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公路“限宽”,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

要想富,先修路。在前期国家的大力扶持投入以及许多乡村村民集体出钱修路的背景之下,农村的村村通工程基本上已经实现,路好了以后,农村外出的多了,外界人员也有机会进入乡村,有了联系和交流就有了发展的机会和前景。

然而,你如果细心观察也会发现,许多农村的村口处都设置了限宽墩,乡村公路本就不宽,限制宽度的石墩子往哪一摆,基本上只有小车能过,大车完全通过不了,甚至说小车司机如果驾驶不好,也很容易出现擦刮现象,引发交通事故。

乡村村口设置限宽墩对让路过那里的司机师傅比较头疼,一般对自己的驾驶技术没底的司机师傅只能选择绕道,可能许多不明白个中缘由的城里朋友会抱怨农村人“太小气”,那么,农村公路上限宽限高在法律上讲说的通吗?

原则上讲,一般村子里的公路,不是县道、省道,不违法。虽然法理上说的通,但还是非常影响出行,不但影响外面的人进村,对农村人自己出行也有一定的影响,毕竟现在农村卖私家车的越来越多。许多人甚至于许多专家也表示不理解。但许多农村之所以这么做,却也是“无奈之举”。

要非要说理由,大体概括起来最主要的原因只有一个:乡村公路太“脆弱”

了。

1、乡村公路太脆弱,经不起“折腾”

虽然村村通基本已经实现,可后续引发的“村村痛”也让农民头疼,由于某些原因吧,许多农村公路修建的非常狭窄,基本上最宽能容纳两辆车会车,而沥青路厚度也不强,基本上用不了两年就会出现破裂毁坏的情况,而乡村公路后续的养护工作通常会跟不上,因为前期许多村的公路修建村民都有投资,大家对自家村子的公路自然格外珍惜,一般大车的单车负重量远远超出了乡村公路的承重范围,让大车进村只会加剧乡村公路的毁坏程度。

2、大车进村,引发的安全隐患太大,出了事谁来负责

一般大型货车、运输车驶入乡村,除了容易弄脏毁坏公路之外,还很容易带来一些安全隐患,随着城镇化的发展,留守在农村的以老人和孩子居多,孩子们每天在乡村奔跑玩耍,而大车司机行驶过程中视野盲区很大,一个不注意,就容易引发事故。

农村出于对自身的保护而设置限宽墩似乎也是无奈之举,从长远角度来说,能一定程度上减缓乡村公路的毁坏速度,如果乡村公路本身质量优质,农民其实也不用费心考虑限宽限高问题。

农村公路设置限宽墩,你觉得合理吗,欢迎在留言区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