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药神|我只是凡人,会自私,贪婪、但也一定会正义和善良

“电影把人的无奈都诉尽了, 但好在时代是滚滚向前进的。”

这些年,能在人云亦云中抓取到大家都感兴趣的题材是非常不容易的。客观的说,只要《我不是药神》电影的叙事方法没出错,镜头语言保持在正常水平,电影所能衍生出来的话题,照样还是会带火这部电影。

(当然,一部成功的电影,肯定不会就以这样的水准问世的,导演文牧野、主要演员及幕后的制作团队都是用了心的。)

总结就是,这个时代,是一个话题为王的时代。

选题材永远是从事传播类工作人群最重视的,拿现在最火的自媒体为例,在很多团队,很多作者动笔之前,都会考虑一下即将要落笔的观点是否足够的能让人产生深刻的共鸣。挖空心思的找热点素材,试图找到一个引爆点,产生十万加的点击率。

徐铮自己的微博也是这样认为的。

我觉得有必要说一下:《我不是药神》这部电影,我只是联合监制和主演。我并不是导演,导演是文牧野。一个非常有才华的年轻人。希望大家重视。随着影片热度上升,越发感叹老宁的选材是决定此片命运的根本,文牧野及编剧对角色的设定决定了人物所有的弧光。文牧野真的是新导演中的奇葩!山争哥哥觉得自己好幸运。

从结果来看,《我不是药神》就很成功,它选择了一个现如今还没能解决,但一直困扰人的问题:穷人和医疗之间的瓜葛与矛盾。

电影里医药贩子张长林对着后来大发善心的程勇说了一句实在话:“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你治不了,也治不完,放弃吧!”

但这句话还是对能买两张电影票,吃着一份爆米花加可乐优哉游哉看电影的人说的。

你知道吗?很多的穷人是看不起一场电影的。

之前,看见过一个网友写自己母亲过生日时,他带她到县城的电影院看电影,那是母亲第一次去影院,进去的时候,他看出母亲明显的慌张以及不安,问她怎么了,她说:“这么豪华的地方,一定很贵吧。”

网友瞬间想哭,豪华吗?

不,县城的地方能有多豪华,不过是老一辈的人根本没去这样的地方,她不知道电影院在很多人眼里是家常便饭的消遣。

因为没去过,所以很豪华。

最终拗不过母亲心中的盘算,把看电影的钱去超市买了几斤肉,几把青菜,一条鱼,回去过了生日。

老母亲还很快乐。

其实,不夸张的说,在很多人眼里,看电影就是浪费钱,他们不懂享受是什么,不懂文化娱乐是什么,他们只懂我现在做个小工一天你能给我多少钱。

钱在他们眼里,是要换取一些基本的生活必需品的,油、盐、米、面、馒头等。稍微宽泛的娱乐,也只是打打小牌,斗斗地主,看看电视的消遣。

出入电影院,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去。

而徐峥扮演的程勇,前期设定也只能算正常过日子的小市民,起码,他还能开家门面店,尽管经营不善连房租都交不起,但这是他个人的原因,可以说跟他自身脾气有点暴躁有关。

他还能有见识的跑跑印度,很多地方的穷人现在都觉得出国简直难如登天。程勇可以在印度佬面前戴幅墨镜,手提公文包,受专人接待。

后来,稍微有点挫折,他还能拒绝赚钱的机会而不去染指尽管在白血病人面前是救命的行当。

那些锦旗,那些渴望的眼神仿佛也在慢慢推进他成为一个希望之光,但这份荣耀,这份期盼,那时候的小市民程勇,最终还是甩甩手说:“我才不关心。”

他可以置身事外。准确说,置身于穷人世界的外面。

他一把就把其他人的命运丢给了自己都看不起的药贩子张长林。

可又能怎么办呢?

像他自己说的,他也有孩子,有老人,背后有一个家庭要照顾,中年男人身上的负担,很多自媒体作者的文章里写的一点都不煽情,不敢生病,不敢倒下,甚至不敢憧憬未来。

正是因为这么多不敢的铺垫,后来程勇的转变,才显得更加伟大。

他因为前期贩卖印度格列宁赚到了创业启动资金,开纺织厂做大老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这个时候的程勇其实更没有必要再涉及坐牢的行当。

但当他看到王传君饰演的白血病患者因为他之前的现实,(有人说是他懦弱,我不这样认为,谁愿意为了别人而冒险坐牢呢?他自己又不是病人,他只是很现实。)而丧失了本可以有机会挽救的生命时,内心一直存在的善良被彻底激发。

这一次,他不挣钱,进价500元,卖500元,虽然说不赚钱,但其实是赔钱的,时间,精力,走私给船员的好处费,运输费,都是成本。

但这不算什么,后来因为药厂停产,零售价2000,他依然卖500,而且是全部药品都回收卖。

这里才是升华。

我在电影院忍不住小声埋怨:“不至于吧。起码不要赔钱,才能有更多力量帮助人。”

说到底,我做不到程勇做的。就算是现实版的药侠陆勇,也做不到。

这就是电影艺术的再次创造,为了更好的升华一个人的品格,用更强烈的反差,更加不符合现实的表达,来完成对一个角色的塑造,令人印象深刻。

以至于到后来,没有人向警方透露一丁点关于程勇的信息,黄毛也因为为了保护自己心中的神,而选择主动挑衅警方,我当时又疑问了:“把警察引走,程勇可以脱身就好了哇,为什么一定要跑?”

“不跑,救命的药就没了。”同伴的一句话,塞住了我很多的疑惑。

那个时候,药比命重。

黄毛眼噙泪水的一句 “痛快了”,让坐在电影院的人全部胸闷说不出话。

若要上升电影悲惨的基调,就一定得让人死,吕受益死了,黄毛接着死了。

不完美的结局,才更戳痛人心。

故事走到最后,法大于情的国情,最终把程勇抓进了牢狱,但还是顾及了情理,获得了减刑,帅气的周一围靠在黑色车门上,接程勇出来后,劝他的一句话:“别卖药了,正版格列宁也进医保了。”

让我觉得格外的轻松,程勇也说:“那好啦”,轻飘飘的带过以往所有的煎熬。

但看的出来,轻松之余,依旧是浓浓的沉重,电影把人的无奈都诉尽了, 但好在时代是滚滚向前进的。

那一抹绿色,正是希望所在。

整部电影,我很喜欢,演员的演技在线。

吕受益为了演出病人的虚脱感和瘦弱感,每天跳8000次绳子,拍摄前两天强迫自己不睡觉;单亲妈妈为了跳出钢管舞女郎的舞姿,苦练的一身伤痕;

徐峥不用说,倪一宁分析的很到位,他演出了一个人性格的转变。由刚开始他是油腻腻的中年混子,到后半段他能自然的假装出自己是个油腻腻的混子,真油腻和假油腻,他区别的很好。

场景的设置也很到位,破破烂烂的很有时代感,故事的脉络清晰,有现实意义,也有虚无主义,但总体来说,除了戳人心尖之外,还有的是对真实存在的医疗问题响亮亮的反映。

单从这一点来说,就是很良心。

电影里没有神,不过是一个普通凡人的真善美真正发挥到了极致。

之前,水杉-鲸蓝写过一句诗:

“我可以有阴暗的思想,但必须有光明的生活。”

扎心了。

坦白讲,我也从不承认自己一直光明磊落,生而为人,就必须接受人性的存在,可细想,人性就太复杂了,包罗万象,其中不乏有自私,冷漠,虚伪,奸诈,但后半句的“必须有光明的生活”还是斩钉截铁的要逼自己剔除掉人性的恶,留存正面的好,争取做一个不算完美的好人。

我想,这类人一定充满阳光,善良,勇敢,并自信,骄傲以及正直,积极努力的与隐藏在深处的不好对抗,与另一个自己对抗。

我想,这类人也一定活得坦坦荡荡,头上顶着一个月亮。

程勇是这类人,但愿你也是这类人,或者说,你必须是这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