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产业涌动荔波大地,八大乡镇各有亮点,看看这场“大比拼”谁第一?

今年以来,一场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在荔波大地迅速开展。全县上下精准发力,产业革命浪潮涌动。

行走荔波,大大小小的蚕房在山间若隐若现,一片片桑园接天连碧。作为荔波脱贫攻坚主导产业,桑蚕产业正在荔波的青山绿水间释放“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巨大潜力,各产业也欣欣向荣,纷纷点燃荔波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希望。截止目前,全县桑园面积累计达到3.6万亩,这个数字仍在扩大,桑蚕业发展空间潜力巨大。荔波县坚持将桑蚕产业作为“一县一业”来抓,拟用3年左右时间达到10万亩规模,如今,全县桑蚕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态势。

七月的荔波,处处绿意盎然,生机勃勃。

7月10日至11日

荔波县2018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推进大会观摩组深入八大乡镇进行实地观摩。荔波县委书记尹德俊,县委副书记、县长叶霖,县人大常委会主任李洪,县政协主席韦鸿敏,县委副书记雷学良、段利涛等县四家班子领导参加观摩或出席推进大会。

一天半的时间,观摩代表们足迹所至、目光所及,处处有惊喜,处处有感慨。

甲良镇

虎顺公司桑蚕示范基地

甲良镇梅桃村虎顺公司桑蚕示范基地,在蚕房里看到,一排排方格簇上爬满了密密麻麻的熟蚕,它们编织了一个个雪白的房子。旁边,几名工人在忙碌着取出蔟上的蚕茧。基地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发展模式,龙头公司带动,建立起了农户流转土地入股、参与务工分红、种养分离收购桑叶等形式的贫困户利益链接机制。

华林生态蛋鸡养殖基地

循着欢快的音乐声与鸡鸣声,观摩代表们来到甲良益觉村华林生态蛋鸡养殖基地。先进的标准化建设,鸡场的鸡舍及设施自动化水平很高。全场现有存栏蛋鸡7万羽,每年出售鸡蛋2170余吨到广西,年产值达1300余万。扶贫资金变股金,入股贫困户直接参与企业分红,项目辐射带动贫困户90户315人。

小七孔镇

中心村桑蚕基地

晴空万里之下,上千亩桑园,片片桑叶迎着微风摇曳生姿。桑叶沃若,承载的是桑农们种桑养蚕的致富梦。深度贫困村小七孔镇中心村连片发展种桑养蚕,创新破解流转土地难的问题,实现连片种植桑树1200亩,辐射带动4800亩,促进桑蚕养殖智能化、机械化、自动化、标准化。

地莪村白芨基地

小七孔镇地莪村白芨基地上,大棚下白芨苗绽绿吐翠,绿油油一片片。2017年4月小七孔镇成功引进贵州云锦和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落户地莪村,观摩代表们走进接种室、培养室等观看科技育苗情况。该公司是一家技含量高、实力强的中药材开发公司,在这里专注种植白芨、芍药、牡丹。该项目采取“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推进村集体经济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实现全村集体经济总量稳步增长。

朝阳镇

洪江农文旅产业园

映日荷花别样红,走近荷塘,一股淡淡的清香扑鼻来,这里是朝阳镇洪江农文旅产业园。产业园积极发展无公害绿色产品,努力打造荔波县的“后花园”。目前,该基地种植面积170亩,主要种植莲藕、丝瓜、苦瓜葫芦、黄花、黄瓜、菠菜、豆角、茭白、四季豆、芹菜等,田里还放养有10万余尾稻花田鱼。该项目解决了当地贫困户20户81人的就业问题,人均年纯收入增加3000元以上。

八烂村桑蚕产业园

朝阳镇八烂村桑蚕产业园内,轨道省力化喂蚕、自动取茧器让大家感受到了科技养蚕带来的便利。朝阳桑蚕产业在养殖带富上引进荔波云翔农业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贵州省才力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入驻,蚕房建设5000平方米(已建成2600平方米,在建2400平方米), 较上年度增长12倍。将八烂桑蚕产业生态示范园作为朝阳镇养蚕实训基地,每村有意愿养殖桑蚕的农户可以到实训基地进行学习,每天享受80元务工补助。

瑶山瑶族乡

四季花海

观摩代表们走在瑶山乡四季花海,感受五颜六色的花海带来的美丽风景。花海观赏区是景区的游览核心,沐浴在马鞭草、格桑花、三角梅等花海芬芳之中,疗愈身心,亲近自然。四季花海采取“企业+合作社+贫困户”运作模式,企业出资、合作社土地入股、贫困户参与管护,通过升级改造四季花海景区,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红光村甲林组种桑养蚕观摩点

瑶山乡红光村甲林组种桑养蚕观摩点上,蚕房里,蚕宝宝们躺在了竹床上,住得“舒适”,可以听到它们细细咀嚼桑叶的声音。红光村2018年种植桑园206亩,新建及改扩建蚕房8栋,统建3栋,自建及旧房改造5栋,蚕房面积3000平方米。采取“公司+合作社”及“公司+贫困户”方式运作,由贵州碧源公司负责技术指导,合作社及群众负责喂养管理,收入按“三七”分成,形成利益联结。

黎明关水族乡

红豆杉产业基地

在黎明关乡拉内村纳蛮组红豆杉产业基地的展示厅里,观摩代表们参观着南方红豆杉、曼地亚红豆杉等不同品种的红豆杉以及由红豆杉为原料制作出的药粉、保健品等。引进的贵州中特紫杉生物科技公司以中药材种植繁育、生物提炼(紫杉醇提炼)、旅游观光、医疗康复、科研研发五大板块形成了中特集团公司的规模产业链,公司计划发展中药材曼地亚红豆杉种植基地150万亩。企业以“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引进农民加入产业链,分享增值效益。

华丰桑蚕基地

“这桑叶长得好啊。”观摩代表们连连称好,只见,黎明关乡拉内村坡费组,肥沃的桑叶开满了山坡,翻越到山坡的另一侧,现代化的蚕房隐藏在山间。这里是华丰桑蚕基地的桑园和蚕房,自动化的蚕房以及小蚕共育室等对于温度、光线、湿度的严格管理和科学设计,让观摩代表们感受到了科技养蚕的好处。华丰公司负责人来自老牌国家级蚕桑基地——浙江嘉兴,向观摩代表们介绍自己的种桑养蚕技术,对于在荔波创业发展也是充满了信心。

玉屏街道

鞍山立体生态观光农业综合体项目点

11日,一大早,观摩组代表们驱车来到玉屏街道马鞍山立体生态观光农业综合体项目点,走进规模化、标准化的金桔大棚内参观立体化农业打造的初期成果。该公司致力打造立体生态观光农业综合体,充分利用资源优势和地形优势,规划建设成精品水果种植区、花卉区、养殖区、水产区、四季精品瓜果采摘区、森林康养区,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通过产业实施带动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水功村桑蚕基地

在玉屏街道水功村桑蚕基地,一抬头,被这满山的桑叶震撼。一片片桑树生长正酣,散发着沁人心脾的芬芳。水功众鑫生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立起了合作社+农户的利益链接机制,让贫困户从中受益。

茂兰镇

王家寨桑蚕种养示范基地

在茂兰镇王家寨桑蚕种养示范基地,观摩代表们走进桑蚕服务部等查看齐全的养蚕所需用品;在培训室,查看精心制作的培训材料,并通过视频参观学习茂兰镇发展桑蚕产业的成效。桑蚕作为茂兰镇的传统产业,在当地有着很好的群众基础,在政府的引导下,坚持走“龙头企业+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通过龙头企业贵州绿宝石丝绸有限公司带动,合作社组织蚕农按要求进行蚕茧生产,为公司提供优质原料茧。通过这样的模式,有些养殖能手年收入可达10多万元。

瑶麓村示范点

走进茂兰镇瑶麓村一村一品、一户一业示范点,圈舍喂养的生态牛等品质出众。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当中,瑶麓村紧紧围绕产业脱贫为主要目标,深化产业结构调整,坚持把发展种蚕养蚕、小花生种植、生态牛养殖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主攻方向和着力重点,目前全村桑园面积达668亩,小花生种植446亩,生态牛1218头,实现户均“一亩花生、两亩桑园、三头牛”的产业发展目标,户均增收达2万元以上。

佳荣镇

拉滩村岩洞口桑蚕产业基地

佳荣镇拉滩村岩洞口桑蚕产业基地,以碧绿桑园和雪白蚕茧,展示出它别样的“绿金”“白银”产业亮点。拉滩村以党建为引领,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和促进贫困户增收为中心,精准实施产业扶贫,立足村情实际以村集体带头发展桑蚕产业,并带动全村23户种植155亩。

高里村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园示范基地

佳荣镇高里村仿野生铁皮石斛产业园示范基地里,阳光洒在树林里,一根根铁皮石斛一层层挂在树干上恣意生长着。高里仿野生铁皮石斛基地项目规划种植500亩,整合扶贫项目资金和部门帮扶资金实施,目前已投入400万元用于采购石斛苗和基础设施建设,现在已完成建设120亩,种植石斛苗36万丛。该项目采取“合作社+支部+公司+农户”模式捆绑式发展,勐海金沙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提供技术指导和回购产品,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管理销售,村党支部负责申报项目支撑,贫困户以到户扶贫项目资金入股和参与务工增收。

观摩结束后

随即召开了荔波县2018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推进大会。大会通报全县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工作开展情况,并安排部署下一步工作;几名观摩代表对此次观摩进行点评,谈了观摩心得感受;通报了各乡(镇、街道)观摩得分情况;得分靠前和落后的乡镇主要负责人分别作了经验交流与表态发言。

县委书记尹德俊作推进大会总结讲话。尹德俊说,这次产业观摩是对各个乡镇开展“春风行动”以来的一次大督查、大盘点、大检阅、大展示。今年以来,全县上下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抓项目、建产业、促脱贫,干劲很足,热情很高。基层干部群众苦干实干创新干,涌现出一批新产业、新亮点和好经验、好做法。特别是桑蚕产业作为我县的主导产业,各乡镇推进有力、成效明显,近学广西、远学四川与江浙,结合荔波实际,在种桑养蚕中形成了特有的荔波经验。

尹德俊指出

一路走来,现场感受了全县各乡(镇、街道)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火热场面。产业革命开局良好,大力调减玉米等低效经济作物种植面积,形成以桑蚕产业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精品水果、青梅、中药材、特色养殖、蔬菜为主的“1+5”产业扶贫工作格局,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突破;利益联结机制亮点纷呈,形成公司+合作社+农户、支部+合作社+农户、专业大户带动等形式多样的机制带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各乡镇交通、水利等基础不断完善,不仅打通了群众出行的“最后一公里”,更重要的是打通了产业发展的制约瓶颈;干部能力本领显著提升,特别是在桑蚕产业推进过程中,支部的引领作为、党员的模范带动作用、干部的攻坚作为、人才的服务作用显著增强。但是,观摩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存在产业发展的认识不尽统一、产业结构调整的力度还不够、新型经营主体发展不够充分、动员群众参与的体制机制亟待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匮乏的瓶颈亟待破解等。各级各部门务必要高度重视,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全县上下抓产业、促脱贫的良好态势。

尹德俊要求

要深入实施农村经济产业革命,以产业扶贫推动脱贫攻坚取得更大战果。在思想观念转变上,要坚定不移将桑蚕产业作为“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着力构建“1+5”产业发展格局。在产业发展方式转变上,要因地制宜走高质量发展路子。在转变作风革命上,要把握形势体现新担当新作为。要把群众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工作中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重点建好技术、资金、销售、利益四个保障。

尹德俊要求

突出重点,发起总攻,确保2018关键之年取得决定性胜利。坚决抓好国考省考反馈问题整改落实,以更高的工作标准、更严的工作要求、更实的工作举措,向打好脱贫攻坚战发起新一轮高质量冲锋;要高质量打好基础设施建设硬仗等重点工作。高质量打好以农村“组组通”公路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硬仗;突出解决贫困群众发展内生动力不足问题,让贫困群众转观念、定志向,摒弃“等、靠、要”的消极思想。

尹德俊强调

切实加强党的领导,为打赢关键之年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保障。要持续加强党对脱贫攻坚的领导;要持续推进作风转变;要持续强化督查考核问责;要持续营造夺取全胜的浓厚氛围;要持续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

结果揭晓

在荔波县2018年脱贫攻坚产业发展推进大会观摩评比中,以下三个乡镇名列前三:

1、黎明关水族乡

2、佳荣镇

3、小七孔镇

往期精彩回顾

监制:全媒体中心 黎以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