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系列2017-2018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7~2018高二年级语文(下)期末考试

本题答案解析请发私信“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龙山时代的中原文化,包括豫中西的王湾三期文化、豫北冀南的后岗二期文化、晋西南的陶寺文化和陶寺晚期文化,以及关中的客省庄二期文化等。而龙山时代的北方文化只有一个,即老虎山文化。其实这些文化都属于广义的中原龙山文化范畴。

龙山时代的中原文化,是在仰韶文化基础上,受到海岱龙山文化的影响发展而来。中原和北方诸龙山时代文化,均可以公元前2200年左右为界划分为前后两大期,前后期的变化以临汾盆地最剧:龙山后期,原本无鬲的临汾盆地出现大量陶鬲,陶寺文化也就因此而变为陶寺晚期文化,这与老虎山文化的强力南下有关,说明北方和晋西南之间发生了冲突战争。

老虎山文化的南下不止到达晋西南,类似的陶鬲、细石器镞和卜骨还进一步渗透进后岗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等当中,理当给这些地区带来一定压力。稍后王湾三期文化向豫南和江汉地区的剧烈扩张影响,或可视为是来自北方压力的余波。

北方地区自龙山时代的老虎山文化以来,石城猛增,战争频繁,父系家族突显,显示和东方地区一样开始了社会变革,但并没有显著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工现象,墓葬多无随葬品,绝大多数石城不过是御敌之普通石围聚落,这种长期廷续的社会发展和文明化方式,可以概括为"北方模式",与"中原模式"相对。

中原地区的社会复杂化和文明化进程,开端于更早的庙底沟时代,而于铜石并用时代明显加快了步伐。中原已经出现一定程度的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专门武器除铖外还增加了矛、石镞等,精整、量大、形态多样,反映战争专门化程度、惨烈程度空前提升。

北方文化作为中原文化的亚文化,在公元前5千纪至公元前3千纪的漫长时间里,基本都处于从属地位,主要在中原的带动和影响之下发展。但公元前约2200年以后,北方文化迅速强大并对中原产生强烈影响,其深层原因当在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过程当中寻找。

北方较中原冬季更为干冷,发展农业的条件有限,狩猎采集和畜牧业程度明显高于中原;北方对气候变化敏感,气候变化对动植物资源及其经济形态的影响程度也远甚于中原。这就决定了北方地区不容易出现贫富分化、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的显著差异,而且锤炼了北方人相对习于流动、坚韧不拔、勇敢强悍的集体性格。而中原处于早期中国的核心位置,年均温度、降水量和对气候变化的敏感程度都大致适中,使得中原"发展到成熟的文明社会——晚期夏王朝阶段"。

北方地区地处边缘,积淀有限,最终也只是将其文化要素融入中原,并未能长期引领中国文化的发展。而中原地区居"天下之中",只有这里才具备兴盛时影响全局、低谷时博采众长的特殊条件。这是中原地区在早期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具有中心地位的缘由。

(摘编自韩建业《龙山时代的中原和北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中原文化分布比同属于广义的龙山文化的北方文化分布复杂,因前者诞生的时间比后者早。

B. 老虎山文化向中原文化地区广泛渗透,给中原地区带来压力,其后,北方王湾三期文化又向豫南等地扩张。

C. 公元前约2200年之前北方文化从属于中原文化,公元前约2200年之后中原文化从属于北方文化。

D. 老虎山文化的一些现象表明北方社会发生了变革,但并没有显著的贫富分化和社会分工现象。

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从几个方面对龙山时代中原和北方地区的文明进行阐述,并较为深入地阐述了历史背景。

B. 文章主要从北方文化对中原文化的渗透的角度,阐述了中原文化和北方文化的发展历程中的融合。

C. 文章对"中原模式"和"北方模式"这两种文明模式进行比较,论证了"中原模式"优于"北方模式"的观点。

D. 文章从北方文化和中原文化所处的自然环境及其演变过程探讨不同文化发展的深层原因。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龙山文化后期,临汾地区出现原本没有的陶鬲,这与北方老虎山文化南下渗透有密切关系。

B. 龙山时期中原地区的武器精整、量大、形态多样,这表明,战争的专业化和惨烈程度很高。

C. 贫富分化、社会分工和社会地位没有显著差异的地区,其气候对经济形态的影响较大。

D. 中原地区在早期中国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占据中心地位,原因是中原具有有利的地理环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风中的马灯

王军先

①记忆中的秋天,总是和马灯有关。

②每年,父亲都要亲手制作几盏比较粗陋的马灯。父亲先选好一个用薄薄的木片锯成的圆形灯座,在灯座的四周用刀子刻出一圈槽子,直径大小要跟选用的罩子相吻合。做罩子的材料是父亲从村里药房要来的盐水瓶,然后用缝衣服的线在盐水瓶靠近底部的地方缠上几圈,在线圈上浇上煤油,用火点着燃烧一段时间,再将瓶子的底部放进凉水里,瓶底子就会"砰"的一声脱落下来,切口像锯子锯的一般整齐。最难把握的就是线圈在瓶子底部燃烧的时间,时间短了,瓶子的底部截不下来,时间长了,瓶子放到水里就会无规则地炸裂。记忆中,父亲很少有失手的时候,每次都能截下断面整齐的罩子。灯罩做好以后,将空的墨水瓶用钉子固定在底座的中间,用棉绳穿在铜钱的孔里就是灯芯了。将油灯里倒满煤油,用盐水瓶做的罩子罩上。然后在底座的边上钻上三个细孔,用三根铁丝穿起来,将铁丝的顶部拧到一起,一盏虽不漂亮,但却经济实用的马灯就做成了。

③农村仿佛有做不完的活计,一进入秋天,父亲就格外的忙碌,经常在家里将山芋切成一片片的山芋干,再用车子推到野地里撤开、晾晒。白天,村子里、田野上刚种上小麦的茬地里,到处都是白花花的山芋干,在阳光下,白得晃眼。经过三天左右的晾晒,山芋干就干得咯嘣脆了。

④白天,父亲要在队里干活,晚上,就和母亲带着我们兄妹几个来到田野上捡山芋干。这时,已经完全黑下来的田野上,一盏盏马灯就亮了起来,像天上的星星,被风一吹,或明或暗。我们一字排开,将马灯放在前面用手可以够到的地方。当面前的山芋干捡完的时候,再将马灯向前移动一下。或者将马灯挂在带来的铁叉上,捡完灯光附近的山芋干,再向远处捡的时候,灯光便模糊起来,只能看到山芋干白晃晃的影子。有时候根本看不见山芋干,全凭感觉,就用双手在面前的茬地上摸索。深秋的风吹过,我感觉一阵阵凉意袭过全身。唧唧的虫鸣,点点的萤火,还有远处一盏盏晃动的马灯,组成秋天的又一道风景。

⑤收获的季节,晴天还可以,要是遇上阴雨天,那可就麻烦了。傍晚,看见乌云密布,天上透不出一点星光,我们连饭也顾不上吃,赶紧到地里捡山芋干,到了地里,漆黑沉闷的天幕下,一盏盏马灯又开始晃动起来,就像天上的一颗颗星星,一闪一闪。有时候,正在地里捡山竽干的时候,雨点就噼噼啪啪地下了起来,父亲一边抱怨老天爷不帮忙,一边嘱咐我们快点捡。雨水下成一片的时候,我们开始回家。父亲推着车子,我在前面拉着,一路上车子不知倒了多少次,我和父亲也不知摔了多少跤。山芋干捡到家里也逃避不了发霉变质的厄运。家里房子窄小,没有太多的地方将潮湿的山竽干晾起来,只两三天的工夫,山芋干就开始发霉了,在阴雨天里散发出酒糟的味道。霉变的山芋干,只好低价卖给附近的酒厂酿酒,或者用来喂猪。每到阴雨天,我总是看见父亲蹲在山芋干的边上,用手不停地翻捡着,嘴里的旱烟袋冒出一道道烟雾,脸上布满了愁云。

⑥当乡村的夜晚不再需要马灯送来光明的时候,父亲也渐渐地老了。他脸上那一天天增多的皱纹,那在风中飘动的白发,还有在李节深处不停地蹒珊的身影,一回回让我泪湿双眼。父亲已经定格在那一个个用秋风、秋叶、秋虫,还有马灯装点起来的深秋季节了,那疲倦的面容,那呆滞的目光,在秋声、秋色中,让我无限忧伤。

⑦那一盏马灯,那一团不停地晃动着的光亮,闪烁在秋天的田野上,闪烁在无边无际的黑暗里,闪烁在砭骨的秋风里,像父亲绵密的叮咛和一声声沉重的叹息……

⑧那盏风中的马灯,是父亲期望的目光,照耀我生命旅程的最明亮的灯盏。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第①段着墨不多,言简意赅,在结构和文意上统领全文,揭示了文章的主旨,体现了作者的匠心。

B. 文章第②用较多的笔墨描写了父亲制作马灯的过程,很有时代气息,同时也展现了父亲特殊的手艺。

C. 马灯和父亲关系密切,当乡村的夜晚不再需要马灯送来光明的时候,作者的父亲也渐渐地老了,令作者感慨万分。

D. 文章题为"风中的马灯",全文多处提到"风",照应了标题,而风中的马灯又有特殊韵味,蕴含着作者的深情。

5. 文中"马灯"承载了作者生命中哪些刻骨铭心的回忆?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6. 本文在行文结构、材料选择上有着怎样的特点?请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编者按】快速发展的城镇化,有没有让你的幸福指数更高?在城市打拼、逐梦的你,觉得生活还有哪些不便之处?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人"。从本期开始,我们推出"新型城镇化,如何更舒心?"系列报道,敬请关注。

停车难,不仅仅出现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在许多中小城市,"今晚车停哪儿"也成了困扰有车族的麻烦事。

很多城市发布的车位数据仅涵盖了已经备案的停车位,并未纳入单位内部车位等大量非经营性车位。2016年,北京市开展了停车普查,结果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严峻:截至2016年底,全市城镇地区最终核定车位总数为382万个,按照夜间22:00后的实际停车情况,停车总数为384万辆,供需总量大致相当。

过去,北京空军总医院门诊大楼前的地面车位一度只有30个,如今,这里"长"出了两座约7层楼高的停车楼。垂直循环式的机械车库并不多占空间,却能多提供96个车位。杭州某老旧小区辟出宝贵的空间,建了一个地下5层的圆筒形机械式停车设施。今后,地上、地下停车库和机械式停车库等集约化的停车设施,有望成为解决老旧小区停车难的利器。

一边空空荡荡,另一边满满当当……车流如潮汐般往复,让公共场所与居住地之间的停车位常出现明显的"冷热不均"。到了夜间,北京147万个公共建筑车位中仅停下58万辆车,约六成可供使用。

打破冷热不均,要靠信息化。停简单、丁丁停车……近年来,全国已有超过200家企业研发了各种智慧停车APP,"停车电子地图"将停车场分布、空闲车位数等信息"一网打尽",让车主得以"有的放矢"地停车;一些城市也行动起来,比如广州就拟搭建统一的停车引导平台。

(摘编自刘志强《今晚,我的车停哪儿》)

材料二:

我国汽车保有量飞速增长,导致许多城市的停车位日益紧缺。目前中国的"共享经济"越来越火,"共享单车""共享汽车""共享充电宝"之后,现在已有不少企业瞄准了"共享停车位"这一新的共享方式。"共享停车位"基于地理位置,通过互联网来实现就近共享停车。车位主人可以分享自己的空闲时段车位到APP管理软件上进行分时出租,这个过程不但可以让车位主人增加收入,还可以方便附近的其他车主停车。

(摘编自《家用汽车》)

材料三:

(摘编自《成都商报》)

材料四:

浙江云行天下网络科技有限公司(SPS国际运营中心)组建的人工智能研发团队,研发出人工智能100%识别系统,这个智能系统能识别出420余种车辆附属品,并进行深入学习和判断,不断积累用户画像数据、停车行为数据,从而打通汽车后市场万亿级产业链,对汽车的上下游生产服务产生影响。SPS对车辆信息的大数据分析运用,也将在协助社会安全管理方面发挥巨大的作用。SPS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通过对车牌信息的识别和车内人脸抓拍的识别,能够进行深入的判断,将储存的这一信息数据进行深度学习和判断,从而能识别出车内驾驶人员是否疲劳驾驶,而且协助公安系统识别出犯罪嫌疑人,从而提升城市公共安全。

(摘编自东北新闻网)

7. 下列对材料三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 物联网智慧停车管理系统可以让车主在入口凭借办理的电子车证快速通行,在出口自助或通过专用收费机顶盒交费后离开。

B. 与云服务平台关联的停车引导系统能够识别车牌,为车主提供区位和车位引导服务,并能通过停车引导屏反向找车。

C. 车主可以借助物联网的云服务平台获知商家消费停车打折等消息,也可以登录微信公众号进行缴费和防盗锁车等。

D. 智慧停车场管理方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管理运营停车场,即使在停电时也有办法执行收费任务。

8.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城镇化提出了一些施政理念,有关媒体对此进行跟踪报道,探讨快速发展的城镇化与人的幸福指数关系。

B. 很多城市的实际停车位超过备案的停车位,如果算上非经营性停车位,这些城市的实际停车位和北京一样,供需总量大致相当。

C. 公共场所与居住地之间的停车位常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北京夜间的车位只利用了四成,而其他中小城市则满满当当。

D. SPS的人工智能识别系统作用巨大,通过识别司机是否疲劳驾驶和识别犯罪嫌疑人,进行深度学习和判断,提升城市公共安全。

9. 根据材料,提出三条解决停车难问题的可行性建议。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郑戬,字天休,苏州吴县人。客京师,事杨亿,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举进士。授太常寺奉礼郎。升直史馆,同修起居注,以右正言知制诰。判国子监。权知开封府。吏冯士元为奸利,有告士元受赇[注]藏禁书者,戬穷治之。辞连宰相吕夷简等,遂逮捕夷简子公绰、公弼参劾其状。既而士元流海岛,绌罚者十余人。戬敏强善听决,喜出不意,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徙权三司使,复转运使考课格,分别殿最。

以资政殿学士知杭州。钱塘湖溉民田数十顷,钱氏置撩清军,以疏淤填之患。既纳国后不复治,封土堙塞,为豪族僧坊所占冒,湖水益狭。戬发属县丁夫数万辟之,民赖其利。事闻,诏本郡岁治如戬法。

迁给事中,又徙永兴军。建言:"凡军行所须,愿下有司相缓急,析为三等,非急罢去。"先是,衙吏输木京师,浮渭泛河,多漂没,既至,则斥不中程,往往破家不能偿,戬奏岁减二十余万;又奏罢括籴,以劝民积粟。

迁尚书礼部待郎。行边至镇戎军,元昊拥兵近塞。会暮尘起,有报敌骑至者,戬曰:"此必三川将按边回,非敌骑也。"已而果然。及疆事少宁,诏还,知永兴军。

知并州。契丹与元昊方交兵,边奏互上,独戬不以闻。诏遣使问其故,戬对曰:"敌自相攻,中国不足忧也。"有弃地曰草城川,戬募土人为弓箭手,计口给田。初,兵兴,用不足。河东行铁线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戬闻,悉召至庭下,推首谋者数十人,黥隶他州,事乃定。拜奉国军节度使,卒。谥文肃。

(选自《宋史·郑戬传》,有删改)

[注]赇:贿赂。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B.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C.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D. 河东行铁钱/山多炭/铁/鼓铸利厚/重辟不能止/戬乃请三当一/令既下/兵民相扇动/数千人诉。

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起居注,是由史官撰写的关于皇帝的日常言行与生活的记录,作为修国史的基本材料。

B. 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类似现代的大学。

C. 考课,朝廷依照法规,在一定的期限内,对官吏进行考核,依其表现,予以升职、赏赐。

D. 礼部,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掌管礼仪、祭祀、科举考试等职事,长官称为礼部尚书。

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郑戬不畏权贵,严厉治贪。有小吏非法谋利,他穷追猛打,从宰相的儿子入手,牵出一大批人,最后包括宰相在内的很多人遭到惩处。

B. 郑戬治理水利,造福百姓。钱塘湖水利一度荒废,他征调人去整治,给百姓带来好处,皇帝下令州里每年按郑戬的办法治理钱塘湖。

C. 郑戬判断力强,颇有主见。他边境巡视时,有人报告敌人来了,他认为是自己人,后来证明他是对的;他对契丹与元昊交战淡定处之。

D. 郑戬精明干练,为政务实。他建言有关部门分清事情的缓急,不急的应取消;下面给京城运木材给人们带来困苦,他请求予以缓解。

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以属辞知名,后复还吴。及亿卒,宾客弟子散去,戬乃倍道会葬。

(2)独假贷细民,即豪宗大姓,绳治益急,政有能迹。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

小重山

李清照

春到长门春草青①。江梅些子破,未开匀。碧云笼碾玉成尘②。留晓梦,惊破一瓯春③。

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好黄昏。二年三度负东君④。归来也,著意过今春。

[注]①春草青,出自《楚辞》:"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②玉成尘:将茶叶碾碎,且谓茶叶名贵。③一瓯春:一瓯春茶。④东君:春神。

14.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春草青",阶前砌下的小草开始返青,暗示春草青而游人未归。

B. 江梅"未开匀",所以特别新鲜可爱,使人感觉到春天已经来临。

C. "二年三度"加重表现痛惜之情;"负东君",意为春神辜负了词人。

D. "著意过今春"把惜春之情表达得淋滴尽致,全词的抒情达到高潮。

15. 简要赏析"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月"中的"压"和"铺"二字的妙处。

16.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诗经·氓》中的"_______,_______"两句,女主人公自诉婚后早起晚睡、日日辛劳,与受到氓的"凶暴"形成对比,表达内心的不满。

(2)白居易《琵琶行》冲中,表现诗人与琵琶女共同的身世之悲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

(3)苏轼《赤壁赋》中,以"_______,_______"两句形容箫声婉转悠长,如同不断的细丝,给人以美的享受。

17. 下列各句的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不可能一蹴而就。

②西高庄村大力推进基层文化建设,每年从村企里评选出优秀人才,送到大专院校学习进修,求学上进在村里蔚然成风。

③蒋海波激动地说:"多亏政府扶持,不仅为我解决了就业问题,还送来了3000块钱救助金,解了我的当务之急。"

④进入四月,河南洛阳市的各大公园里各种樱花都已经怒放了,这些花红白相间,非常漂亮,堪称国色天香。

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耿爽在北京的例行记者会上称,所谓中国在澳大利亚进行政治干预的说法纯属不刊之论,搬弄是非。

⑥日本侵华头子土肥原贤二早在九·一八事变之前,就把魔掌伸进了我国东北,他迫害谋杀了无数中国人,罪不容诛。

A. ③④⑥ B. ①②⑥ C. ③④⑤ D. ①②⑤

18.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省地矿局院士工作站,包括地质学家郝芳、生物地质学家殷鸿福、地球化学动力学家於崇文等一百多位学者组成的。

B. 遥感,是在航天或航空平台上对地球系统或其他天体进行成像观测,进而获取被观测对象多方面特征信息的技术。

C. 运用大数据治理社会问题已取得一些成绩,未来通过大数据提高社会治理的智能化,可以解决政府治理精准化的问题。

D. 已经挑战了价值底线、有损国家和民族尊严的美化侵略战争的不法行为,理应依法予以严厉惩罚,决不姑息宽容。

19.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

A. 家慈光临世纪风生活广场的时候,捡到一个黑色公文包,内有现金若干,请失主前来认领。

B. 很高兴在论坛上见到各位文友,鄙人自幼爱好文学,这篇拙作刚刚完成,请各位文友斧正!

C. 中办印发《关于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意见》,他们斗胆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

D. 来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无微不至的关心。

20. 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字。

废旧塑料包装物进入环境后,造成长期的,深层次的生态环境问题。首先,废旧塑料包装物混在土壤中,影响农作物吸收养分和水分,①___。第二,抛弃在陆地或水体中的废旧塑料包装物, ②___,导致动物死亡。第三,③___:填埋处理将会长期占用土地,混有塑料的生活垃圾不适用于堆肥处理,分拣出来的废塑料也因无法保证质量而很难回收利用。

21. 下面文段有三处推断存在问题,请参照①的方式,说明另外两处问题。

我们经常会看到"如何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如何让孩子爱上读书"之类的指南,遗憾的是这些指南都没有后续成果报告,事实上,这些指南必定不会有后续成果。家长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都是出于功利目的。功利性地培养某种习惯,其实是一种强制。例如我国中小学教育曾经把写日记作为作业要求学生,但是并没有养成记事、写东西的良好习惯。

①这些指南不一定不会有后续成果。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

一位奇石资深收藏家邀请朋友到他家欣赏新近寻得的宝贝。可找遍身上也找不到奇石室的钥匙。他的孙子大约5岁,见他着急的样子,在一边偷着乐。朋友问小孩"是不是你藏了爷爷的钥匙啊?"小朋友一下严肃起来:"我才不动他老人家的宝贝。"这位奇石收藏家很是尴尬地说:"别理那小子。他曾摔坏了我不少宝贝,为了防止他再搞破坏,只能给柜子上了锁。"

材料二:

一位父亲领着7岁的儿子去探望一位老人,儿子在房间里东瞅西瞄,突然发现一个古瓷碗很是别样,小孩对老人说,想拿回去用它来吃饭。老人有收藏癖,为这宝贝在古玩市场花了不少钱,刚买来珍藏在家里。父亲听到儿子话,惊讶得眼睛快掉下来了,赶紧呵斥儿子。岂料,老人几乎是想都没想,一边责怪父亲,一边随手把那只古瓷碗从博古架上取了下来,递给孩子让他带回去。孩子的父亲坚持不要。但老人坚持让小孩把碗带回去。

两位收藏家对收藏品和对小孩的态度,你更认同哪一个?请写一篇文章。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