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大红袍”怎么样?

绿豆芽


老杨说茶,实话实说。

武夷岩茶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杰出代表,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

九龙窠大红袍母树

一、大红袍的美丽传说

大红袍的来历有一个广为流传的传说。古时,有一穷秀才上京赶考,路过武夷山时,病倒在路上,幸被天心庙老方丈看见,泡了一碗茶给他喝,果然病就好了,后来秀才金榜题名,中了状元,还被招为东床驸马。一个春日,状元来到武夷山谢恩,在老方丈的陪同下,前呼后拥,到了九龙窠,但见峭壁上长着三株高大的茶树,枝叶繁茂,吐着一簇簇嫩芽,在阳光下闪着紫红色的光泽,煞是可爱。老方丈说,去年你犯鼓胀病,就是用这种茶叶泡茶治好。很早以前,每逢春日茶树发芽时,就鸣鼓召集群猴,穿上红衣裤,爬上绝壁采下茶叶,炒制后收藏,可以治百病。状元听了要求采制一盒进贡皇上。第二天,庙内烧香点烛、击鼓鸣钟,召来大小和尚,向九龙窠进发。众人来到茶树下焚香礼拜,齐声高喊"茶发芽!"然后采下芽叶,精工制作,装入锡盒。状元带了茶进京后,正遇皇后肚疼鼓胀,卧床不起。状元立即献茶让皇后服下,果然茶到病除。皇上大喜,将一件大红袍交给状元,让他代表自己去武夷山封赏。一路上礼炮轰响,火烛通明,到了九龙窠,状元命一樵夫爬上半山腰,将皇上赐的大红袍披在茶树上,以示皇恩。说也奇怪,等掀开大红袍时,三株茶树的芽叶在阳光下闪出红光,众人说这是大红袍染红的。后来,人们就把这三株茶树叫做"大红袍"了。有人还在石壁上刻了"大红袍"三个大字。从此大红袍就成了年年岁岁的贡茶。

陈德华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扦插的纯种大红袍茶树

二、岩茶之王——大红袍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属于半发酵的青茶类,是闽北乌龙茶的典型代表,制作方法介于绿茶与红茶之间,兼具绿茶之清香与红茶之甘醇。大红袍则是武夷岩茶的杰出代表,居武夷岩茶“四大名丛”之首,素有“岩茶之王”的美称,被一些爱茶之人誉为“中国茶王”。

大红袍原产于福建省武夷山市武夷山东北部天心岩之西的九龙窠。山壁上有民国时期题刻的“大红袍”三个大字。该处海拔600余米,年均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相对湿度在80%左右,四季气候温和,年均气温约18.5℃。山间溪涧飞流,云雾缭绕。土壤全系酸性岩石风化而成。大红袍茶树为灌木型,树冠半展开,分枝较密集,叶梢向上斜生,叶近阔椭圆形,尖端钝略下垂,叶缘微向面翻,叶色深绿光泽,内质稍厚而发脆,嫩芽略壮,显毫,深绿带紫。大红袍茶树的外形与肉桂茶树的外形相似。

20世纪80年代,“大红袍”茶树现经武夷山市茶叶研究所的试验,采取无性繁殖的技术已获成功。经鉴定无性繁殖的大红袍保持了原有大红袍母树的特质,经20多年的繁育和试制,现已能批量生产。市场上的纯种大红袍都是由九龙窠大红袍母树扦插繁育而来的茶树芽叶加工制作而成的。

奇丹,也就是现在的纯种大红袍,属中叶类晚生灌木;叶型长椭圆、叶尖钝略下垂、叶缘平、叶身平展、叶面稍隆起。所制成茶品质出众,以清雅幽长的桂花香和粽叶香见长,汤色橙黄透亮呈琥珀色,滋味醇厚,回甘持久。

纯种大红袍(奇丹)的枝叶

三、市场上的各种大红袍

大红袍作为岩茶之王,在老杨品茶、寻茶的过程中,个人认为是茶叶市场中是比较混乱的一个品种,市场上出现了纯种大红袍、拼配大红袍、商品大红袍、广义大红袍、狭义大红袍等等很多种围绕大红袍产生的名词。老杨根据自己对武夷山茶山茶厂的探访,简单分析一下这些概念。

1、母树大红袍:“大红袍”母树,生长在武夷山九龙窠高岩峭壁上,岩壁上至今仍保留着1927年天心寺和尚所作的“大红袍”石刻,这里日照短,多反射光,昼夜温差大,岩顶终年有细泉浸润流滴。这种特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大红袍的特异品质,九龙窠的大红袍母茶树现存6株。关于大红袍母树的品种问题,学术界有争论,但是奇丹是大红袍母树中的一种没有争议。大红袍母树树龄在300年以上,2006年以后已经停止采摘。据当年参与过大红袍母树茶叶制作的武夷山老茶人讲,大红袍母树的口感像蜂蜜一样香甜。

2、商品大红袍:是指用两个以上品系的茶叶拼配在一起的大红袍(一般有4—5个品系的茶叶)。显然以单一大红袍茶树为原料制作的成品茶越来越不能满足需求。武夷山研究人员研制出了一种以大红袍,水仙,肉桂等优良品种为基本原料的拼配茶。 在选料上要考虑有香气、水厚韵足、稳定性较强(对茶叶后期的品质起到稳定性作用,以保证产品一致性)的品种。做到“香幽、水厚、韵足、回味好”是大红袍拼配的整体原则。

商品大红袍起源于20世纪80、90年代,茶叶科研人员从母树大红袍天然拼配的原理中得到了启发,既然六株大红袍母树也是由不同品种天然拼配而成,就将武夷山不同名丛中挑选适合的品种进行人为拼配,这种茶品作为以“大红袍”为品名的商品茶推向市场销售。每个厂商的拼配大红袍都有自己独特的配方,拼配大红袍因为配方的不同 所以会呈现不同的香气和口感,不能体现出大红袍的茶树品种香。

3、纯种大红袍:指母树大红袍中的某一品系单独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大红袍。所谓的无性繁殖技术,就是剪取茶树顶穗,直接扦插到别处,经过细心管理,培育成茶苗的技术。与有性繁殖(利用茶树种子繁殖)相比,无性繁殖具有繁殖速度快,母本性状保留完整的特点。事实证明,无性繁殖的大红袍茶树,基本性状与母本完全一致。此大红袍也不能称为二代、或三代大红袍,因为无性繁殖不存在代数。市场上的纯种大红袍,多采用大红袍母树中的奇丹品种制作。

4、广义大红袍:广义的大红袍就是泛指种在武夷山岩茶产区的岩茶品种,通过武夷岩茶特有的制作发酵工焙火艺(包括传统工艺和现代工艺)制作出来的岩茶统称大红袍。市场上最常见的广义大红袍是采用黄观音种茶树的原料制成的岩茶。

5、狭义大红袍:采用九龙窠大红袍母树采用无性扦插繁育的茶树原料制成的岩茶。

四、岩韵

“岩韵”按照2006年颁布执行的国家标准《GB/T 18745-2006 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中规定:“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山市范围内,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并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韵(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可见,在国家标准中,岩韵是指岩骨花香。

茶界名宿叶启桐先生认为:“岩韵是武夷茶在武夷山特有的碧水丹山环境中,经传统的栽培、制作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味甘醇厚、甘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长的感觉。”

岩茶泰斗姚月明指出::、“……岩韵……岩骨……岩石味……醇而厚、能长久留舌本、回味持久深长……工艺中自然形成的花香……锐则浓长、清则幽远、馥郁具幽兰之胜。”后清代梁章钜总结提出武夷岩茶的特点为:“活、甘、清、香”(原著香、清、甘、活依次递进)!

在老杨眼中,岩韵是武夷岩茶独有的韵味。岩韵的“韵”指武夷岩茶茶气强烈,劲道十足有筋骨感,生津快,回甘好,回味无穷,喉韵深长。岩韵的“味”是指武夷茶独特的地理气侯水土环境,结合武夷岩茶传统的制作工艺,形成的花果高扬而富有穿透力,茶汤浓厚深沉、醇和饱满、苦涩均衡、口感层次丰富分明,茶汤在口腔中形成一种向外扩张的力量感和支撑感,能够体现武夷岩茶种植水土环境特征感受的香气和味道。

作者在九龙窠考察

五、老杨的寻茶感悟

武夷岩茶大红袍闻名茶友圈,一部分是源于大红袍美丽的传说,一部分来自茶商的炒作。但是,老杨认为武夷岩茶大红袍能够名声赫赫,根本原因在于高品质、正岩的大红袍茶能够充分体现出武夷岩茶独有的岩韵。

关于武夷岩茶大红袍的岩韵,老杨在实地考察武夷岩茶茶山时,曾经辗转难眠,感悟出武夷岩茶真味在于“香、水、气、韵”四者的完美合一。香即武夷岩茶“岩骨花香”中的花香。武夷岩茶正岩核心产区的茶,茶香深沉而具有穿透力,不仅仅有兰花香、果香、蜜香,更有着产地山场小环境独有的地理、气候、植被的自然气息,这种山场气息给岩茶带来了多种香形、层次丰富、浓郁芬芳的复合香气,难以言状,只能用异香来夸赞。水是指茶汤入喉的顺滑度、滋味、厚度。正岩茶品的汤水入喉顺滑,如丝绸般柔顺而滋润。滋味苦涩均衡,层次丰富,口感饱满,不寡淡,能抓得住舌头,形成一种支撑感。茶汤清澈,浓稠如油似蜜,挂杯明显。气是指武夷岩茶正岩茶的茶气足,体感显著,好山场的茶饮之茶气上冲,直至头顶天灵,身心温暖。韵是指武夷岩茶正岩茶的韵味悠长,冷杯香半日不绝,茶水入口生津,回甘迅速,甘爽入喉,有明显的喉韵,茶香茶味萦绕于口中、心头,振奋精神,使人忘忧,沉醉其中。香、水、气、韵合一而成武夷岩茶之“岩韵”。



声明:老杨才疏学浅,自知见识浅薄,惟愿与各位茶友共寻茶的真味。如有错漏,欢迎各位茶友雅正,老杨不胜感激。

欢迎各位茶友关注老杨的今日头条公众号(苏州老杨说茶)文章,有兴趣的我们可以线上线下同步交流。


苏州老杨说茶


大家好,我是头绿身不绿的“绿豆芽”。致力于将好玩、有用、能看的常识、知识、好物分享给大家。往期关于内容请在我的头条号中观看:

大红袍源自武夷山,发展至今,现在的种植地区已经不只限于武夷山附近,扩大了很多。大红袍自从出过几次大新闻之后,自然家喻户晓。在茶界里面的地位极高,不仅被称为“岩茶之王”,也有“茶中状元”的称号,更有甚者将其列入我国国宝。

传说,为了给一位皇亲国戚治病,天心寺的一位高僧从九龙窠(kē)岩壁上的老树茶采了一批茶芽,将其熬成茶汤,治好了这位皇亲国戚的病。高兴之余,这位贵族为寺庙捐了许多香火钱,并将自身所穿的红袍披在了老茶树上, 以表感谢和祝福。此后,老茶树被红袍所染,变成了红色,远远望去,艳红似火,“大红袍”这个名字便由此而来。也成了朝廷钦点的贡茶之一。

采摘:

大红袍的采摘时间在清明前,惊蛰时。开采之前,当地会先举办一场采摘仪式,这个采茶仪式在武夷山由来已久,有真正记载是在唐代,一直传到现在。

采摘仪式在武夷山的一座御茶园内进行,由一位当高望重的茶叶大师主持,茶农们在此敲锣打鼓,以食物供奉山神,高喊“茶发芽!茶发芽!”仪式结束之后,便可以开始采摘。

品大红袍:

大红袍是特别优秀的“名枞”,成茶后,有着极其浓郁的桂花香。冲泡后茶汤滋味非常醇厚,齿颊留香,回味不绝。而且很耐冲泡,可冲泡数次。被誉为“武夷茶王”。

武夷岩茶是乌龙茶的鼻祖,我国十大名茶之一,而大红袍又是武夷岩茶之王。物以稀为贵,这让大红袍备受瞩目。在以往的历史中,大红袍极为稀少,得到大家公认的也只有九龙窠(kē)岩壁上那几株老树茶,每年只有几百克的量。自然被视作珍宝,身价炒一炒,新闻遍地搞。

上了很多次新闻了,大红袍拍卖无比之高,频繁创造茶叶历史记录。

分真假:

市面上的大红袍很多,孰真孰假之分其实并不重要,先别急,且听慢慢道来。上面也提到了,真正被承认的大红袍茶树也就九龙窠(kē)岩壁上的那几株。所以很多人认为市面上的都是假的,其实不然。大红袍是这种茶的名字,而不是那几株茶树的名字,这个不可弄混。

并非只有九龙窠有大红袍茶树,武夷山上天游岩和珠帘洞也有同种类的茶树,茶大师吴绝农在北斗岩也发现了。大红袍同一类的茶种早被移植栽种,种植地扩大,从植物学上讲,只要具备与母体同样的性状特征,那么无论繁衍了多少带代,都与母种具有同样的品种意义。

这个意思是什么呢,后续栽种的与源头那批老茶树,相差无几,一部分是以母树后代为原料制成,一部分是优秀的岩茶配制而成,主要的差距还是在于制作技术和采摘原料的不同。所以市面上的大红袍是真的,自然也有滥竽充数,这点还需要茶友长些心眼。

我国传承千年的茶文化,在近代的硝烟和贫困中被百般摧残,真正的茶文化是什么模样,大部分人已经说不出个究竟。弘扬传播中国茶文化,是门崭新的学问,我们需要用现代的科学方法对茶文化进行梳理。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学习,将我国的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好茶,承艺希望与大家一同品鉴。

直接搜“承艺 茶叶”即可,望大家支持。承艺,不断传承创新,只做最好的茶。


绿豆芽


加茶说之一次说清大红袍的含义。

大红袍比较出名,每个人似乎都了解大红袍,但实际上,大红袍的含义,在每个人的心中或多或少有偏差和不完整的。这篇文章希望把大红袍的前生今世,所有的含义一次性说清楚,传播一个清晰完整的大红袍含义。

1. 母树大红袍。

母树大红袍是茶叶名称,并不是一个树种。它采摘自武夷山风景区九龙窠岩石壁上的六棵茶树。分别采摘后拼配而成。

这六棵树包含四个品种,在2009年,农林大学对这六棵树进行遗传学验证,确认的真相是,编号1.2.3.4分别是四个树种。5.6是副本。而其中只有奇丹被引种下来。市场流传的雀舌、北斗,都不属于这四个树种。

从明末清初,这六棵树被发现后就一直是直供皇帝御用的。每年最高产量不足500克。

1972年的毛泽东赠送尼克松四两母树大红袍的“半壁江山”的故事,还有2003年武夷山市政府为这六棵茶树买了一亿元的产品保险,以及2005年,在武夷山以20.8万元拍卖出20克母树大红袍,这些历史故事为武夷岩茶,为母树大红袍注入浓厚的历史底蕴,为广大茶人所津津乐道。但前阵有媒体却拿2005年的拍卖的20克茶来推算出来的520万天价母树大红袍来说事,有点呵呵了。

2. 商品大红袍,指市场大部分售卖的大红袍。

国家标准里把武夷岩茶商品分为五大类:大红袍、水仙、肉桂、名丛、奇种。水仙肉桂是茶树品种,但没有规定大红袍的品种,也没有像水仙肉桂一样分等级,只规定了五项因子的感官审评标准,作为生产企业生产大红袍的指导标准和检验标准。

通常商品大红袍是由不同茶种品种拼配而成,形成风味迥异各具特点的一个商品。但无论怎么拼配,都必须达到国家规定的基本审评标准。

3.大红袍品种。关于纯种大红袍,市场也有不同的声音。事实是在2012年前,市场基本认同将北斗做为纯种大红袍,但在2012年,国家标准规定并将奇丹名丛确定为大红袍树种,这也是因为只有奇丹是从六棵母树中引种下来的。因此,现在纯种大红袍就是奇丹名丛。

大红袍出名并不是因为大红袍茶树品种,因此没有必要追求纯种大红袍,即使是纯种大红袍树种,如果没有好的生长环境、茶园管理与加工,也是无法成就一款高品质岩茶的。

4.广义大红袍

这也是我们最经常听到大红袍时所传达的含义,就是指武夷岩茶。

因为大红袍名气很大,经常有人在喝武夷岩茶时不管喝的是什么品种,都愿意简单说,我喝大红袍。久而久之,大红袍也就成为大伙心目中武夷岩茶的代名词啦。



加茶说


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大红袍作为茶中极品,自古以来被爱茶认识所推崇。大红袍的好主要体现在一下几点。

首先,美丽的传说,赋予大红袍神秘的色彩。据传,武夷山的南方增长天王的道场,而原因就是武夷山生长的世间少有的大红袍,不仅自己喜欢喝,还是供应天庭的绝佳礼品。这是一个传说,听听即可。

其次,我们来说一说茶本身的属性。大红袍的叶片色泽鲜亮,气味芬芳。茶水入口后口舌生津,回味无穷,至今仍是作为高级产品而专门供应国家领导人的品尝。可见,大红袍的好是举世公认的。

还有就是,大红袍的产量很小,因为只有在武夷山的悬崖峭壁上生长着为数不多的茶树能产出如此优质的大红袍来,所以其价值可以说是无法衡量的。咱们普通人几乎不可能品尝到正宗高品质的大红袍,偶尔在市面上见到的要么是次品,要么就根本不是大红袍,而是赝品。

以上是关于武夷山大红袍的一点认识,希望大家指正。


淡淡荷花七里香


大红袍是岩茶的一个品种,也是武夷岩茶里名气最大,历史最久的茶叶。称其为武夷岩茶里的茶王毫不为过。

长于九龙窠岩壁上的那几株茶树,便是母树大红袍,如今已经停止采摘,仅作为科研使用。

大红袍也因其醇厚的岩韵而享誉茶圈,让茶友爱不释手,如果要喝武夷岩茶,大红袍绝对是不可错过的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