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创建看落实」创新社区管理模式,邯郸一社区“物业+家政”无缝对接全面服务

走进东柳大街桂花苑小区,映入记者眼帘的是整齐的街道、茂盛的绿植、美观的墙画、别致的青瓦墙头,小小的院落颇有徽派风格。据东柳街道柳西社区书记李天河说,这是去年创城期间,他前往山东临沂考察回来后打造的精品小区。而之后实施的“物业+家政”管理模式,不仅使创城成果更上一层楼,还进一步完善了老旧小区的服务功能,提升了服务水平和质量。对于这种新模式,社区居民个个拍手称好。

方便居民是目的

所谓“物业+家政”管理新模式,是通过物业与家政联合办公、联合服务、联合建制“三项联合”推动双方在互为促进、相得益彰中提升管理服务水平和质量的模式,真正实现了对居民日常生活“门里”“门外”无缝对接的全方位服务,让小区居民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

据了解,为巩固创城成果,按照我市总体规划,东柳街道柳西社区以桂花苑小区为试点,首先引进思博物业公司进行日常管理。但在物业公司日常运营中,李天河发现,物业公司提供的服务止步于居民的家门外。

“桂花苑共五栋楼,198户,其中50%以上的人口为老年人,对于养老与家政服务的需求极大。”李天河告诉记者,有些老年人常常为了应急高价聘请家政人员前来服务。“何不我们自己引进家政公司,与物业合作办公,物业管理居民外门的日常,家政服务居民门里家中事项,为居民开展无缝隙服务。”李天河的这一设想得到了东柳街道书记毛文彬的赞同和支持。

说干就干,李天河考察了多家公司,最后确定了瑞皓家政服务公司入驻桂花苑。既要联合,就要有制度。为此,李天河召集思博物业公司与瑞皓家政服务公司制定了联合办公、联合服务、联合建制“三项联合”的制度。

实施管理新模式

为使“物业+家政”管理新模式充分发挥长处,东柳街道从双方的结合点切入,努力把“两公司”融成“一家人”。首先,由柳西社区党支部牵头,召集物业和家政两家公司协商,理清物业和家政各自服务范围,完善各项合作规章制度,规范各自服务标准和收费项目。并积极协调办公用房,让两家公司合署一处办公,成立思博·瑞皓物业家政管理服务中心,开通专门的联合24小时服务热线电话,接受服务需求和客户投诉,联合处理各类矛盾纠纷。

在此过程中,思博·瑞皓物业家政服务中心根据物业已有信息,进一步梳理小区人员情况。针对小区内待业、失业、就业困难人员和在社区内的流动人口和进城务工人员进行登记,在用工问题上,坚持优先吸收、培训、安置。同时,对小区内残障人员、失独家庭、70岁以上独居老人进行基本信息登记,发放带有帮扶对象照片和信息的帮扶卡,开展一对一重点帮扶服务。据了解,凡是成为该中心帮扶对象的小区居民,可享受生活设施维修类服务免手续费服务与每年一次的家庭保洁。

今年78岁的辖区居民杨玉梅,就是该服务中心的帮扶对象,有天夜里她突然发烧,儿女不在身边,她打通服务电话后,中心及时配出家政人员,快速赶到其家里,及时照顾老人,并通知社区医院到家治疗。

这种“物业+家政”管理新模式,一方面,物业通过便捷的平台优势,为家政提供居民信息,为家政提供针对性、市场化服务提供方便。另一方面,家政服务通过居民的服务需求,掌握大量服务信息,同时也掌握了更多的住户需求,为物业更好地开展工作提供了便利。自物业与家政合署办公以来,双方互享小区业主、租户、营业方面的有效信息100余条,为双方各自开展工作提供了极大便利。

建章立制促常态

采访时,记者了解到,物业家政中心在为小区居民提供精准化、优质化服务的同时,立足推动服务常态化、长效化,积极建章立制、规范运作。在此,由社区党支部牵头,成立的由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代表、家政公司代表、居民代表等共同参与的联席会,发挥了重大作用。

联席会可制定具体物业和家政服务事项的标准,协调解决物业和家政服务过程中发生的重大矛盾纠纷,做好物业管理、家政服务与社区管理、业主委员会与社区居民委员会的衔接和配合工作。通过联系会议制度的实施,东柳街道先后化解物业、家政和业主纠纷30余起,有力促进了和谐社区建设。

如今,桂花苑小区楼道的灯更亮了、绿化更到位了,居民生活得更舒心了,邻里关系更和谐了。下一步,东柳街道还要将“物业+家政”社区管理新模式进行推广,让更多的居民享受到这种新模式给生活带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