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宁136个村社拿到4400万元耕地保护“红包”

据介绍,2017年我市共承担保护耕地责任的村(社区)165个,保护耕地面积48.24万亩。经审核,其中129个村(社区)没有发生违法占用土地行为,7个村(社区)经整改消除违法违规用地行为,29个村(社区)未消除违法违规用地行为。据统计,全市2017年度耕地保护补偿激励资金实发额为4400.28万元。

近年来,我市一直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坚守耕地红线。通过科学规划、健全机制、完善举措等方式,去年我市新增耕地4890亩、补建标准农田3123亩、高标准农田建设近45000亩,连续21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和总量平衡。目前,我市耕地保有量49.7万亩,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1.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示范区25.0万亩。我市在去年被原国土资源部列入全国首批13个国土资源节约集约“四个创新”示范点,也是全省唯一一个。

为深入推进耕地保护,今年,我市创新思路,全面启动“411”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三年行动,以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耕地垦造、旱地改水田、耕地质量提升、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和永久基本农田建设等“六大耕地保护工程”为抓手,制定了方案、明确了目标。从2018年起至2020年,通过实施三年行动,确保新增永久基本农田整备区4万亩力争5万亩、新增耕地占补平衡指标1万亩。截至目前,全市已经确定“千亩以上”项目10个、“万亩以上”项目1个。项目建成后,我市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度将大大提高,为乡村振兴和现代农业发展提供规模耕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