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南方每个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几乎就没有呢?

竹影清风10406217

宗祠,聚族而居的产物,有缅怀先祖,团结族人,商议家族大事的作用,宗祠是中国姓氏文化的一大特色,尤以南方最多,以江西,福建,广东,浙江,台湾五省密度最高,基本上是村村都建有宗祠。

那么为什么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却很少看到呢?其实这要牵涉到我们古代的移民史,让我以中国古代移民大省福建为例,大家就能很好的明白为什么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很少了。

在上古中国夏商周春秋战国时期,北方一直是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南方山林密布瘴气汹汹乃不毛之地,人烟稀少人迹罕至,两广闽浙赣一带更是百里无人烟,至东晋永嘉年间八王之乱,中原板淡西晋灭亡,有八姓衣冠入闽 ,为陈,林,黄郑詹等八姓,这八姓是最早进入福建的一批移民,这些人进入福建后在当地落地生根开支散叶,到了唐中叶河南光州固始人陈政陈元光入闽开发闽南,唐末王潮,王审之兄弟入闽主政,这两拨人都从河南带来了大批移民,慢慢的又扩散开去,不仅融合了本土人又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此后又以福建为起点继续向台湾,两广迁移,这些原籍北方的南渡移民每到一地必聚族而居兴建宗祠宗庙,慢慢的形成了许多世家大族,比如九牧林氏,颖川陈氏,江夏黄氏,而且家族传承有序,族谱记载清晰,字辈排行无差,这是南方姓氏在千百年来的迁徙中所形成的共同特点。

宗祠文化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的文化,实际上宗祠文化正符合中国人团结自强追源朔宗凝聚家族力量的传统美德,而且宗祠也是宝贵的建筑财富,是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




大国布衣

作为一个南方人,在宗祠这个问题我还真跟北方朋友有过讨论,原因如下:

1.迁徙:南方人大多是以前各个朝代从北方从中原因为战乱灾慌等原因迁徙过来的,历史上有关的大迁徙有:永嘉之乱、安史之乱、靖康之乱,南迁的人就保留了很多以前的传统,举家迁徙,到新地方落代生子,怕后代子孙以后不团结,本就是被迫迁徙,怕后代又再度迁徙(粤闽人下南洋)怕他们忘祖忘根,建宗祠是个团结后代子孙的好办法

2.经济:原因是一环扣一环的,由于战乱迁徙,很多有文化的,家底荫实的都迁徙到南方,他们比起落难困苦的人更愿意去建宗祠,在古代,宗祠越大,建的越好,越多精美木雕,越能彰显家族实力

3.人口混合:北方地区由于历史上中原多次与北方游牧民族发生战乱,很多建筑被毁坏,与当时的游牧民族人口混合,能保留下来的以前的东西就没南方多了,因由北至南,有很多山川阻隔,南方因此避开了不少战乱,以及被动人口混合,特别是福建广东这边宗祠特多,拿广东来说,粤北是山区,在那个交通不便利的时代,自然阻隔南北商贸甚至战乱,保留了很多传统的东西,当中就包括了宗祠

4.文革:由于你懂的原因,很多传统的东西被毁坏了,而本就保留少的北方在这个时期就真的受重伤了,虽然后来平反,但复建的少,再加上经济发展,很多传统老建筑都难保留下来

抽取我以上说的总结,南方多宗祠而北方少主要就是因为:战乱、人口迁徙、经济、特定时期的政策影响


纸上青春年华



过去北方山东、河南等地称之为中原,土地肥沃、地域广袤,物产丰富,常常为各种势力所争夺,最近民国还有“中原大战”,所以当地土生土长的居民多受到伤害,目前许多村落姓氏众多,就是最有力的证据,当地居民大部分都是从外省迁居而来,特别是比较封闭的山西 ,所以祠堂这个民族文化在北方基本没有沉淀。



在北方许多村落,目前都有几百年以上的国槐,乃是祖上所栽植,留示后人自己的来源。



更多精彩回答,请关注耕读先生。


耕读先生

相对来说,南方一则兵火较少,二则地形复杂,或是山地,或是水网,即使遭遇战争,也会有不少村庄躲过灾难。加上南方气候温暖潮湿,那种灭绝性的自然灾害也比北方要少。因此,就保存下了宗祠等传统文化。


巴山夜雨涮锅

首先要说的是,提问者说的未免太泛,哪里算南方?哪里算北方?都没说清楚。如果按一般所理解的长江以南算南方,其实一些省份祠堂并不不多,比如湖北、江苏、湖南,据我所知,祠堂多的主要集中于以下几个省,广东、福建、江西、台湾和安徽,即使这些地方,也不是像提问者说的,每个村都有祠堂。不过,祠堂相对其他地方,的确是多很多,而且像广东潮汕地区,常常一个村子就有好几个祠堂。但提问者观察的大体不错,总体而言,北方几乎很少见祠堂,南方确实很多。

为什么会这样?最直接的原因大概是南方宗族力量强大,在乡村地区人们从历史上就是习惯于聚族而居,而且中国人的信仰核心实际上是祖先崇拜,聚族而居有利于强化祖先信仰,所以人们重视宗族关系,无论是族谱、家谱、祠堂、墓地,都非常重视。

我祖籍河南南阳,我们那个村大概两千人,绝大部分都是一个姓,这样的村庄在周边来说,都是非常大的村子了。总体来看,北方村落都比较小,大村不多,人口也不多。而南方很多地区则不同,山区小村也很多,但平原或丘陵地区大村就很多了,特别是广东潮汕地区,动辄就是就万人以上甚至数万人的村子聚族而居。

之所以南北有如此大的差别,大概与以下原因有关:北方自古发展比较早,地势相对平坦,历史上无数次战争、流亡和民族融合,导致北方家族势力不容易形成,村落也多为杂姓村和小村;南方后来发展起来,广东和福建更晚,所以大规模战争不易波及,北方民族南下避祸,要对抗各种不同可能有敌意的环境,而且南方多山区,交通不便,所以容易形成聚族而居的大村落。

到了宋以后,其实唐代就已经开始,北方的环境和资源经过数千年的开发,开始不断恶化,所以中国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环境和资源条件的恶化,也是造成北方村庄比较小的一个因素,因为环境对人口的承载量是有限的。

所以到现在,南方的家族力量都还是不容忽视的,而北方则不同。这里简要谈谈个人看法,实则这个问题非常复杂,不但涉及到发展早晚、战争、环境、资源,还涉及到信仰、传统和教育等等问题,就不啰嗦了。


考贰拉

南方人注重宗族观念,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祠堂,祖墓,修有族谱,知道自己的祖先,像我就知道我的祖先来自哪里,从宋代的祖墓都没有荒废,每年都有子孙前去扫墓,而北方人较少,北方比较注重家庭,很多都是以家族居住在某个地方。


而且北方的汉民,长期受北边游牧民族侵扰,原来一姓一处的村子早就被摧毁,杂居起来,形成不了宗族的力量,故没纪念宗族的祠堂。

有宗祠的村基本是很团结的村,大家都是一个祖宗下来,有了宗祠,族人更有归属感,凝聚力也更强,以前南方村跟村之间一遇到械斗,基本同族人都会出来帮,包括外地的族人也是出人出钱。南方宗族观念强,维系宗族最重要的关系就是孝道。所以南方人很讲究辈分礼仪和孝敬长辈,没教养的家伙在圈子里没得混的。

有些地方之所以能够这么发达,主要是传统文化的价值观在那里,有钱大家赚,团结邻里,家族传承,光宗耀祖,这些都是从几千年保留下来的文化。

我感觉无所谓南方北方,何必将自己划分个三六九等呢,哪都有真汉子,也不乏真小人。也不要总拿着先辈的事迹给自己贴金,那是先辈用生命铸就的丰碑,是为了国家而牺牲的,不是为了让我们这些后代有个夸耀的资本。


笑搞

宗祠即俗称的祠堂。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贤的场所。祠堂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外,各房子孙平时有办理婚、丧、寿、喜等事时,便利用这些宽广的祠堂以作为活动之用。另外,族亲们有时为了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也利用祠堂作为会聚场所。它也可以说是封建道德的法庭;祠堂也可以作为家族的社交场所;有的宗祠附设学校,族人子弟就在这里上学。

祠堂最早出现于汉代,据《汉书·循吏传》记载,“文翁终于蜀,吏民为立祠堂。及时(指诞辰和忌日)祭礼不绝。”东汉末,社会上兴起建祠抬高家族门望。 《礼记·祭义》里说——“众生必死,死必归土,此谓之鬼。”《礼记·祭法》说——“庶人庶士无庙者,死曰鬼。”孔子死后鲁哀公为其在故宅修建庙,后来随着孔子的地位不断的上升,祭祀场所的不断扩建,孔庙就逐渐从家庙变成了国家祭祀的国庙了。

到了唐代,形成了一定的家庙制度,一、二、三品官员必须有家庙,唐初四大名相之一的王珪“贞观六年,侍中王珪通贵渐久而不营私庙,四时烝尝,犹祭於寝,为法司所劾。太宗优容之,因官为立庙,以愧其心”不修庙在自己家里祭祀是要被弹劾的!这里有一点注意,唐朝的科举制度考生的才能只侯补到三品以下官员,想官做到三品以上,还要考你族谱,是否出身名问望族,圣贤之后。如笔者家谱中就有唐朝时期官至二品的戴胄公写给皇帝看的自家出处源自宋戴公之后的文章,文章自然说宋戴公如何圣贤云云。

《朱子家礼》中说——“ 然古之庙制不见于经,且今士庶人之贱亦有所不得为者,故特以祠堂名之,而其制度亦多用俗礼云。”意思就是:家庙的设置呢?古代没有记载也没有规定,朱熹阐述和颁布了自己的创造的方式,把家庙改为祠堂,让普通阶层可以以修祠堂的名义修建家庙了。

综上所述,祠堂源于家庙,最早皇室及圣贤忠烈可以修家庙。普通人家是不可以的。封建等级制度将人死后仍分等级:死后有家庙祭祀的是神,庶士无庙者,死曰鬼。那么唐朝的家庙,三品官员以上必须有,直到明朝才允许普通阶层修祠堂。但这里是允许你修,不是出钱给你修,愿不愿意花钱修还是你自己决定。

南方鱼米之乡,自古经济条件优于北方,也崇尚读书科举以出人头地。如徽州地区被誉为状元之乡,但是请记住,出身名门才是科举考试的基础,出身卑贱书读的再好怕考试的资格都没有。所以民间崇尚兴祠著谱之风,一些失去祖先资料的族群,还会寻找同姓不同宗但有家谱的人家去靠谱。而祠堂除了每年两次祭祀,更重要的是记录族群中人当年生人和死人的时间地点信息,以备下次续谱备案。

北方并不是没有祠堂,在古代普不普遍不清楚,但肯定有,如太极之乡陈家沟就有。南方祠堂多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设立分祠堂,小祠堂的习惯。如我们村源自三十里外的戴家城,总祠堂在戴家城,有大事如续谱,重建,我们村的人都去。每年祭祀则在自己村上的分祠堂进行。然后我们村第三房人丁兴旺,一说出过举人,所以三房还有自己的小祠堂。

据说北方村庄姓氏较杂,一个村有十几二十个姓,如建十几二十个祠堂不现实,但不代表北方人没有祠堂,可能他家祠堂在几十几百公里外的另一个村庄~发源地。这样北方祠堂看起来就少了。

文革时期不管南方北方,祠堂小庙被毁了个干干净净,有保存的也被改成学校,公社仓库等等。再后来,政策不支持也就年久失修倒塌了。随着政策的放开,首先是被列入文物遗址的重修,从大到小,最后南方农村祠堂,土地庙都复原了,而北方是否被政策放开及民间是否有这方面意向不得而知。





锂电池组装爱好者

为什么南方每个村都有宗祠?而北方几乎没有了?

说到宗祠,江西的祠堂是全国最多的。这个我想大家都没有意见吧!

那我们先来说说宗祠干什么用的!

祠堂是祭祀祖先牌位的场所。 祠堂有很多用途,主要用于祭祀祖先,此外作为各房子孙办理婚、丧、寿、喜等的场所。

家族商议族内的重要事务都在祠堂。

这是林子老家的宗祠!

林子没有那些人的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于南方人来说祠堂就是放祖宗牌位的地方。

是一个大族在本地团结族众的寄托。


说的在难听点就是为了不受别的姓欺负的聚众场所!

南方在古代有着各大家族之间的械斗。

如果你将来去世了是不进祠堂的外姓。在被别人欺负的时候家族是不会出面帮助你的。


相反你是族内人,如果在外被欺负了。大家会聚集到祠堂议事,帮你摆平这件事!


现在的宗祠的重修和改建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

林子老家的宗祠改建大门的对联和大厅的堂联还没着落!

各位帮忙写个对联吧!


一点少年郎

这个问题问得好!中国人行孝道,敬天法祖。中国社会是农耕文明,以种田读书为荣。到一个地方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几代人以后,只要安居乐业,不再颠沛流离,一定会建个宗祠,教育后代,遵从祖先,争取光宗耀祖。南方几省多见宗祠,是因为南方比北方相对战乱少,和平间隙足够家族安定兴旺几代,够建宗祠的时间环境。北方战乱太频繁,颠沛流离成常态,大都没有心思建宗祠,所以少。再一个原因是南方的蛮族也是农耕民族,与外来人矛盾冲突只有利益冲突,主要集中在争夺土地的拥有权,外来人一旦确保了占有的土地安全后,立宗祠为标杆,也有确保子孙后代权益的意义。北方的蛮族是游牧民族,对土地没有眷念只喜欢掠夺,他们与汉民族的矛盾冲突不仅在利益上,价值观思维逻辑都有冲突,冲突主要内涵是夺命!不要你的地,要你的命。要么不见,见面取命。这种冲突下建什么宗祠?光宗耀祖个屁!先保命要紧,有大钱建武装,有小钱留细软方便逃命,没钱就给人当雇工打手,姓张姓李管他娘,能活是第一要务。


吕齐白

这个没有系统研究过,不过可以分析。

第一、南方建立宗祠是有现实需求的。南方虽然战乱不多,但由于不断有民系流入。族群民系之间矛盾很大,又因为远离政治中心,族群自治度很高,宗族之间械斗、抢夺生存资源的发生频率很大。这种民间的争斗必然会导致家族更加抱团。抱团就需要有联系群体的宗祠存在。所以福建、广东这些民系多且争斗多的地区宗祠文化就更突出。

第二、北方距离政治中心很近,统治者对于家族门阀本身就是很警惕的。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家族太大在北方是很危险。政治中心的百姓与山高皇帝远地区的百姓是两种形态。建立宗祠,一方面可以团结,另一方面也容易惹祸。现在建立宗祠都会导致家族之间出现严重冲突。统治者就算不担心你,也不会容你在其眼前这么干。

第三、北方是政治中心,政治中心的百姓看惯世态炎凉,眼见着起高楼,眼见着宴宾客,眼见着楼塌了。这种地方社会复杂、人心涣散,对于家族而言也同样如此。北方对于外族入侵为什么很少激烈反抗,就是因为更是一盘散沙,无法形成合力。南方有现实需求,需要抱团,自然宗族内部成员会自律。宗祠才能很好维系。

第四、战乱、饥荒、迁移受外族统治、居住地交错,宗祠文化自然就会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