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量“不限量”?或涉嫌虚假宣传

据江苏公共·新闻频道《新闻360》报道:日前,湖南省工商局对湖南移动、联通、电信三家移动运营商进行约谈,认定其发布的"流量不限量"广告,在技术层面上无法实现,对消费者造成严重的消费误导,属于虚假广告。一石激起千层浪,记者调查发现,我们江苏包括南京也存在类似情况,很多消费者对此也有诸多怨言。

上午10点半,记者来到南京鼓楼广场附近的中国电信营业厅,大厅内"全国流量不限量"的广告随处可见,可供选择的套餐也很多,但是如果你仔细询问就会发现,这个所谓的"不限量"是不存在的,使用一旦达到20个G或者40个G,就不能正常使用了。

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你可以办199元的,或者99元的,99元是20个G,199元是40个G,超过40个G降速。(超过40个G就要降速啊)对,但是费用是不收的。网速变慢一点。”

记者提出,宣传海报上并没有注明要降速时,这位工作人员坦言,广告只是为了吸引客源,但办理具体套餐还是要人工咨询。

电信营业厅工作人员:“这只是广告,具体的肯定要问我们这些人对不对。”

随后,记者来到南京丹凤街上的一家联通营业厅,关于不限量套餐,这里的广告不多,但工作人员介绍,主要也是两种,而且超量降速是潜规则。

联通营业厅工作人员:“99元的话是全国流量不限量20个G降速,199元,是40个G降速,全国不限量。哪一家都降速,没有不降速的。”

而在移动营业厅记者发现,这里有关全国不限量的广告和中国电信的有所不同。除了不限量几个字是加宽加粗外,在左下角还有一行小字注明"不限流量 达量降速"。

南京市民:“这属于一种手法,就是他不希望你看到的,故意弄得很小,希望你得到的信息弄得很大,这也是不合适的嘛。”

南京市民:“正常的话,说是不限量那就是不限量,你这后面限速的话,肯定影响用户体验。”

法律界人士指出,"不限量套餐"这种提法有虚假夸大的成分,存在误导性。因为在现有通信技术条件下,要满足广大消费者都实现手机"流量不限量"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运营商依靠优势垄断地位大量发布"流量不限量"广告,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早在今年6月,工信部就明确提出,运营商对不限量套餐不得夸大宣传,限制条款要标示醒目。三大运营承诺立即开展自查和整改,但从记者调查来看,整改并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日前,湖南省工商局约谈三大运营商,认定他们发布的"流量不限量"广告对消费者造成严重的消费误导,属于虚假广告,并责令其停止发布。

江苏苏博律师事务所律师 时良珈:“我们认为对于一些限制性的条款,应该是以显著的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否则的话,他极有可能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因为有些客户并不是到营业厅去办理的,有的客户是在网上通过网络办理,如果他不注意仔细看条款(字体不一样)的情况下,有可能就会忽略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