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踏实做事 真心为民——记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青林乡海发村“第一书记”林金秀

林金秀(左)与贫困户交谈。

时隔一个月,林金秀黑了,也瘦了,曾经的裤子现在显得十分宽大。

第一次采访林金秀时,正好遇到村民罗发义因土地被占,没有得到补偿款而堵工。当时的情况,记者有些担心,因为作为一名女书记,不知道村民会不会买她账,也想不到村民会给她出怎样的难题。

早已熟谙群众工作的林金秀,一边详细询问情况,一边拿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记得清清楚楚,并答复罗发义:“你给我三天时间,到时候我一定给你个准确的答复。”

整个过程,林金秀淡定自若。

虽然驻村时间不长,但有着十多年基层工作经验的林金秀作风稳健老练,在同事眼里她是海发村当之无愧的“救火队员”,她常说“给村民承诺了,就要做到,这是最好的工作方法。”

去年8月,林金秀因在金盆乡营盘村工作突出,被调整到海发村任同步小康驻村“第一书记”。

初到海发村时,看到新来的“第一书记”是个女同志,大家就愣了神。林金秀明白,当时在大家眼里,她就是来混日子的,觉得从机关下来的女同志吃不了苦。

然而,在后来的工作中,每次分配任务,林金秀都让其他人先选,剩下的是自己的。遇到矛盾纠纷,别人能躲就躲,她偏要主动迎上去,哪里有困难就往哪里钻。

林金秀也把海发村活动室当成了自己的家,将村组干部当做自己的家人,为了带好家人,她制定了严格的考勤纪律,明确责任分工,同时事事以身作则。“干起工作来,一点也不输我们这些男同志。”对这个女书记,海发村副支书王兴泉的言语都是佩服。

海发村幺岩八组贫困户刘和平家房屋破旧不堪,村里将其纳入改造范围,但因其本人不愿出力,林金秀和驻村工作组多次上门劝说才做通他的工作。房子装修好了,没过多久,房前屋后堆满垃圾,屋里衣服、被褥乱放,村干部每次又是劝又是教都没用。这一次,林金秀不劝了,她来到刘和平家,拿起扫帚就开始打扫卫生、叠衣服被子、整理杂物。

“别把我的东西弄坏了啊。”起初刘和平抱着手看林金秀忙前忙后,要求还特别多。这样反复几次后,刘和平自己似乎也觉得不好意思了,便也跟着干起活来。

在林金秀的带领下,海发村2018年完成退耕还林5747.6亩,其中,种植香椿282050株,板栗117942株、构树195000株;种植皇竹草3500亩;种植雪松650.8亩、烤烟650亩。涉及农户1868户6597人,其中贫困户385户1368人,预计年底可增收8329021元,人均增收1262元,贫困户人均增收2005元。

工作上林金秀是不甘示弱的女书记,但生活中她又是儿子温柔的妈妈。

她在给儿子的家书中写道:“时间总是飞快,算来我已两月没有见你,偶有回家的时候你在学校,总也遇不上,中考时也没能陪在你身边,内心十分愧疚。我们都是含蓄的人,对你的愧疚我也不知从何表达,如何表达,想来想去,我决定以这种复古的方式——写信……”

因为驻村,她错过了孩子中考;因为驻村,她没能送公公和大哥最后一程;因为驻村,她把十多年的“口袋”驾照变成了真驾照;因为驻村,她失去了很多,驻村一年多的时间,她解决了海发村遗留多年的历史问题,让老百姓从曾经的抗拒到现在的依赖……

林金秀从来就是以理服人,她常对群众说:“就算你今天骂我,明天该你享受的政策,我依然会告诉你,会帮你,但只要你提出的东西不合理,我就会坚决制止。”

林金秀一直觉得“书记”是百姓对她的尊称,并不代表自己就高人一等。她始终坚信,只要踏踏实实做好工作,无论官职大小,都能在村民心中有一席之地。

2018年7月1日,林金秀被评为“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