践行旅游产品扶贫 传授市场理念“真经”

7月1日,由市外事侨务旅游局策划,新乡市神州国际旅行社携新乡安徽商会共同组织的自驾游客100余人走进中国传统古村落——辉县市张泗沟村。这是继封丘南王庄村、卫辉龙卧岩村之后,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引导旅游企业推出的第三条旅游扶贫定制线路。

此次旅游扶贫线路,主打“中国传统古村落”张泗沟村的自然风光,配以桃园采摘等体验活动,游客眼福口福都得到满足之外,还现场购买贫困户小米、粉条、蜂蜜、核桃等农副产品价值3256元。贫困户张虎根拿着卖农产品得来的钱激动的说:“哎呀,我只知道我在俺村合作社干活能挣个钱,谁知道今天我还会自己卖东西挣钱哩。”贫困户赵保根是一名孤寡老人,当天他卖出了自己种的小米40斤,绿豆15斤。他拿着赚来的钱一遍又一遍的数着,嘴里还不停的说着,谢谢谢谢。张泗沟村党支部书记张成胜说:“我们村从2017年8月份开始做乡村旅游以来,以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经营模式,让农户流转土地入股合作。重点引导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将生产资料整合进入合作社,使其脱贫致富。通过乡村旅游开发带动贫困户、农户发展采摘园、家庭式农家乐等,推动脱贫致富。”旅游团队的到来,使偏远山村瞬间成了热闹的购物市场,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因势利导,向村里及时提出建议,要完善旅游购物链条,适应市场需求,及时建立符合村容风貌和大山特点的规范农产品售卖点,引导村里的贫困户将山货和绿色食品变成真金白银。

随着旅游扶贫线路发团频次的增加,越来越多贫困村从上到下、从村干部到贫困户的思想观念都在发生着改变。从旅游行业扶贫线路对接会上,卫辉市龙卧岩村代表说“我们村啥也没有,核桃、柿子、小米啥了没啥稀罕了”这样的资源介绍,到封丘南王庄村贫困户“没想到我们自己家里做的手工馒头、满地的大蒜”都成了争相购买的“香饽饽”,再到前几日辉县张泗沟村村民杨风英守候在旅游团队返程路上对自家小米的第二场“精准营销”,伴随着旅游扶贫线路的深入推广,村民们市场化的理念正在逐步成型。

观念新,谋划产业就准;脑筋活,致富门路就广。市场化的行为引导贫困户摆脱了“等、靠、要”等落后观念,增强了众多贫困户脱贫致富的信心。下一步,市外事侨务旅游局在继续指导策划旅游扶贫线路的同时,还将引导贫困村建立符合本村风貌的农副产品商店,使贫困户手中的产品通过规范经营供应游客之外,实现定制销售、网络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