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落户上海 坎坷却不放弃,只为“单车”变“摩托”?

好事多磨,特斯拉在中国建厂的消息,终于尘埃落定。

马斯克跑到上海,跟上海有关方面的领导人都见了面,一起见证了这个时刻。

特斯拉在华建厂为何拖延至今?

特斯拉要在上海建厂的事情,说了好多年,为什么现在才落地呢?

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特斯拉在华建厂有一个必须条件—独资,要求独资的原因很简单,不想分享技术和利润。

但是长期以来,中国汽车产业管理政策规定,外资在华建厂所持股比不得高于50%。直到今年4月,国家发改委才宣布,新能源汽车合资企业自今年起不再限制股比。这个限制一取消,特斯拉在上海落户,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现在是中美贸易战升级的档口,特斯拉建厂恰恰就发生在同一时刻,也是挺有意思的。如果没有中美贸易战,可能特斯拉在中国的进展不会这么顺利。

如果没有中美贸易战,可想而知,特斯拉的车价会因为汽车进口关税的调整成本还会降低。

现在双方打贸易战,特斯拉的进口关税由15%提升到了40%,一辆特斯拉增加的费用就在13万-24万之间。可见,贸易战对于消费者来讲,永远都是最大的敌人。

特斯拉为何要落地中国?

其实在临港工业区建特斯拉制造厂,并不能享受进口关税的减免。但是一辆车的成本除了关税之外,除了美国的售价乘以汇率之外,还有各种各样的运输费用、增值税费等。

所以里里外外算一下,如果在自贸区生产一辆特斯拉,还是可以省下10人民币左右,再加上在中国建厂特斯拉的成本会下降很多,无论是员工,还是土地,还是各方面的税收优惠,都能够替它降低成本,所以这也是特斯拉要在中国建厂的重要原因。

此外,中国市场对特斯拉的来讲,是非常重要的一个市场。特斯拉去年营收是117亿美元左右,中国占到的大概是20亿美元左右,换句话来讲,中国是特斯拉20%的市场份额,是除美国之外,全球最大的市场,所以马斯克要在中国建厂是他一贯以来的追求。

特斯拉超越美国传统汽车,潜力无限?

建一个汽车制造厂也并非易事,众所周知,特斯拉成立15年以来,自身的经营一直也是大家比较关注的,15年的发展过程中,仅有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去年的亏损达到了22亿美元左右,它的Model 3量产也一直是个难题,始终没有达到量产的规模。

但是特斯拉市值很高,已经超过了美国传统的汽车企业。一个是赔钱,一个是挣钱,但是赔钱的特斯拉超过了美国赚钱的三大企业的市场估值。本身说明了市场对新能源车还是一直看好,尽管它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有限。

围绕特斯拉市场负面的新闻也比较多,疯狂烧钱、高管出走、量产又不能达标等,所以也有人说可能特斯拉都挺不过今年。

但是水皮认为随着中国基地的投产,经过2-3年的基础建设,4-5年的规模建设,如果真能达到量产50万辆的话,那么特斯拉完全有可能借此咸鱼翻身,重新走上盈利之路。

当然对于国内新能源车来讲,就又增加了一个非常大的独角兽,像蔚来汽车、小鹏汽车这种车的竞争对手就多了,压力更大一层。

这种竞争能不能刺激国内的电动车厂家,也能借此上一步台阶,得到一个皆大欢喜的结果,这是我们值得关注的一个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