如肝癌筛查查AFP。

5、肿瘤标志物对已经得癌症的病人,可能更能参考价值,可以协助诊断、疗效监测、病情随访复查等,但也只能作为参考。

6、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应该怎么办?前面说了,千万不要认为就是得了癌症。建议找专科医生咨询,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如果升高明显(要排除检验错误的可能,不是没有这种可能,机器有时会有出错的时候),应进一步安排其他检查;如果仅轻度升高,可以定期随访复查,进行性升高(也就是一次比一次升高)要引起重视。

7、肿瘤标志物轻度升高,可能会增加不必要的焦虑烦恼;而肿瘤标志物正常,则可能会误事,因为很多人以为查了肿瘤标志物,指标全都正常,就认为是没有得癌症,于是高枕无忧,这可能是耽误事了。所以,如果对肿瘤标志物不能有正确的理解,干脆别查。提醒大家,肿瘤标志物正常,不能认为肯定没得癌症,想要筛查肿瘤,建议找专科医生进行评估,有针对性进行相关检查,别指望简单地抽个血查肿瘤标志物解决问题。


【我是肿瘤专科医生,点右上角关注我,随时随地获取靠谱的健康科普知识】


肿瘤专科医生

可怕的肿瘤标记物真的这么可怕吗?

肿瘤标记物其实和肿瘤并没有必然的联系,查出来肿瘤标记物升高的正常人有之,查出来肿瘤但肿瘤标记物正常的人有之,其他疾病查出来肿瘤标记物升高的也有之,因此,肿瘤标记物并不能最为肿瘤诊断的依据。

肿瘤标记物升高,那就是得了肿瘤?

肿瘤标记物,事实上是一些在胚胎期调节胚胎生长发育的细胞因子,可以说没有这些肿瘤标记物,胚胎就不能生长成人。但是,当婴儿出生后,这些肿瘤标记物就会降低或停止分泌,所以正常人来说的话,肿瘤标记物的水平是很低的。

为什么肿瘤标记物会升高?

其实,很多因素都会引起肿瘤标记物的升高,比如:感染、炎症、外伤等。当然,肿瘤就是引起肿瘤标记物升高的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

是不是肿瘤标记物升高就一定得了肿瘤呢?

事实并非如此。很多情况下,肿瘤标记物只是一过性的升高,在身体状况好转后,又会恢复到正常水平。只有在肿瘤标记物多个项目,都持续成倍升高的情况下,才对肿瘤的诊断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肿瘤标记物升高了,该怎么做?


胡洋

癌症指标指的是肿瘤标志物CEA等的数值。这些指标数值的升高,则是提示体内有癌症的可能。不少人一拿到体检报告,看到那几个数值有异常,就被吓到半死,马上就给了自己下了定论,认为自己就是一枚癌症患者了。其实事实并非你们所想的那个样子。


就以CEA为例,一般来说,除非检查中癌胚抗原指数达到正常值的5倍、10倍以上,明显高于正常值,才提示有癌症的可能性。如果是一次的检查结果数值偏高了一点,大不用过于紧张。另外像有炎症、或者饮食的缘故也会导致指标的波动。如果还是不放心的话,可以做出进一步的检查,才做出最正确的判断。



总的来说,癌症指标的异常不能直接告诉你,是否得了癌症。但是可以起到一定提醒的作用。判断癌症的金标准还是活检,取身体组织来做病理检查,而不是癌症指标。癌症的指标有很多种,实在搞不懂的朋友,可以直接咨询医生,而不是拿到体检报告之后,自己在那里乱猜,先不说会不会得癌症,反而是先被癌症吓到半死了。



医联媒体

体检表中,肿瘤标记物检查中出现的上升箭头,让大多数人都感到了惶恐甚至绝望。如果肿瘤标记物异常,总是会不自觉的在心里问:“这是不是就意味着我已经患上癌症了呢?”

检查出肿瘤标志物异常不要太过于恐慌。拿常见的肿瘤标志物CEA为例,一般来说,除非检查中癌胚抗原指数达到正常值的 5 倍、10 倍以上,明显高于正常值,才提示有癌症的可能性,否则,通常情况下,一次检查结果稍微超标一点不用过于紧张,因为这也可能是身体某个部位产生炎症等造成的指标波动。”蔡枫教授表示,一些良性炎症、息肉及吸烟喝酒多时也都会引起癌胚抗原指数轻度增高。而如果体检发现癌胚抗原增高后,首先不要随便给自己乱扣癌症的“帽子”,其次可定期检查大便常规、肠镜、胃镜、胸片等,另一方面,还要注意饮食及改变一些不良生活习惯。

但是呢,检查出肿瘤标志物异常也不能太轻视。毕竟,作为肿瘤标志物,指标的升高也在提示着一些问题。比如,笔者就遇见过一名40 多岁的直肠癌患者,只是因为体检发现CEA高一点,然后做胃镜肠镜检查,就发现了早期肠癌,因为切除得早,所以目前康复得非常好。也等于是这个指标救了他一条命。

所以总结的来说,肿瘤标志物的异常,不能作为评价患癌的是与不是,只是作为一个提示指标。现在唯一的判断患癌的铁证就是取组织做病检啦。

癌症指标有很多种,分别对应着部分癌症,甚至是广谱的指标,网络上有图可以借鉴。笔者搬图来这里,方便大家查阅。


药事健康

现在在很多体检当中,都有肿瘤标志物的筛查这一项。一般来讲,体检当中,我们一般查的都是肿瘤十项标志物。这十项标志物,包括CEA,ca724, ca199, AFP,ca125等等,在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有很多人在拿到检测报告后,发现有一项增高,就开始担心,自己是不是患上了恶性肿瘤。在这里要说明的是,肿瘤标志物的筛查结果,只是作为肿瘤发生的参考指标,而不能够作为确诊指标。就是说如果单项增高,并不一定能够代表患上了恶性肿瘤。所以在拿到检测报告后。如果单项增高,则不必恐慌,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举一个例子,身边的一个朋友,在常规体检肿瘤十项标志物筛查的时候,发现有一项增高: CA724。当时心情各种不好,然后体检报告给出的建议是:这一项增高,有可能是卵巢癌、胃肠道肿瘤及肺部的炎症、风湿,类风湿,还有就是其他炎症也有可能引起这一项增高。那就查吧,不然怎么办?总不能等死吧😞

中国有句成语,我最喜欢:虚惊一场。哪一个成语都不及它带给人们的幸福感强烈。其实,如果在肿瘤标志物的筛查中,有一项增高,不必恐慌,像被判了死刑一样。我们要遵医嘱,该查的一定都要查,没事儿最好,万一有事,退一万步讲,因为是体检筛查出来的癌症,应该处于早期,对于很多种癌症来说,治愈率还是很高的。


老徐说事儿

体检报告中的肿瘤标志物检查,大多包括:afp(甲胎蛋白)、cea(癌胚抗原)、ca50(癌抗原50) 、CA125(癌抗原125),CA15-3(癌抗原15-3)、CA19-9(癌抗原19-9)、CA72-4(癌抗原72-4)等,怎么看这些数值?

让我们一一分析他们都怎么去看

afp(甲胎蛋白):正常参考值0~15 ng/ml

对于早期癌症的检查非常敏感,比较特异性的指标,可以检查肝癌可能性,afp指标越高表示肿瘤程度越恶劣,呈上升趋势表示逐步病情恶化、愈后差等。

cea(癌胚抗原):正常参考值0~5 ng/ml

这个指标与癌症有密切关系,70%—90%结肠癌患者都会出现cea为阳性。而正常人血液中很难检测出cea数值。

ca50(癌抗原50):正常参考值0~20 U/ml

胰腺和结、直肠癌的标志物,在胰腺、结直肠、肝、胃、膀胱、胆囊、子宫等广泛存在,属于普遍肿瘤标志,大多癌症都可检测到ca50为不同阳性率。

CA125(癌抗原125):正常参考值0.1~35 U/ml

卵巢、子宫内膜癌的标志物,对于卵巢癌早期诊断、疗效、愈后、转移的重要指标。

CA15-3(癌抗原15-3:正常参考值0.1~25 U/ml

CA19-9(

癌抗原19-9:正常参考值0.1~27 U/ml

胃癌、胰腺癌和结肠癌的一个标准,数值和肿瘤大小有一定关系

CA72-4(癌抗原72-4):正常参考值0.1~7 U/ml

目前诊断胃癌的最佳标志物,与胃癌分期有明显相关

CYFRA21-1(

非小细胞肺癌相关抗原):正常参考值0.10~4 ng/ml

属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最有意义的指标,对鳞状细胞癌患者诊断。检测和浸润性膀胱癌监测病情提供支持。

指标作为一定的参考,但是并不是绝对的,需要采取更多检查综合诊断,单个指标的升高未必确定是癌症,一些局部器官炎症,小病变也会出现数值升高现象。因此体检时要注意:

2、检查要写好姓名个人信息,避免误诊等情况

3、生化检验时必须空腹检查,血脂检查在餐后12小时可采血

4、针对不同化验项目问清医生,区别对待,有空腹检查的和餐后检查的,餐后检查避免饮食油腻等

5、抽血做生化指标检测时有感冒症状等好了再查


家里有癌症病人,久病成良医,对癌症有关问题也经常关注和研究。

肿瘤标志物有很多种,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无非是两大类,一类是肿瘤活动过程中在人体内产生的特性物质,一类是人体为对抗肿瘤而产生的特性物质。但是不一定标志物高了就一定是得了癌症,有些炎症也可能会导致指标升高,确诊得了癌症也有标志物不敏感的,所以指标只能作为临床医学判断的一个重要参照物。


小邱牙医也有大情怀

1. 什么是肿瘤标志物?

肿瘤标志物:指特征性存在于恶性肿瘤细胞或由恶性肿瘤细胞产生的异常物质或是人体对肿瘤反应而产生的物质。


2. 理想的肿瘤标记物

人们希望通过检测肿瘤标志物,就能确诊肿瘤,了解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监测复发。也就是通过“一滴血”来诊断肿瘤,判断疗效,和用于复查。

人们希望肿瘤标志物具有高度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3. “很骨感”的现实问题

真正特异性的肿瘤标记物,比如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甲胎蛋白(AFP),数量很少

胃肠道方面的肿瘤标记物,特异性和敏感性都不高

即使是最常用的CEA、CA199,也仅仅作为参考指标

目前胃肠肿瘤标志物不能单独作为筛查或诊断标准


很多单位把胃肠肿瘤标记物纳入职工体检项目,如果化验结果升高,常常会引起恐慌。因为前面提到的原因,肿瘤标志物升高,通常是“一场虚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