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飞驰的车轮上,看春运中无数故事和沧桑变幻的中国

有温度的知识最真实

人怎么知道自己”活”着?

那是由于他 /她都活在记忆里。

人的“此刻”总是在此刻中消失,活着的感觉、尊严和意义,其实都只有在“此刻”之后过去的记忆力才能明白和证明。

在这个意义上,记忆是一个很简单的事情,我们不能不记忆。

我们每个人每分每秒都不能离开或停止记忆,就像一个人每分每秒都不能停止呼吸。

---李陀

▲1978年,哈尔滨市三棵树站,搀扶老人上车。

▲1980年,从哈尔滨-北京的列车上,一家三口出行的旅客

▲1986年,从哈尔滨-北京的18次特快列车上第一次出现电视机,全车厢的人都抬头聚精会神地观看。

▲1987年,从北京开往广州的列车上,旅客自带收录机在车厢里收听邓丽君的歌曲。

▲1989年,从牡丹江-长汀的列车上

一位列车员高举一块印有“放像车厢”几个字的牌子走过,放像车厢即电视车厢。那时电视机还没普及,为增加铁路收入而专设放像车厢。

▲1991年,哈尔滨-上海的列车上,提着热水瓶的乘客。

▲1991年,从哈尔滨-上海的列车上,时尚的男乘客。

▲1992年,从黑龙江省加格达奇开往古莲的列车上,各自占了一张长椅睡觉的男女青年。

▲1992年,从南宁开往北京的列车上,这位年轻妈妈用八宝粥的罐子来解决儿子的内急。

▲1993年,从兰州开往乌鲁木齐的列车上,开怀大笑的祖孙俩

▲1994年,从北京开往沈阳的列车上,打麻将的旅客。

▲1994年,从北京-沈阳的列车上,互相依偎的情侣。

▲1994年,从沈阳-大连的列车上,正在用“大哥大”打电话的乘客。

1987年“大哥大”进入中国,成为加速人们信息沟通和社会交往的重要工具。在那个年代,它是身份、地位和财富的象征,它的出现意味着中国步入了移动通讯时代。

▲1995年,从兰州-北京的列车上,穆斯林做礼拜。

▲1995年,从兰州-西宁的列车上,乘客扒窗进车。

▲1995年,从哈尔滨开往五常的列车上,座位上的旅客饶有兴趣地看着鸟笼里的两只小鸟

▲1995年,从武汉-南宁的列车上。没有座位的孩子站着,靠着墙睡着了。

▲1995年,从哈尔滨-北京的列车上,卧铺车厢带宠物狗上车的乘客。

▲1995年,从武汉开往长沙的列车上,车厢太拥挤了,一位光膀子的男子竟然躺在了硬座座椅靠背上

▲1995年,从西安-郑州的列车上,裹着椅套睡觉。

▲1996年,从广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卧铺车厢内对镜化妆的女青年和用电动剃须刀剃须的男子。

▲1996年,从广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母亲小心地呵护着放在背篓里的孩子。

▲1996年,从广州-成都的列车上。挤在一个下铺上的情侣,享受着片刻的甜蜜。

▲1996年,从广州开往成都的列车上,一位女青年坐在中铺拉起了二胡,她的演奏吸引了上铺和下铺的青年男

▲1998年,从齐齐哈尔开往北京的列车上,卧铺车厢内一位92岁的老方丈戴着白手套帮女青年把脉。

▲1998年,从哈尔滨-吉林的列车上,时尚的女乘客。

▲1998年,从内蒙古通辽开往集宁的列车上,把头伸出窗外的乘客。

▲1999年,从香港九龙开往上海的列车上,卧铺车厢内手捧哈达的年轻喇嘛,他们来自甘南拉卜楞寺

▲1999年,从哈尔滨-牡丹江的列车上,带着小电视观看,打发时间的乘客

▲1999年,从北京开往哈尔滨的列车上,一个年轻人在餐车里用磁卡打电话。

▲2005年,北京到柳州的列车上,用手机消磨时间的乘客。

▲2006年,从贵阳到北京的列车上,一位父亲为自己的女儿拍照。

▲2006年,内蒙古海拉尔到北京的列车上,火车上的小卖部

▲2006年,从柳州-贵阳的列车上,疲倦的乘客各有各的睡姿。

▲2007年,从哈尔滨-北京的列车上,父亲怀中打电话的孩子。

▲2007年,从广州-南昌的列车上,看电视很起劲的乘客。

▲2007年,从南昌-上海的列车,电话告别依依不舍。

▲2007年,南昌站,敬礼——一路平安。

▲2007年,长沙到广州的列车上,疲惫的人们各有姿态。

▲2007年,北京到哈尔滨的列车上,三位乘客同时在看火车上的杂志。

▲2007年,北京到拉萨的列车上,一位女子躺着做面膜,另一位男子则在玩电脑

▲2008年,天津站,在和谐号车头来一张。

▲2009年,从北京-昆明的列车上,火车上小报纸里的内容。

▲2009年,从广州到北京的列车上,一位乘客用电脑来度过漫长的黑夜。

▲2009年,从北京-昆明的列车上,一女孩展示火车上小报纸版面上的内容。

▲2010年,北京到沈阳的列车上,一位小伙子带着眼罩入睡。

▲2010年,北京到上海的高铁上,商务人士在火车上也能办公。

▲2010年,从上海到北京的列车上,做面膜的女乘客。

▲2011年,北京到沈阳的列车车上,在疲倦的乘客身上看手机。

▲2012年,从宜昌到汉口的高铁上,孩子们人手一个iPad,场面极其壮观。

▲2013年,从北京西-广州南的列车上,两位玩自拍的乘客。

▲2013年,从北京到上海的京沪高铁上,一位女士在火车里办公。

▲2014年,从重庆开往北京的列车上,一名旅客躺在卧铺上,用手机看电影。

▲2014年,从广州南-北京西的列车上,喝功夫茶玩手机。

▲2015年,从上海-杭州东的列车上,用自拍杆给自己拍一张。

以上照片,均由摄影师王福春拍摄。王福春用自己的镜头记录了30多年来火车上的人演绎的时代剧,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间社会变迁的一个缩影。

在那个年代里究竟发生了什么事,有如影像早已漫漶不清的老照片,

只留下了一点依稀的影子,难以辨认,也难以追寻。

ID:hjlaozhaop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