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余华的《活着》电影好还是小说好?

耐斯电子元件电容器

余华的《活着》讲的是人本身面对苦难的承受能力,而芦苇改编后的电影《活着》则更注重时代,是时代下的人好好的活着。个人更喜欢电影。

《活着》讲述了徐家少爷福贵输光家财后,在时代和家人死去的打击下仍坚持好好活下去。



影片中的人物比较小说都做了改编。

主人公福贵一是拥有了唱皮影戏的本领,这样既有了点人物魅力,又有了更能展现时代、更有中国文化趣味的设计。影片中几场皮影戏都挺出色,尤其国军用刺刀刺破幕布让福贵和春生卷入战争,共军又用刺刀将皮影挑到阳光下的隐喻。



坑害福贵的龙二比小说中的形象更为清晰。被枪毙的那场戏的艺术加工比小说原文有趣的多,隐藏了龙二呐喊的内容。福贵一阵尿意,那五枪仿佛都打在了他的后腰上。

关于家珍的修改是最符合时代特征的,女性的独立意识觉醒,家珍从小说中被打、被父亲带回家,修改成主动离开烂赌的福贵。



包括春生、万二喜,也都因为空间的变化,从农民改成城镇中生活的人。

所有的这些修改,都让整部电影的时代感更强,也更符合电影的叙事,保留了最优秀最精简的人物及信息。砍掉了小说中的第三人称,并且将故事的结局提前到万二喜去世前,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饭的画面,是电影留存给观众的好好生活下去的希望。


职业影迷牛哄哄

多谢相邀。

余华的《活着》,我是先看了张艺谋导演,葛优、巩俐主演的电影,然后再去看的小说。

电影《活着》是按照富贵的年龄为主线,从他年轻时的好赌,到赌光家产,到以皮影为生……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电影中各位演员的演技精湛,叙事平缓冷静,但在平缓中却表现出了活着的本质和意义。




小说《活着》是以老人回忆的形式来铺展开的,在老人的冷静回忆中,在田野里,在老牛边,叙述着过往的经历,像是在叙述另一人的故事一般。


小说给以了我们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想象富贵是什么样,家珍是什么样,凤霞是什么样……电影将这些人物具体化了,但表现形式更加丰富生动。特别是电影中的皮影戏唱腔,也就是华阴老腔,非常令人震撼,我专门剪辑了出来,也写过华阴老腔的文章。

电影和小说各有特色,建议先读小说,再看电影,无论是电影还是小说都让人沉思,不得不佩服余华的才华,当然张艺谋等电影人也是功不可没。电影和小说孰高孰低那就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我觉得还是小说更好些。

这是我的体会,但愿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