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增设“禁养区”,关停违规养殖场,村干部带头执行,农民咋办?

导读:农村增设"禁养区",关停违规养殖场,村干部带头执行,农民咋办?

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很大的环保问题,各项污染指标节节升高,出门带口罩已是常态。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国家发出了重建绿水青山的号召。而在农村地区,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个是垃圾的随意扔放,另一个则是养殖场污水的排放,其中养殖污水对河流的污染十分严重。今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农村决定增设禁养区。但是对农民朋友来说,养殖牲畜是主要的收入之一,如果被禁停,那就回面临以下的问题。

一、残羹剩饭没法处置

家里饭菜吃不完是一个常见的问题,对于农村地区的人来说,最好的解决办法了就是养殖几只牲畜让它们吃,可以废物利用,过年的时候还不用自己去另外买鸡鸭来杀,可谓是一举两得。如果禁养的话,农民朋友可能会担心是否家里养殖的牲畜会受到影响呢?以后家里的剩饭剩菜怎么处置呢?如果放着不管就会发臭,也不是个办法。所以对于农民朋友来说,这是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二、收入减少,生活拮据

农民朋友的主要收入一般来源于两个方面,种地和养殖,如果无法养殖的话,他们的收入就会在本来就不多的基础再划掉一大部分,这对他们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所以需要考虑的是,拿什么来填补这部分的空缺,否则的话按照如今的物价,生活是会比较难过的了。

三、生产模式改变

农村地区流传下来的生产模式一般都是农畜一体化,简单来说就是拿牲畜的粪便去给农田增肥,拿秸秆去饲养家畜,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一旦养殖被禁停,可能种地也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影响。农民朋友们应该认识到这些问题,尽早的想出解决的方案。

对于环境这一块,今年是严抓的,大家对这方面也比较关注。谁都想要绿水青山,新鲜空气,但是也要应该考虑到会不会造成其他的问题。我们吸入的空气,眼中的美景很重要,但是对于农民朋友来说,一口饱饭才更重要。所以应该争取在互相理解的基础下达到和平的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