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小伙浙江救人献出年轻生命 英雄义举感动一座城

7月30日,年仅20岁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青年苏威和来自云南,26岁的皇文瑞跳进海宁鹃湖欲救一位轻生女子,却不幸溺水,献出了自己年轻而宝贵的生命。

“你们要保重身体,谢谢你们。他们都是好孩子、好样的!”8月3日下午,海宁市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卜娟萍为两名英雄的家属颁发证书时动情地安慰。

苏威的父亲苏友刚,听到儿子牺牲的噩耗,一夜之间急白了头。在替儿子接受“见义勇为个人三等功”和“见义勇为好人”证书时,这位43岁的男人泣不成声。7月30日,苏友刚突然接到一个陌生人打来的电话。“电话那头,说我儿子出事了,一开始,我以为是诈骗,因为这种事很多,根本不信。”一直在老家务农的苏友刚说。但放下电话,苏友刚的心里还是隐隐不安。他又通过老家当地派出所等多方核实后,才知道,这电话是海宁市公安局硖石派出所所长胡飞打来的,他才相信,儿子是真出事了!

20岁的苏威是家里的长子,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谯家镇堡上村人,1998年出生的,下面还有妹妹,唯一的儿子走了,让苏友刚夫妇伤心欲绝。但这位坚强的汉子深明大义的一段话,令现场的人无不动容:“谢谢海宁市政府给予孩子最大的认可,作为父亲,我为孩子的行为感到骄傲,支持他这样的行为,希望大家都来向他学习,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可作为父亲,我也很难过,因为我永远失去了儿子……”说起儿子的义举,父母泣不成声虽然他也在不断安慰自己,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伤痛,还需要时间去抚平。

在父母眼里,苏威很懂事,虽然性格比较内向,但从来不会做出让人操心的事,因为母亲王贵娥身体不好,成绩本来还可以的苏威在高二下学期选择辍学,“他是家里最大的孩子,说要出来打工,分担我们的压力。”苏友刚说。

以前,苏威跟着表姐王洪霞一家在平湖市打工,每个月挣3000元,给家里寄2000元,来海宁当保安才一个月时间。“7月30日出事这天,正好是他从事保安工作满一个月。”苏友刚说。苏威上一次回老家是在一年多前,“他跟我说,没挣到什么钱,车票又贵,不好意思回家过年。”表姐王洪霞依旧记得表弟苏威今年春节前说的这句话。接到儿子出事电话的这天晚上,苏友刚打电话让在平湖打工的王洪霞一家开车到海宁确认此事。当天晚上11点多,王洪霞和丈夫连夜赶到了硖石派出所,确认噩耗后,表姐和表姐夫悲伤得说不出话来,更不知该如何向苏友刚说出口,“开不了口”。7月28日,是苏威生前给父母打的最后一个电话。两天后,他来不及脱鞋袜,与皇文瑞一起跳进鹃湖救人,再也没有回来。

两位年轻的小伙子,新海宁人,因为救人在异乡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让人在敬佩、心痛、无限惋惜的同时,也都想知道,7月30日下午的鹃湖究竟发生了什么?

据事后调查,7月30日,天气炎热,苏威像往常一样一丝不苟地履行自己的职责,站在指定岗位上注视着眼前的一切,汗水不断地从他的脸庞上流下。14时左右,他突然发现文化广场附近有一年轻女子在水中挣扎,正在附近的苏威第一时间赶到出事地点。

眼看着湖水已没过女子的头,他连衣服都没有来得及脱掉,就奋不顾身地跳入湖水中实施营救。由于水太深,加上体力消耗太大,苏威再也没能上来,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岁,一句话也没有留下。在被从湖中搜救起的时候,苏威仍保持着双手向前抓的姿势,直到最后一刻,他也未放弃救人的举动。

苏威同志是我们的英雄,面对群众遇到危难时,他毫不犹豫,奋不顾身,在异乡海宁写下了可歌可泣的事迹。事情发生后,许多人都表达了对英雄的敬意,到处传诵着英雄的壮举:“救人英雄一路走好,愿社会充满正能量”“为海宁拥有这样的保安点赞”“我贵州又失去一位好人”“向舍己救人的英雄致敬!”等等,深深的敬意如钱塘江潮水奔涌而来。

而苏威的父母深明大义,他们在得知消息后说:“我的儿子为救人而死,死得值得!”这是多么高贵和优秀的品格。因此,在危急时刻敢于挺身而出,不顾个人安危英勇救人;在有能力之时主动积极回报社会,苏威同志的一切作为并不是偶然。正是有父母的言传身教才培养了他朴实善良的秉性,正是良好的家风熏陶才让他有不假思索的救人义举,也正是社会的关爱才让他有这样敢担当、敢奉献的高尚情操。

看着苏威静静地躺在鲜花丛中,与我们阴阳两隔,叫亲人怎不恸哭?叫朋友怎不哀伤?叫人们怎不惋惜?他是如此年轻,还没有来得及享受美好的青春年华,还没有来得及实现自己的志向。他走得如此匆匆,生如紫薇花之绚烂,却没有带走一片云彩,但他见义勇为的壮举却谱写了生命的华章,他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贵州大山儿子淳朴、善良、勇敢、无私的一面。

舍己命换他命义薄云天,衔仁德彰颐德誉满乡里。苏威是铜仁人民的骄傲,是全社会学习的榜样!

虽然他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的音容笑貌犹在,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青山处处埋忠骨,愿苏威走好,愿其家人节哀,一生平安!

父亲苏友刚在替儿子接受“见义勇为个人三等功”和“见义勇为好人”证书时,泣不成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