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最糟糕的路,你走过哪条?

路迢迢水长长

太原,龙城。去过无数次的省会城市。从五十年代直到八十年代,变化不大。只不过就是火車站从五一广场南迁往东面,上移,建设的在当时来说,相当漂亮,仿造北京火車站建的。五一广场观礼台拆除,建成大型雕像,解放路不解放,重新建设了解放路。迎泽大街,建设的符合现代审美观。当时经常去,反正总觉的灰头土脸,不像一个省会城市的样子。尤其是在外省回来的时候,一进娘子关,就感觉到了山西黄土高原的土。土的一塌糊涂。在太原,去逛街,五一路,柳巷逛一圈下来,白衬衫一上午就变成了黑衬衫。尤其是尖草坪,太钢附进。

自以耿彦波市长在2013年就任太原市长以来,下定决心,以破釜沉舟的决心,大刀阔斧,大兴土木。将太原市建成了现时在全国来说也是数一数二的省会城市。在这建设期间,大部分的道路都不好走,有的甚至封路施工,经常得绕道,而且道路上泥泞不堪。那段时间,真是可以说,一半以上的道路都存在这种问题。可是大家都能理解,搞建设,就有这种过程。

现在的太原市区内,真还没有发现泥泞不堪的道路。要说有,那是在郊区。或者是正在建设中的区段,有这样的道路不奇怪。

真告诉你,在八十年代,太汾道路建设,从太原8时坐車,走到文水,己近12点,走了4个小时。平时2个小时的車程。到了文水,告知,前面不能走,绕行祁县。好嘛,这一绕,祁县,平遥,一直到了介休,又从介休到孝义,孝义到汾阳也是正在修路。七拐八绕,一路崎岖不平。等到了汾阳己到夜间12时还多。这一路多走了近一百四十公里。这和谁说理去。

现在多好!一百多公里,走高速,不到两个小时,到了。一天,能走两个来回。在城市建设,公路建设期间,通行不方便,这些事情难免。











亦平70667717

要说以前,太原糟糕的路还真有不少,但这几年经过市政府的大力改造,高架立交随处可见,每年修建的道路也非常多,就我感觉,太原中环以内现在基本上市区已经没有不好走的烂路了,相反的,越来越多的路好走了,好多路在更新重建,比如最近的解放南路,学府龙城东延,还有还有河西的好多条沿河路改造,太原的路网越来越完善了,虽然还是会常常堵车,但总的来说是越来越好走了。

迎泽大街是太原的门户,也是知名度最高的一条路,双向10-12车道的宽阔路面很好走,最近迎泽大街、府西街、长风街、晋祠路又改进了交通灯,实现绿波优化,以40-50的速度可以一路绿灯,或者停车次数缩短。滨河东西路是太原历史最悠久的快速路,承担的作用非常大,现在太原的快速路也越来越多了,建设路、阳兴大道、沿河路、涧河路以及城市干道的快速化改造,太原的路况确实越来越好了。

我想了想,在市区还确实没有遇到特别烂的路,有的话估计也是城中村改造,或者正在开发的区域,这也好理解吧。不光是中环内,我觉得南面一直到小店的路况都不错,北边走的少不很了解,现在从太原老火车站到榆次龙湖街半个小时,这在以前根本不敢想。路修好了,相应的也带动了周边楼市,比如恒大林语郡,南内环的东延和沿河快速路的开通,看得人多了,以前纠结偏远路不好走的人现在也消除顾虑了。以前觉得晋阳湖、龙城大街很远,现在路修好了,这些地方也融入了市区。总的来说我觉得太原的路面平整度算好的了,不仅是路,太原的桥也越修越多,汾河桥将达20多座,路网越来越完善了。


山西新闻网

友友所提到的问题,基本上大中小城市都有这样的现象,烂路区,这都处于老城区经济不活跃的地方,和有待开发的老城区,每个地方都是为了经济发展,政府把资金都忙于投入在经济开发区,新城区和一些有经济价值老城区的建设,一般存在这样的问题。

相信烂路区在慢慢缩小变好。路,和卫生环景是每个城市的形象,也是一个城市的经济发达的代表,坚信都在向美丽和谐生活出发。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