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难遇的洪水,“武都水库,为什么不早点腾库放水?”

在7.11特大暴雨当天,相信不少人都在朋友圈看到了这样一个视频。

震撼吧?可怕吗?再来瞅一瞅位于涪江上游,江油武都水库之前(非7.11)泄洪的样子:

视频更震撼噢!

历经7.11,听到不少人在问,明知道当天会有大暴雨,为什么不提前清库存?其实从汛期开始(6月)涪江上游的武都水库,下游的三江大坝就一直在放水。

7.10 准备工作

7月10日早晨,武都水库预测11日或将有8000立方米/s以上的洪峰流量入库,于是按照省防汛办的指令按照1180立方米/s加大泄洪量,下午2点左右加大至2500立方米/s,晚上8点后加到3500立方米/s。直到11日凌晨3点,库水位控制在645.33m的高程,确保了足够的库容。

拍摄者:掌上绵阳大头 摄于:2018.7.10下午3点左右

7.11 当天情况

就在清出足够库容后的1个小时,也就是11日凌晨4点,武都水库迎来最大洪峰8490立方米/s,按省防汛办调度指令调洪。

8000m³=200平方的房子×40米层高

每秒流入这么大一坨,感受一下?

武都水库每秒为下游的我们拦截4900立方米的洪水,相当于一秒钟就拦下了两个奥运会标准游泳池的水量。截止7月11日下午6点,武都水库共拦截洪水150,000,000(1.5亿)立方米,相当于10个西湖的水量。

如果没有这个被邓小平爷爷誉为“第二个都江堰”的水库为我们下游削峰,别说河堤下面的景观被毁,可能涪江的水早就翻出来了,到时候我们不仅要接住的天上掉下来的水,还要拥抱河堤下翻出来的水。感受一波,涪江母亲河,非要拥抱我。

很担心有兄dei来问这些问题,先自问自答:

Q:如果三江大坝放水再快点,是不是绵阳的“维多利亚港”就不会那么惨?

A:首先,“放水量”有一个相对的限定值,会考虑到下游的承载能力,而且三江大坝当天的“放水量”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但洪水这个“注水量”是不可控的,一旦“注水量”超过“放水量”的允许范围,就非常危险,所以武都水库提前腾库,为下游拦截洪水。

Q:三江半岛这一波怎么说?

A:相信,武都水库当时一定做了艰难的选择,以下仅代表大头个人观点,规划时没有料到70年难遇的洪水?有可能。但如果商家没有提前接到防汛应急通知,就是相关单位工作失职。其次防汛抢险的应急预案不到位,这些都需要相关部门总结经验教训,莫让历史重演。

总的来说,武都水库作为涪江上游第一个控制性骨干水库,起到了很关键的防洪作用,在抵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洪水”中的表现,配得上“第二个都江堰”的称号。

号外:

丰水期的用电好消息:在现行收费阶梯不变的基础上,城乡“一户一表”居民用户月用电量在180度以内,电价不变;181度至280度部分的电价下移0.15元/度,月用电量高于280度部分的电价下移0.2元/度。

综合整理:大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