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禄山和杨贵妃有什么关系吗?

小赵话古今

我是历史问答达人“青言论史”,乐于为您解答中国古代史的相关问题。

安禄山和杨贵妃之间的关系,公事上叫女主和臣子,私交上叫义母和义子,暗地里什么关系,有待商榷。

先说公事上,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小老婆(注意不是皇后),而安禄山是唐玄宗的臣子,那么安禄山在管唐玄宗叫一声“陛下”的时候,自然也得喊杨贵妃一声“娘娘”了。

不过安禄山省了一个字,直接喊“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他认了杨贵妃作义母,虽然杨贵妃比他还小十几岁,但是他喊人家干妈喊得特别亲热(结合后面的石敬瑭来看,认比自己小的人做干爹干妈似乎是胡人的优秀传统)。

至于说私下关系,那就有的说了。《资治通鉴》记载:“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资治通鉴》是公认的良史、信史,不会在这种问题上打马虎眼。考虑到唐朝后妃一向有瞎搞的传统,再加上“对食”这两个字在中国古代实在意义深远(太监和宫女结成的假夫妻就叫“对食”),所以,这娘俩到底在干嘛,实在是不足为外人道也。


青言论史

安禄山本无性,父亲死后,随母亲改嫁生活在突厥部落,其族破灭后,他随安家子弟一起逃离突厥,从此冒姓突厥贵族安姓。

开元二十年,安禄山跟随幽州节度张守珪,并任张守珪为干爹,开始军旅生涯。之后重礼贿赂官员,从此平步青云,深得唐玄宗喜爱。

后来,安禄山请求当杨贵妃的养子,进宫朝见皇帝都先拜望杨贵妃,并解释说:“他是胡人,胡人都是把母亲放在前头,父亲放在后头。”唐玄宗听了还挺高兴,这干儿子真孝顺,便命杨家子弟都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

安禄山这人最擅长曲意逢迎,知道杨贵妃受宠,便使劲全身解数巴结,不惜认比自己小许多的杨贵妃为义母。也许是胡人不在意这些,尊敬的人就可以认义父义母。不可否认,安禄山确实靠着当干儿子一路高升、平步青云,能荣华富贵别说当干儿子了,就是装孙子也得干啊!

要说安禄山与杨贵妃的关系,除了义子与义母的关系外,就是君臣关系了,杨贵妃是皇帝的女人,是君,安禄山为臣。

一直要传言说杨贵妃与安禄山私交不浅,不清不楚的。这个流言的真实性有待考证,我个人认为不太可能。

杨贵妃绝对是女神级别的,没有男人不爱美人,安禄山倾慕杨贵妃是情理之中的;

而安禄山天生肥胖,常年长疮疖,容貌也并不出众,晚年时期肚子都要掉到膝盖了,走路时只有用两个肩膀向上提自己身子才能走路,还有眼疾,得靠小太监给自己穿衣服。杨贵妃就算要找相好的,也得找个年轻英俊、干活利索的,总不能看上安禄山吧。

但是安禄山能言善道,很是讨喜,因此杨贵妃夫妇才喜欢他,大家都喜欢看小丑搞笑,但没听说谁会爱上小丑。

以上皆属个人愚见,万望雅正!


史论纵横

杨贵妃与安禄山是什么关系?凡是读过唐代历史的人都知道“安史之乱",也知道他们是“养母与养子"的关糸。

从正史上来看,安禄山何许人也?
安禄山是唐代藩镇割据势力之一的最初缔造者,也是“安史之乱"的禍首之一。並建立燕政权,年号圣武。安禄山秉性机灵聪慧。.在朝中唐玄宗非常信任他。由于安禄山善于贿赂朝中大臣。重臣都在皇上面前说他好话,因而皇上更加宠信他。尽管贵妃比他小十几岁,他还是请求皇上当上了贵妃的“养子"。每次进宫,先拜杨贵妃,玄宗奇怪,问起原因,安禄山回答:“我是胡人,胡人把母亲放在前,把父亲放在后,所以先拜杨贵妃,后拜玄宗。由于皇上宠爱贵妃,听后颇为高兴。于是命令杨家兄妹一起同安禄山结为兄弟姐妹。由于这般关糸,安禄山在朝中目中无人,平步直云。..正是这样,给盛唐走向衰败埋下了隐患。..

正史上记载的“贵妃洗儿"。天宝(751年)正月初一,是安禄山的生日,皇上和杨贵妃赐给安禄山丰厚的礼物。过完生日第三天,按当时的习俗,母亲要给婴儿“洗三"。可杨贵妃却要给这个“大儿子"“洗三"。让人把安禄山当作婴儿放入池中,为他洗澡。
尽管唐朝再开放,贵妃给大自己十多岁的男人洗澡,可想而知,是什么场景…..…。完后,又用襁褓裹.住安禄山放在彩桥上,让宫女抬着在后宫花园转来转去。嘻戏取乐!可想而知,安禄山此时的心情。

安禄山表面装的呆头呆脑,其内心狡黠异常,凶狠毒辣。但善揣人意。.为了讨得贵妃欢心,只能忍辱屈从。安禄山体态肥胖,由于是胡人,但舞跳的好,经常给皇上跳舞。在后宫和杨贵妃是学舞蹈上的师生关糸。.这都是正史上的记载。杨贵妃虽然风流,但深受皇上宠爰。正如李白的《长恨歌》中所写“后宫佳丽三千人,三千宠爱在一身"。“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由此传说杨贵妃与安禄山的“绯闻",我想安禄山是为了攀附权贵,杨贵妃是为了戏嘻玩耍而已。近些年来,一些影视剧的极力喧染,使得“杨安情史"成为俘获观众注意力的一个噱头。

众所周知,安禄山的“安史之乱"让盛唐走向衰落,再也没有崛起。对于大唐来说,也是毁灭性的打击,也是唐玄宗,杨玉环养虎为患的结果。

安禄山与杨贵妃到底是什么关系,正史也好,野史也好,写史的人的背景等等原因,我们不得而知。对待历史人物,作为后人,各抒己見,不同点评罢啦。本文只是自己的一点拙见。

谢谢阅读,望友点评,各抒己見!


健康快乐

《红楼梦》里写秦可卿闺房的陈设,引用了不少典故,其中就有“安禄山掷过伤了太真乳的木瓜”,安禄山居然有机会朝杨玉环扔木瓜,光听这一句是不是就觉得此二人关系暧昧?

在不少古代文学作品中,两人的关系的确是暧昧,不论是《开元天宝遗事》、《杨太真外传》,还是《唐史演义》、《梧桐雨》,都是如此,《梧桐雨》写得尤其直白,说安禄山起兵是“单要抢贵妃一个,非专为锦绣江山。”

但真实情况可能并非如此。《新唐书·后妃·杨贵妃传》载:“初,安禄山有边功,帝宠之,诏与诸姨约为兄弟,而禄山母事妃,来朝,必宴饯结欢。”

写得很清楚,安禄山是和杨玉环的姐妹结了干亲,自己鸡贼地顺杆爬,把杨玉环叫作干娘,目的是为了巴结唐玄宗。

有一回唐玄宗召见他,他先去拜见杨玉环再来拜见玄宗,玄宗就问他何故,安禄山说胡俗先母后父,玄宗就很开心。

起兵之后,安禄山可就变脸了,“禄山反,诛国忠为名,且指言妃及诸姨罪。”什么冲冠一怒为红颜,真的只是小说家的创作。

两人不太可能有关系的原因,还在于安禄山可能有糖尿病,体重失控,当时已经是个要专门带马凳安放肚子的大胖子,出门骑马都得别人先挑好,不然马得被累死。杨玉环口味多重能看上他?


锻彰趣义

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比较复杂,对杨贵妃来说,有臣子,有义子,有“情夫”的关系。其实,这些关系都不是本质,本质是唐明皇和杨贵妃都把安禄山当成“玩物”来看待,所以才有那么多荒唐的事情。


(杨贵妃和唐玄宗)

安禄山无疑是善于专营的,又遇到唐玄宗志得意满,开始沉迷享乐。安禄山通过贿赂一步步的接近唐玄宗和杨贵妃。

安禄山十分狡猾,意识到“枕边风”的厉害,于是无论是新旧唐书都说安禄山以胡人“母为尊”的借口,每次进宫先拜会“义母”,再拜唐玄宗。到了后来,安禄山成了一个双手提着肚子,才能走路的大胖子,看到玄宗,还能麻利跳起舞蹈,取悦皇帝。李龟年也常常模仿安禄山的趣事,逗得唐玄宗哈哈大笑。

(真正的安禄山比这还胖)

而杨贵妃正好利用安禄山的特性,即把他当成“玩物”,也当成取悦皇帝的工具。《资治通鉴》记载,安禄山生日后的第三天,杨贵妃把安禄山当成“孩儿”一般,用大襁褓包裹这个“大胖子”,然后送去给唐玄宗观看。唐玄宗还跑去观看杨贵妃给“禄儿”洗澡,还赐“洗儿钱”,这简直是“小孩过家家”呀,也是盛唐最荒唐的一幕了。

(杨贵妃和安禄山)

唐玄宗也正是看到杨贵妃和安禄山卖力讨好自己,又杨贵妃都是以“禄儿”这种“玩物”的姿态,来对待安禄山。所以,唐玄宗压根就没怀疑他们会私通。然后,整个皇宫除了皇帝,都知道安禄山和杨贵妃的私情了。


大飞熊ヽ骑士

《旧唐书·安禄山传》:

(安禄山)后请为贵妃养兒,入对皆先拜太真。玄宗怪而问之,对曰:「臣是蕃人,蕃人先母而后父。」玄宗大悦,遂命杨銛已下并约为兄弟姊妹。

这意思就是,安禄山做了杨贵妃的养子,顺便也就认唐玄宗为养父了。但唐玄宗的操作就清奇了,杨銛是杨贵妃的兄弟,那应该是安禄山的养舅啊,竟然和安禄山约为兄弟……和安禄山约为姐妹的大概也是杨贵妃的姐妹们吧。

《资治通鉴》:

命杨銛、杨锜、贵妃三姊皆与禄山叙兄弟。禄山得出入禁中,因请为贵妃儿。上与贵妃共坐,禄山先拜贵妃。上问何故,对曰:「胡人先母而后父。」上悦。

这样就是先有拜把子,再有做干儿子了。杨锜是杨贵妃的堂兄。

至于不伦之恋什么的,在有史料支持以前,我作为个人一概不信。

不过似乎还真有些问题,看了其他答案后:

《资治通鉴》:

甲辰,禄山生日,上及贵妃赐衣服、宝器、酒馔甚厚。后三日,召禄山入禁中,贵妃以锦绣为大襁褓,裹禄山,使宫人以彩舆舁之。上闻后宫喧笑,问其故,左右以贵妃三日洗禄儿对。上自往观之,喜,赐贵妃洗儿金银钱,复厚赐禄山,尽欢而罢。自是禄山出入宫掖不禁,或与贵妃对食,或通宵不出,颇有丑声闻于外,上亦不疑也。

毕竟往事越千年了,其中内情,信则有,不信则无……


我不是Henry

正史中有记载的是安禄山拜唐玄宗做义父,杨贵妃自然就是他的义母。但野史中大加渲染二人的绯闻,我觉得是子虚乌有。


安禄山为了搏得唐玄宗开心,认其与杨贵妃为义父、义母

关于安禄山认唐玄宗为义父的事,正史中有所记载,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但安禄山是否就拜比自己小十多岁的杨贵妃为义母,正史中并无记载,只是后人通过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关系给强加上去的。

通过杨贵妃与唐玄宗的关系,后人认定杨贵妃就是安禄山的义母,这也符合常理,并不算什么八卦,我们不应具此就认为二人关系暧昧。

关于野史的一些说法

野史中最著名的就是安禄山在与杨贵妃的嬉戏当中抓破了杨贵妃的胸,杨贵妃怕唐玄宗看见,就在胸部围了一块儿布,以至于后宫的所有女人都争相效仿以此为时尚。

我觉得这一说法严重不符合事实。唐玄宗整天与杨贵妃在一起,当杨贵妃侍寝的时候就不会发现吗?杨贵妃不可能隐瞒过关。

关于《资治通鉴》的记载

毫无疑问,《资治通鉴》是正史。它记载了杨贵妃为安禄山“洗三”这件事。“洗三”就是婴儿出生第三天为刚出生的孩子洗澡。杨贵妃经过唐玄宗的同意为干儿子安禄山亲手洗澡。这件事也是被后人所诟病的。

司马光在编写《资治通鉴》时,将一些不可靠的野史传闻都排除在外,它的记载应该是值得信赖的。唐朝是一个非常开放的社会,也许在当时这并不被人们所忌讳,但到了司马光的时代这种行为肯定是不被允许的,而且司马光想让宋代皇帝以此为诫,所以司马光在记载这件事情时采取了批判的态度。

安禄山与杨贵妃之间的事之所以闹得沸沸扬扬就是因为安禄山是安史之乱的始作甬者,而杨贵妃使唐玄宗丧失了进取心,此二人是唐朝由鼎盛走向衰落的罪魁祸首。人们自然将怨气释放在他们身上,并且在他们身上找交集、丑化他们,所以有了以后戏剧、野史的各种创作。


听涛轩书法

我来是这回答一下。

1.安禄山出生少数名族,后来爬上如此高位。主要原因是,安禄山是个十足的投机者。

2.安禄山一步一步爬上平卢节度使,后来进宫见到杨贵妃,要任杨贵妃为义母。


3.后期安禄山可以直接进宫,由于安禄山的儿子娶了皇太子的女儿,所以他又可以直接进入后宫,这样和杨贵妃见面的机会就比较多

4.资治通鉴上曾明确描述:安禄山入后宫,或与杨贵妃对食。对食是什么,是指宫里太监和宫女之间的不可名状的事情,这样明显的说杨贵妃和安禄山对食,确实很少见。

5.杨贵妃的哥哥杨国忠和安禄山关系非常不好,几次诬陷安禄山反叛,后来被他言中。

综上所述,安禄山利用自己投机倒把的能力,和杨贵妃拉上关系,最后和太子成为亲家。


博史通今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安禄山和杨贵妃的关系,很好理解也很简单,他们就是在互相利用。

安禄山聪明能干,野心勃勃,出身于市井之间,精于人情世故,他深知朝廷有人帮忙是多么的重要。可是安禄山出身卑微,又没有受到过高等教育,所以难以交到朝廷的精英分子朋友。于是,安禄山就走“捷径”,在杨贵妃身上下功夫,用金钱礼物、对杨贵妃示好并同时对朝廷表忠心等方式打通关系。既让杨贵妃获得财务方面的收益,又提高了杨贵妃在朝廷中的影响力。杨贵妃也投桃报李,处处维护安禄山的利益,为安禄山势力的发展和壮大出了大力。

再说杨贵妃。一进宫门深似海,杨贵妃虽然得宠,但在宫中的生活并不轻松。她一个人的得宠与否,关系到她背后整个杨氏家族的利益。她要面对众多的竞争者,而她的丈夫李隆基也是个朝秦暮楚的花心人,她的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杨贵妃能在后宫中得宠,自然也是个高智商且杀伐果断的狠角色。她深知能有安禄山这样的一方诸侯的支持,对自己是多么的重要,更何况,安禄山支持她的手段还高明之极。有了安禄山的支持,她就有了政治的背景,可以不再单纯的依靠自己的美丽来立足。她可以通过安禄山之事让世人知道,她有着母仪天下的能力,从而稳固自己的地位。她怎么能不去回报安禄山的支持呢?

所以,安禄山和杨贵妃完全是互相利用、各取所需,仅此而已。


德全不畏

安禄山是蕃镇军事集团,为了发展自己的势力,他不惜讨好巴结唐玄宗身边的宠臣,太监宠妃。杨贵妃是唐玄宗的心肝宝贝儿,那小枕头风一吹,啥事儿办不了啊?安禄山精明的很,那她当亲娘祖奶奶伺候!于是越做越好成了气候,渔阳起兵打的唐玄宗跑掉了鞋!这场动乱使大唐由盛转衰。安禄山,唐玄宗成了罪魁祸首,后代修史为了减轻玄宗的责任,刻意丑化安禄山和杨玉环!民间野史也望文生义宣讲二人的暧昧关系!其实杨玉环再唐玄宗眼皮底下敢找相好的麽?即是允许找找啥样的面首找不到,干嘛糟践自己找老丑胖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