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条」三明白沙派出所:薪火相传成就60年“五零”纪录

清朗天空

感受法治新生态

今天,人民公安报在头版头条的位置刊发了关于福建省三明市白沙派出所的文章《三明白沙派出所:薪火相传成就60年“五零”纪录》。

三明白沙派出所:

薪火相传成就60年“五零”纪录

从1958年建所以来,先后获得“公安战线模范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模范公安派出所”等省部级以上表彰57次,实现了60年零冤假错案、零行政复议变更撤销案、零行政诉讼败诉案、零国家赔偿案和民警零违法违纪的“五零”纪录。

60年来,福建省三明市公安局三元分局白沙派出所近400名民警薪火相传,在平凡岗位上谱写了一曲曲不忘初心、忠诚使命的赞歌,让“和谐与平安”成为海峡西岸这一方热土上一面高高飘扬的旗帜。

↑ 白沙所所貌

60年忠诚永不变

党员入党纪念日都要重温入党誓词

↑ 入党纪念日,重温入党誓词

三明市副市长、公安局局长陈育煌说,60年来,白沙派出所16任所长、14任教导员和近400名民警,始终听党指挥,对党忠诚,始终做到传统不丢、宗旨不变、本色不改,全力打造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公安基层队伍。

↑ 民警在白沙所旧址光荣祠重温入党宣誓(我们从光荣中走来)

↑ 思想引领 政治建警

白沙派出所利用辖区红色资源优势,把党建工作摆在公安队伍建设的突出位置,以党建带队建,从严落实主体责任,健全落实党内组织生活制度,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每一任班子成员都敢在全体党员民警中叫响“向我看齐、从我做起”的口号,率先垂范,不断提高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 在思想政治工作室带领新警宣誓

白沙派出所设有专门的思想政治工作室,书架上摆放着党的十九大报告单行本、辅导读本、党章等学习资料,墙上张贴着十分醒目的入党誓词、入警誓词、入所誓词。

教导员刘雪冬说,每一名新分配或调入白沙派出所的民警第一天、每一名党员入党纪念日的那一天都要到这里,庄严宣誓,重温誓词。捍卫忠诚重于生命,服务人民无上荣光,这种精神特质已融入一代代白沙所人的血脉灵魂。

三明市公安局历届领导班子都有一个共识:选配到白沙派出所的领导干部必须政治坚定、业务精通、事业心和责任心强、积极开拓进取而又严于律己,确保所领导班子的履职能力与核心凝聚力。

↑ 利用党建室开展教育学习

60年来,白沙派出所班子成员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公安各项工作中去,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使白沙派出所成为培育先进典型、培养干部人才的摇篮。全所先后有89人次受到记功以上表彰,有53人次被授予省部级以上各种荣誉称号,有63名民警走上科级以上领导岗位。

60年警钟常敲响

构建一套有效的监督预防机制

↑ (新)无违纪记时牌

↑ (旧)无违纪记时牌

在白沙派出所一楼大厅,醒目的位置挂着一块“前进计时牌”,上面动态清晰地显示着从建所至当日实现民警无违法违纪的年数、天数,旁边是警示语:“只有更好,没有最好,我们需警钟长鸣;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我们需不懈努力!”民警们说:“在国优派出所工作,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每时每刻都在警醒和激励着我们,令我们每一个人感到使命光荣、责任重大。”

所长林加亮说:“在白沙所这个大家庭里,60年来一直传承着一个‘活血化瘀,春风化雨’善做思想政治教育的好传统。”

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忠诚教育、廉洁教育,到80年代初的“六熟悉、十必访”要求,白沙派出所要求所领导必须熟悉每名民警的个人经历、家庭情况、思想品质、个性特长和业务能力等情况,并通过家访谈心等办法,有效地化解民警的思想疙瘩。后来,他们又将这套办法发展成为民警思想苦闷有情绪必谈、民警受批评或工作受挫折时必谈、民警之间发生矛盾或意见时必谈等“七必谈、七必访”制度,同时配套建立起18项管理细则和22种执法执勤规范。所里还长期坚持“三个一”学习制度,即每周出一道业务题让大家思考解答,每月选择一个政治思想工作方面的话题让大家讨论,每季安排一次法律方面的课程让大家学习,让民警在经常性的学习思考中提升素质能力。

白沙派出所注重民警日常管理和养成,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抓小、抓细、抓平时,着力提升队伍整体素质,保持队伍的纯洁与稳定。从民警的穿衣戴帽、步态坐姿到办公室物品的摆放,都有严格的标准。

派出所实行带班领导“日提醒、日督察”制,每天由带班所领导负责对所里的执法办案、警容风纪、服务群众、值班备勤等方面工作进行全过程跟踪督察,并在第二天早会上进行点评,与绩效考评和评优评先挂钩。同时,他们建立了执法过程“三跟踪”制度,即“跟踪案件受理、跟踪调查取证、跟踪案件处理”,将每起案件全程置于法制员管理监督之中。

福建省公安英烈基金会理事长李坚和福建公安文联主席夏钢曾先后担任过福建省公安厅纪委书记,他们感慨,60年的坚守和承诺诠释着白沙民警对党、对公安事业的忠诚,诠释着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一整套有效的监督预防机制让白沙所创造了60年民警无违法违纪等“五零”的纪录。

60年服务无止境

“爱民、亲民、为民”的故事几乎每天发生

在白沙派出所的荣誉室,珍藏着一面历经岁月却依然鲜艳如初的锦旗,这是他们获得的第一个省部级荣誉——1985年公安部授予的“公安战线模范集体”。

↑ 执法勤务中心

福建省公安厅党委委员、政治部主任章丽捷说:“在一个甲子的风风雨雨中,近400名民警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衡量公安工作成败的根本标准,爱心接力从没有间断过,60年服务无止境。”

↑ 早期照片——外来人口管理

1985年,针对外来务工人员大量涌入的情况,白沙派出所大胆改革外来人口管理模式,“变设阻为便利、变限制为开放、变驱赶为欢迎、变管理为服务”,建立了外来农民工村,为公安基层单位外来人口管理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

↑ 警察卖瓜

1987年盛夏,两名江西瓜农到三明卖瓜,其中一人被敲诈打伤住院。白沙派出所民警不仅迅速破了案,还冒着酷暑忙到深夜帮忙卖瓜。第二天,他们把卖一万多斤瓜的钱连同肇事者的赔偿款分文不少地送到了两名瓜农手中。“警察卖瓜”的故事被拍成电视剧播出后名扬全国。

三元区副区长、公安分局局长张景明说,“爱民、亲民、为民”一直是白沙派出所的精神实质和光荣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白沙派出所不断为这一精神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 书法爱好者用书法的形式支持林先雄

↑ 林先雄便民车

↑ 林先雄参加抢险

↑ 林先雄敬礼-典型示范引领

↑ 林先雄与群众亲如一家

↑ 破获贩卖婴儿案

↑ 为赵如泉老人送终

↑ 先雄信箱架设警民联心桥

↑ 照顾孤寡老人陈居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