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民族是如何起源与形成的?龙真是汉民族的图腾?

小卷奥特曼


汉族以农为本,起始于炎黄二帝,本为华夏族,后因汉朝的强大被外族称呼为汉人。华夏文明创始人能整合众多族群形成华夏族,靠的是他们通晓天地的知识,也就是道家的前身,黄帝靠天道之学成为华夏的人文始祖凝聚了华夏族群。但盛极必衰,在丰厚的物质精神遗产诱惑下,人心不古,开始争斗分裂无法避免,故有周之后的诸子百家,这是华夏族分裂的开始,后秦统一中国然后被汉朝取代,汉亡于内乱后,晋引胡人入室,则标志着华夏族开始放弃华夷之辨进行胡化,汉族变得更加混乱,终于造成了五胡乱华,也就是一盘散沙的开始,此后胡汉混杂,汉人胡化进一步加深,而族群却逐渐失去了道统天道之学的传承,最终亡于明朝被通古斯满清毁灭华夏文化科技将汉人变成奴隶,成为彻底的一盘散沙也就不奇怪了。然后西方文明崛起,干掉了满清,崇洋媚外产生,所以汉人自己不知晓自己曾经的文明强大辉煌,自己都看不起自己,自己抹黑自己,何其悲哉。幸之当世,不破不立,华夏族人重立道统天道之学,圣人出而华夏聚之时机已到,可见散沙凝聚为华夏之魂矣


修元道人


我来理一下汉民族起源发展的脉络吧。

首先,汉民族主体是O3。这个基因属于黄种老三支系苗蛮集团,而汉族隶属的北支在山东龙山遗址和山西陶寺遗址出现。而我猜测,在苏州附近应该有一个遗址是这个基因。就是说,大洪水之前他们在苏州,大洪水发生后经过宿迁一直迁徙到山东济南。尔后经过河北到了山西襄汾县陶寺遗址。最后被陕北的石茆人击败,被迫去了敦煌,成了西戎牧羊人。最后又于周代开始从西部返回,秦代同样是这个过程。这就形成了汉民族的主体基础。

再后来其实也有返回,历史上的羌、黄匈奴、鲜卑人口最多的一种也都是北三苗。现在的藏族、蒙古族里都有北三苗O3。乃至通过藏彝走廊进入四川云南的彝族以及融入哈尼族的,就是头戴公鸡帽那些,还有就是走到了缅北的克钦、钦族都与北三苗有关。也就是说,就算隋唐之前有游牧流入,也都是分辨不出基因差别的北三苗。事实上,游牧历来都没有多少人口,通常都是分散各地之后繁衍增多的。因为游牧地区养不活那么多人。

第二、既然姑苏与汉民族有关,汉民族前身苗蛮又对应的是文化里的什么?其实这个问题已经破解,就是对应南方赤帝养狼人。因为苗蛮主体是内陆支,在湖南、湖北境内。也就是说湖南、湖北是我们的第一祖地。后来黄种老二支系沿海二黎在杭州,老三支系分支在姑苏。所以苗族的牯藏和藏族的锅庄其实都是与姑有关,甚至我从某个苗蛮系少数民族里发现了黄帝的全名,其中就有姑这个语音,是蝎子的另外一个名称。其实姑和牛犊、妹都是苗蛮系重要语音,你发现姑犊在一起的话,比如独孤氏,百分百与北三苗有关。就像毒与苗药和蛊毒有关一样,渡河与古希腊神话指引灵魂的卡戎有关,孟婆汤、蒙汗药都是他们的。包括嫉妒(鸡督),最早是指公鸡指引灵魂,又包括古埃及狼头神阿努比斯也负责指引灵魂,阿努比斯还负责称量人心。通过这个信息我们又发现,他们属于帝尧集团,是姬姓。秤对应臣和尧,都是关于称量的语音。沉香对应三圣母,也是对应老三,而且沉香一听就像是秤象、臣相的由来。从臣又推演到辰龙,西戎就是龙的意思。古希腊神话里那个在冥河里摆渡灵魂的卡戎至少语音看就是龙的意思。渡对应牛犊,逻辑都是通顺的。



养狼人也可以叫养狗人,古代最初一切犬只都叫狼,苗族语言里狼是高频,又对应南方赤帝。汉族称男性为郎,可见我们最早是以养狼为图腾,所以才有犬戎。狗其实是蝎子的钩子,就是鱼钩,也是九字原型。表明曾经隶属于九黎。犬则是其联姻对象白种千人以扫族,英语骚人的,就是千。后来的千金、出老千都与此有关。养狼人与养猪的老二支系曾发起对白种的战争并大获全胜,但二郎神获得了封立,养狼人没有得到封立,被认定为哮天犬和古希腊的三头地狱犬。于是他们不满跳上房梁,认为自己才是挑大梁的。所以鸡督鸡祭祀有了嫉妒一词。尔后在老二支系主导下开展和九黎制度时脱离了九黎自立了,和九黎与今天多元混血是一回事。这一制度使得两个黄白联姻联盟决裂了。于是后来老三养狼人使用了蒙汗药对付沿海支,再后来大洪水时又击败沿海体系并发明五刑,流放了沿海支大鲧集团。他们就是帝尧体系,所以帝尧与其弟弟分别叫放勋和放齐,其实就是老大支系极北基因N系和老三支系苗蛮O2O3。

大洪水使得江浙无法生存,于是北迁至山东,后来又西迁。就是龙山文化。由于信仰上是公鸡崇拜,所以河北有了冀这个称谓。目前藏族还保留有龙山文化的黑陶技艺。

第三、二郎神与养狼人击败母系白种之后,促成了七仙女族群女性全部嫁给九黎。嫁给沿海支老二体系的称姒姓,嫁给老三体系的称姚姓。由于七仙女群体符号是百,养狼人狼狗叫声是万,所以兆就是指百万。

后来养狼人脱离了九黎,跟代表千的白种以扫群体联姻,所以有了姬姓。同时又是帝鸿氏、缙云氏、轩辕氏,发展成陶唐氏,也叫华婿氏,两者结合就是西域称谓我们的桃花石,实为陶华氏,就是科举第三名探花,意思是老三体系。

第四、被发配西部成了西戎牧羊人之后,他们其实很快就向西走了。一直到了巴格达,他们与以扫族一起创造了苏美尔。苏美尔就是苏妹和昆明阿拉乡彝族撒梅族的意思,公鸡崇拜。

最后他们又去了埃及,创造了戴红冠的下埃及,所以代表苗蛮的阿蒙神成了古埃及最高神。苗蛮自称为蒙和芒勾。阿蒙神的神兽大鹅和公羊也成了后来汉民族的符号之一。比如广州五羊、与秦人有关的日本本田五羊。以及第一人称我。同时公羊又是缙云氏饕餮无头羊,因为被石茆人击败的同时有人被割了头,石茆人就是被帝尧发配四川,尔后从甘肃陕北重新崛起的帝舜大禹集团,属于大鲧后人。



西戎牧羊人一路西行就是摩西穆萨出埃及,一路上吃的最重要食物,《圣经》里记录的玛纳一听就是马奶。所以这一支在犹太里被称作玛拿西支派,也是约瑟的儿子。也就下埃及人,同时也是大洪水时展开复仇的脚踝之一,另一个脚踝是俄罗斯以扫后裔。罗斯是汉语螺丝骨。

再后来两支西进的黄种返回,汉族这一支北三苗羌人是狮子文化,所以狮子守卫就成了汉族标志性文化。可见狮身人面像那个大腮帮形象像极了中国人是有原因的。

犹太文化明确记载了约瑟第二子以法莲支派回归,也记载了东归的十支以色列支系。其实以色列就是约瑟的意思。无论回归、还是代表狮子的来恩,都是回来的意思。同时返回的还有庶出的白种犹太,所以他们在西域可能还有过约定,今天在文化里发现了德国人与汉族的约定符号。这里不剧透了。

《诗经》里说逃之夭夭,烁烁其华。又有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其实就是表明陶华氏逃出去,后人在千年后又在强烈的故土文化情怀下返回。这是非常震撼的,这种返回是有多大的情怀动力才能促成,就像周边游牧,明明存在白种,明明白种后来全都西走了,只有黄种游牧还留在周边。你想这是不是有些不简单。还有就是羌人在中东建筑材料改变,竟然通过屋顶四角砌砖保留了中国式建筑四角翘起的特点。因为这个翘起代表九,也就是蝎子和鱼钩。是我们远古的核心文化。所以高晓松所说的南粤国烧烤炉四角翘起就是这个原因,并不是什么防止滑落,古埃及也有这种器物。




國病


汉族的起源和形成很久远、很复杂。汉族是华夏的主体,可以说华夏的历史有多久远、有多复杂,汉族起源和形成就有多久远、有多复杂。

至于龙,龙不是汉族的图腾,而是华夏皇家的标识。元朝的皇帝甚至规定了龙和蟒的区别:龙是五爪,只有统治中国的皇帝才能以龙为标识;四爪、三爪的是蟒,王侯可以用蟒为标识。。。在东亚和东南亚受中国皇帝册封的、传承比较古老的王国,比如不丹国旗上的龙,细心看的话就发现是‘四爪金龙’。按照古老的规则,只有统治中国的皇帝能用‘五爪金龙’,清朝的国旗因此用‘五爪金龙’。

为什么龙会成为华夏皇家的标志?你观察龙的形象就会发现:龙有鹿角、狼头、蛇身、鸟爪。。。鹿、狼、蛇、鸟正是戎、狄、蛮、夷的主要图腾。因为龙图腾象征着‘四夷汇成华夏,华夏统合四夷’,才会成为华夏统治权的标志。

古代的中国并没有什么民族,只有部族,各个部族之间有或远或近的亲缘关系。没有56个民族,只有根据部族的生活方式,粗粗划分的戎、狄、蛮、夷四类部族。在华夏还没有成为‘文明’的代名词之前,戎狄蛮夷并没有贬义,大家要么是戎狄,要么是蛮夷。随着人口的增加,戎狄蛮夷诸部族在中原地区交汇和纷争,兼容了四夷的‘龙图腾’最大程度的平息了很多无谓的纷争,华夏文明因此立于不败。

炎帝出身西羌,黄帝出身北狄,华夏早期最强劲的对手不是戎狄,而是以各种鸟为图腾的东夷。‘百鸟朝凤’的东夷比早期的华夏要先进和文明很多,华夏对付东夷的主要方法是‘龙凤呈祥’——通婚。崇拜玄鸟的殷商属于东夷,但商汤本身是黄帝的后裔,商汤的部族也属于诸夏部落。经过商朝,反而是大部分东夷融入华夏。东周末年齐国管仲——管夷吾,看名字就知道是个以自己是夷人为傲的华夏人。

楚王也是黄帝的后裔,记得某楚王说‘楚越非中国,南蛮非华夏’。可是楚越的后裔,沛县刘邦建立了汉朝。当汉朝发现匈奴是一支逃到北方的夏人以猃狁部落为主,汇集很多部族建立的王朝时,引起了‘华夷之辩’。要知道:周朝的猃狁,就是殷商的荤粥,还有个更古老、更响亮的名字——轩辕,是黄帝的亲族。那么匈奴和汉朝谁是华夏的正统?华夷之辨的结论是‘入夷则夷,入夏则夏’。据有中原、继承华夏的汉朝是华夏正统。逃离了中原、丢失了华夏文明的匈奴只能是狄夷。。。经过汉朝,大部分南蛮融入华夏。

汉人就是在汉朝时候基本成型的,汉人和汉族的概念大致重合,却并不完全等同。汉人是汉朝的国民,汉朝的国民包括黄河流域的中原人,长江流域的楚越人,珠江流域的南越人,还有归化的匈奴人。汉亡之后,以汉为国号的王朝,统治者多是匈奴人。汉朝国民的后裔称自己是汉人,这没毛病。而且匈奴的传统与汉朝之前的华夏传统是一样的——以母系的血统为尊。。。很多人不明白,对于华夏人、汉人、隋唐人来说,和亲不是屈辱,而是夺权和鲸吞部族的手段。

记得隋朝和亲的义成公主,先后嫁给了突厥可汗父子四个人,先后四代突厥可汗都愿为她冲锋陷阵而死。最后她成了突厥的掌权太后,为复兴隋朝而率领突厥与唐朝争斗,死在名将李靖刀下。不同时代和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些观念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只用自己的观念去考察古人。唐朝之后,很多部族严重汉化,和亲的意义就小了,所以唐朝之后很少有和亲。

说过汉人再说汉族。中国的现代民族观是百年耻辱的时候,在与西方抗争过程中,接受了西方文化影响形成的:康有为最先提出‘中华民族’或者‘黄族’的概念。民国的时候提出‘五族共和’,五族是满蒙回藏汉,汉族第一次确定名字。共和国建国后,为了保护少数民族的文化,用了三十多年时间细分了56个民族。可以说没有百年耻辱,就不会有‘汉族’和‘少数民族’这两个称呼。

近代为了华夏文明的传承,唤醒了民族意识。但是近代之前的古代中国历史,不是民族争斗的历史,是各路诸侯争夺‘华夏正统’的历史。‘正统’才有统治中国的名分,才能坐稳中国的江山。谁能做正统?不仅是看血统,更要看传承华夏文明。要论血统的话,历史上无数的汉人后裔加入了鲜卑、加入了突厥、加入契丹、加入了党项、加入了女真、加入了蒙古、、、同样的无数的鲜卑、突厥、契丹、党项、女真、蒙古、、、的后裔成为今天的汉族,论血统只是个笑话。你以20年为一代,往前推500年,你有多少个祖宗?若是1000年呢?2000年呢?你算一下:若排除远亲结婚的情况,你2000年前的祖宗数量甚至超过了地球历史上出现过的人类总数量。。。所以只能文化传承更重要。

比如五代十国的乱世之后,中国处于几个王朝并立的分裂状态:辽、西夏、宋、大理、安南。他们都称自己是‘中华正统’,可是后人只认可宋朝是正统,这个和宋朝是不是汉人的王朝毫无关系!!!实际上,炎帝后裔的契丹、党项、黄帝后裔的女真、蒙古,论血统都比宋太祖赵匡胤更正统。赵匡胤祖上是追随安禄山、史思明造反的沙陀人,而沙陀人是西突厥的分支。但是辽、西夏、金都发明了新文字,新文字的推广会断绝华夏传承。只有宋全面传承了华夏文明,所以后人认可宋朝是正统。《百家姓》第一个就是传承了华夏的赵姓。

很多人都不明白这个道理,经常把近代才形成民族观强加给中国古人,给古人安个什么民族,然后得出‘崖山之后无中国,明亡之后无华夏’的推断。再根据这个推断得出现代中国人都是幸存的、不肯殉国的‘汉奸’的后代,真是个让人无语的结论。。。各路诸侯都争着‘中华正统’的地位,何来中华亡了?甚至连日本、朝鲜(韩国)、越南在中国乱世的时候,都会称自己是‘中华正统’,谁能灭亡中华?

这些人学了些西方的皮毛,就生搬硬套自己的先人身上,完全不理解自己的先人为何会有‘亡国与亡天下之辩’。我们的先人并不是很关注是‘谁做皇帝’,更关注的是‘谁能延续文明’。一个朝代的灭亡必有作死之处,一个朝代的兴起必有可取之由。‘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彼可取而代之’,‘大丈夫当如斯也’,‘皇帝轮流做,明年到我家’,‘天下是天下人之天下,而非一家一姓的天下’、、、这就是我们的先人!志向高远而务实、骨子里永不屈服、第一个发明科举消灭贵族、长期保持统一和强大的先人。。。华胥的子孙、诸夏的后裔,因此从远古母系氏族时代的风兖部落一直传到现在,并且绝大多数成为今天的汉族。


夏天的虫4


中华大地,大约在五千年前后,形成三大部落,这就是以炎黄为首的西方华夏部落,东方以蚩尤为首的东夷部落,南方的江汉流域的苗蛮部落。这三大部落,特别是西方炎黄部落与东夷蚩尤部落,在长达三千年的时间里,经过多少次东征西讨、多少次融合,最后形成以西方炎黄华夏部落为主体的华夏族,再经过秦汉时的进一步融合,最终形成了汉族!

具体是,炎黄由西向东发展,蚩尤由东向西发展,在华北发生涿鹿之战。再就是留在西方的炎黄华夏后裔夏与周再次分别向东发展,与东夷殷商的战争。殷商推翻了夏,武王伐纣灭了商。周朝时代达到了奴隶社会的最高峰,是华夏文明飞跃发展的时期,形成了分封制、井田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等政治经济文化。两周时代从西周的统一到东周的天下大乱,长达八百年之久。华夏民族正是在这一时期融合了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形成了以华夏民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华夏民族得到了空前壮大发展。经过秦汉的进一步融合,最终形成了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