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示范引领 村村产业有特色

“如果村里没有发展产业,我们也不会有现在的好生活。”罗吉华曾是潼南区新胜镇钟峰村有名的贫困户,2015年村里成立了重庆市盘姜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在政府帮助下,罗吉华不仅把承办地作为股份加入到了合作社,还和妻子、儿子一起到合作社务工,从此有了两份工资收入,家里生活逐渐变得宽裕起来。“按天算钱,去年我们一家三口在基地的务工收入就有3万多元。”罗吉华说,靠着村里的生姜产业,钱包鼓了、贫困帽子摘了,奔小康的信心就更足了。

“去年,新胜镇生姜平均亩产约6000斤,总产量达1800万斤,全镇仅生姜一项销售收入就达9000余万元。”新胜镇党委书记林远征介绍,如今,他们生产的“罗盘山生姜”已经远销到了韩国、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生姜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在“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贫困户)”模式的带动下,到去年底,全镇有25户贫困户70人通过生姜产业脱贫。

和罗吉华一样,潼南区众多贫困户通过产业扶贫尝到了“甜头”。

近年来,潼南区围绕绿色蔬菜、优质粮油、生态畜禽、特色种植四大产业,形成现代农业示范区核心区、潼北丘陵经果杂粮产业片、涪江北岸立体农业示范片、渝遂高速沿线产业带、琼江下游稻藕水产示范片、南部山地姜椒产业带,全区蔬菜种植100万亩、油菜种植28.3万亩、水产养殖20万亩、特色经果30万亩。建成柠檬、花椒、中药材等产业基地30余万亩,所有贫困村全部形成1—2个主导产业,实现了村村有特色产业、户户有增收门路的脱贫目标。

潼南台 李 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