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商的两种模式——品牌微商和平台型微商,哪种更好?

关于微商的发展模式,有很多种声音:什么社群微商,个人微商,代理型微商,门店型微商等等。

我觉得真正有意义的,值得深入研究微商理论的就两种:“品牌微商和平台型微商”。他们主要的共同点是通过裂变式传播进行产品宣传,获客(消费者和代理),差异点在于目的不同,一个塑造产品品牌价值,一个在塑造平台价值。

品牌微商和平台型微商

1、品牌微商

有两种,一是新创的产品品牌运用微商渠道,成立分销团队,层层代理,通过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营销传播和销售,典型的品牌就是“俏十岁”,思埠等。先从微商渠道发展起来的,再渗透传统电商和线下。第二种就是,通过传统媒体广告和渠道方式发展起来的,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利用微商渠道拓展新业务。比如韩束、欧诗漫、三草两木、白皙等品牌。

这些品牌微商多集中在大众消费品,主要是化妆品,保健品等。复购率高,用户受众度广。我们看10亿规模以上的品牌微商,差不多都是集中在这些品类上。还有就是化妆品、消费品这些产品的品牌溢价高,相比于一些大牌产品,微商们更容易做出来高性价比的产品。

代理的主要人群是大学生,孕期或者哺乳期的妈妈,退休的大妈等,相对有闲时间的非上班族群体,而且女性居多。也有部分自带KOL(意见领袖)属性的白领和公司高管、网红等,专职从事这个行业。可以说是一帮专职的KOL(意见领袖)+ 兼职有闲人员,在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目前估计,从事微商行业的人群有5000万左右。每个十亿级的微商品牌都有10万左右的代理团队。

微商自带网红属性

品牌型微商成功的核心点,我总结下来是三个。

首先,要是大众消费品、受众广,复购率高,这样可以最大面积的吸引客户和转化代理。客户买完之后如果没有或者很少有复购的需求,那这个产品选择是失败的,比如有看到卖枕头的微商。可以短期有一定盈利,但是长期看,必然要走转型才能生存下去。产品可以细分,针对某一特定人群,走社群微商的路线,便于传播推广,但这个人群基数一定要是广泛存在的。

其次,产品要性价比高,要比同类型的传统知名品牌,性价比高。原来消费者花100块钱才能买到的产品品质,你要做到70~80块钱就能买到。只有这样,才能形成用户口碑。 微商的品牌传播,本质上是口碑传播。要真正做到,你自己愿意买,原因用,愿意给亲朋好友分享的好产品。

第三,代理渠道返利。给代理合理的返利,是促进代理销售的动力,本质上微商是批发+零售的生意。原来的渠道可能是各大超市,线下便利店,美容实体店等等。只是把给传统上给他们的渠道利润,转移给在移动互联网渠道销售的微商代理们罢了。另外代理们利润的来源,还有一部分,其实是传统品牌方在渠道和广告上的投入,你把大量的广告费用省下来,一部分给消费者实惠,给代理商返利。

品牌微商产品成功的铁三角

2、平台型微商

平台型微商,指的是一个企业成立一个专门的电商平台,链接上下游的厂家,品牌方入驻。消费者个人可以通过邀请注册,成为平台的会员,有些需要交纳一定的会费之后,就可以代理销售销售平台上既所有的产品。平台型微商的,产品品类一般都较多,有几百上千种不等。“云集”和“环球捕手”是平台型微商的代表。

不同于品牌微商的是,平台型微商不需要压货。卖完产品后即可获得平台的交易佣金。平台方的专属物流会统一发货。同时还有商品文案,手把手培训,专属客服等特色服务,是个人零售的服务平台。同时邀请其他人成为会员会获得一定的佣金奖励。发展的下线会员越多,奖励越高。这部分跟品牌型微商的发展代理模式类似。

品牌微商和平台型微商对比分析

3、结论:两种模式,我更看好“品牌微商”的发展。

平台型微商很像传统电商,只是强化社交属性,利用了裂变式传播的营销手段,同时附加了营销培训和售后服务。这些平台想做大,只是一厢情愿。不是消费者的本质需求,也不是品牌方的需求。微商本质上,是人(KOL)和产品的链接,平台在这个环节不提供必须价值,很容易被绕过去的。

因此,我更看好“品牌微商”,做一款精而美的产品,比做一个大而全的平台,更容易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