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全部进城买房,进城失败后又不能返乡,城市贫民窟时代来了吗

在不少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问题,比如菲律宾、印尼等,农村因为农民的远离变得凋敝,而城市里面却是大量的贫民窟。笔者记得在书上看过,不知道是哪座城市了,但是印象非常深刻的是,当地有个富人区和贫民窟,之间只相差一条马路,教育、医疗、安全等各个方面天差地别,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我国现在正处于在城镇化的进程中,不少农民都从农村搬到了城市,在城市里面买了房,安了家。但是问题是即使农民们买得起房子,但是真的有能力在城市定居吗?目前来说仍然是一个未知数。如果农民全部进城买房,家里的宅基地、房屋等资源已经全部放弃,因此进城失败后又不能返乡,城市贫民窟时代来了吗?

农民进城容易定居难

其实,现在很多的农村家庭都是这样一个生存模式,年老的父母留守农村种地,年轻的子女们在外面打工,这样一个家庭就有了两份收入。常年积累下来的财富才勉强够在城市买套房,进城容易,但是定居难。买得起房子不代表就能在城市里面生存下来,父母年纪越来越大,子女读书的年级也越来越高,开销逐步增加,而收入却没有增加。

城市成活成本高

城市的生活成本比农村要高出很多很多。一家大小的所有支出都是依靠家庭经济的支持,城市小区有物业费,每一顿饭菜都要花钱,就连一棵葱也要买,经济的拮据势必导致家庭关系的紧张。而年老的父母不干活,只吃饭,家人的生活压力就会转嫁到父母身上,而年纪大了的父母,虽然知道孩子不容易,知道自己成为了家庭的负担,而是也无能为力。

离开农村,放弃了农村的宅基地等,只能留在城市,在这种环境下的进程的农村人备受煎熬,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就形成了城市贫民窟。

农村生活成本低

农村的生活成本很低。一日三餐依靠小菜园就能满足基本所需,日子过得非常滋润,而全家进城了以后,年轻人在城里上班,但是收入一般,而年纪大了的父母却不能得到工作的机会。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子女们不得不干一些重体力活,以期得到更多的收入。

在农村,农民住房子不需要花钱,种地不仅能解决温饱还能有收益,如果进城的农民失败之后还能回到农村的话,那么农民们的生活就得到了保障,城市贫民窟时代就不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