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信源:打响“零陵智造”品牌

每天夜幕降临,吃过晚饭,75岁的胡又龙都会和老伴围着五里堆附近的工业园溜达一圈。“在五里堆生活了一辈子,亲眼目睹这里翻天覆地的变化,眼看着老百姓的生活质量提高了,环境治理、社会治安越来越好,我们都很开心。”胡又龙老两口笑道。

7月14日,记者来到位于石山脚街道五里堆村旁的零陵区河西工业园,只见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精信源、德福隆、美源达等现代企业一字排开,气势恢宏。

“归雁”落古城

企业车间里,一条条现代化生产线机器飞速运转,机声隆隆;压铸车间生产正酣,自动化生产流水线产品一气呵成,装配车间一尘不染,实训室部分工人正在进行技术培训。6000多平方米的车间里,材料、半成品和成品占据了大部分空间。记者走进永州市精信源科技有限公司,处处感受到生机和活力。

公司总经理助理赵智勇说,精信源公司主要生产销售各类精细弹簧、精密五金冲压、自动数控车床件和精加工五金产品。产品广泛应用于各类电子通信、汽车、家用电器、电机以及自动化设备等。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五金行业也面临着严峻挑战,伴随沿海产业转移浪潮来袭,扎根深圳多年的精信源科技有限公司决定顺应潮流,积极采取产业转移和转型升级。

“选择回乡落户零陵,一方面是因为家乡情结,更重要的是看中了零陵古城工业发展未来的前景和园区保姆式服务的发展环境。”湖南籍的公司总经理尹修良说。

“无论什么问题,园区干部随叫随到。”园区工作人员补充说,目前已出台招商引资项目落地全程服务若干规定,还将进一步优化项目规划筹备、立项审批、签约实施流程。这种“保姆式全方位一站式服务”方便了企业生产经营,也坚定了精信源等产业转移公司落户零陵的决心。

激活五金之“芯”

取件,传输,熔解,压铸,冷却……车间内,整齐划一的10台CNC加工仪器机器设备高速运转,偌大的车间几个娴熟技工忙碌有序。赵智勇见记者一脸的疑惑,笑着解释道:“‘智造’升级,车间全套自动化生产流水线,加大了公司的机械化生产比重,加速了机器换人和自动化改造。”

公司高级技术人员黄晖告诉记者,“目前,公司绝大部分员工都是高级技工,尽管工人数量减少了,但能满足不同客户的高品质要求,根据不同的产品,按不同的要求,配合完成24小时不间断作业。产量较以前成百倍提高,精密度精确到了0.05毫米以下,而且生产的产品更加丰富,能够广泛的应用于手机、电脑、汽车、医疗设备、工程机械等领域,良品率达到100%。”

总经理尹修良认为,今后五金业的发展,必将走向品类聚焦、技术升级。公司目前总资产达到近2亿元,销售收入6000万元,净利润达720万元。下一步,公司还将携手联建光电、利亚德、洲明科技、雷凌显示、强力巨彩等LED领军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拓千亿LED产业链,在永州持续加大投入,共创百亿产业新城。

培育“五金工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归根结底靠智力团队。

精信源公司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产品研发,累积研发投入300多万元用于冲压工艺、制模工艺、五金产品的研发,形成了多套公司自有的生产工艺,具备一定的知识产权储备。

除了各种数控智能化设备外,精信源另一优势便是人才。公司与湖南潇湘技师学院、九嶷山职业技术学院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初步形成了专业性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建立了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设立了普车实训室、数控车实训室、数控加工中心实训室等,将学院学科、人才综合优势和企业设备、技术优势有机结合,培育出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的“五金工匠”,为产业转型提供坚强的技能人才支撑,使得企业拥有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零陵智造”引领经济加速跑。上半年,零陵区高技术制造业、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业增加值增幅明显高于规模以上工业平均增速。一季度,工业园区完成规模工业生产总值29.90亿元,同比增长27.50%;全区铺排重点建设项目125个,年度计划投资205.7亿元,同比增长49.2%,上半年已完成投资49亿元。园区负责人告诉记者,在这些“智造”的驱动下,零陵工业将迎来又一个拔节生长的春天。

记者手记

未来已至,“智造”未来。

高效率、高精度,每天可生产精密五金配件百万片左右的精信源等企业是零陵由“零陵制造”向“零陵智造”跨越的一个缩影。

未来是一个智能化的时代,当智能化与传统产业结合一起的时候,就是行业变道之时。围绕如何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行稳致远,如何应对智能化工业时代机遇和挑战,是政府和企业共同思考的话题。

对企业而言,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产品创新,品牌创新,科技创新,让高技术人才到生产的一线去,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推进“零陵智造”,打响“零陵智造”品牌。

对政府而言,首先创新管理,创造更加公平高效的竞争环境,把经营环境搞好。加大改革力度,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巨大的活力。培养一支现代生产型服务业队伍,踏踏实实地做好政府服务。(永州日报记者 李丽 通讯员 杨情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