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淮南子·原道训》之7小技与大道8辛劳与安逸9天性使然

第七部分(小技与大道)

原文

夫临江而钓,旷日而不能盈罗,虽有钩箴芒距,微纶芳饵,加之以詹何、娟嬛之数,犹不能与网罟争得也;

译文:在江边钓鱼,一整天却不能钓满一鱼篓,虽然有像针一样的钩子,尖利的倒刺,细小的鱼线,芳香的鱼饵,再加上詹何、娟嬛那样高超的技艺,仍不能与鱼网捕捞相比。(解读:詹何,战国时楚国的隐士;娟嬛,战国时楚国的哲学家,传说是老子的弟子。都非常善于钓鱼。)

射者扞乌号之弓,弯棋卫之箭,重之羿、逢蒙子之巧,以要飞鸟,犹不能与罗者竞多。

译文:射手拉开乌号之弓,搭上的是棋卫之箭,再加上有后羿、逢蒙那样的射技,来射飞鸟,还是无法与用罗网捕鸟去比多少。(解读:乌号,强弓的名称,棋卫名箭的名称。后羿、逢蒙中国古代的神射手。)

何则?以所持之小也。张天下以为之笼,因江海以为罟,又何亡鱼失鸟之有乎?故矢不若缴(zhuó),缴不若无形之像。

译文:为何呢?因为钓鱼者、捕鸟者所用的器具太小。假如张开天穹作笼子、用江海做罗网,哪还会有漏网的鱼、飞走的鸟?所以说光头箭不如带有尾绳的箭,而绳箭又不如无形的天地之笼、江海之网。(解读:矢,就是没有尾绳的箭,结构上分为箭头、箭杆、箭羽。 箭头分为薄匕式、三棱式、圆锥式、平头式。箭杆一般用竹或木两种材料制做。箭羽和箭的飞行速度和准确性关系密切,箭羽太多,飞行速度慢;太少,稳定性差。矢最早起源于新石器时代,是历史最悠久的武器之一。缴,带丝绳的箭,便于射出后收回,捕猎用。)

夫释大道而任小数,无以异于使蟹捕鼠,蟾捕蚤,不足以禁奸塞邪,乱乃逾滋。

译文:这就是说放弃大道而用小技来治理天下,何尝不是与用螃蟹捉老鼠、以蛤蟆捉跳蚤相同呢?不但不能禁止奸邪堵塞罪恶,反而会更加乱。

第八部分(辛劳与安逸)

昔者,夏鲧(ɡǔn)作三仞之城,诸侯背之,海外有狡心。

译文:过去,夏鲧修建很高的城墙来防范,诸侯远离他,各国怀有叛逆之心。(解读:夏鲧,禹的父亲。三仞,指城高,按照古代的礼制天子的城高九仞,公侯城为七仞,伯为五仞,子为三仞。鲧造的应该是天子城,明显表现出他对诸侯们的不信任,所以诸侯都背叛他。)

禹知天下之叛也,乃坏城平池,散财物,焚甲兵,施之以德,海外宾伏,四夷纳职,合诸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

译文:禹知道天下产生了的背叛之心,就拆毁城墙,填平护城河,散发财物,焚烧兵器盔甲,广施仁德,结果四海臣服,夷族纳贡,禹在涂山会见诸侯,带着玉器锦缎来朝会诸侯国主成千上万。(禹通过一系列的大气的作法,取得了诸侯国的友好信任。)

故机械之心藏于胸中,则纯白不粹,神德不全。在身者不知,何远之所能怀?

译文:所以机巧奸诈之心藏在胸中,这纯白的天性也就不纯粹了,精神专一的美德也就不能保全;自身都不理智,又怎么能安抚感化远处的人和事呢?

是故革坚则兵利,城成则冲生,若以汤沃沸,乱乃逾甚。

译文:所以皮革铠甲坚硬,那么兵器也随之锋利,城墙一旦筑起,这攻城战车也随之产生;这些如同用开水去浇灌滚烫的水一样,反而会使水沸腾得更厉害。

是故鞭噬狗策蹄马而欲教之,虽伊尹、造父弗能化。

译文:所以用鞭打咬人的狗和踢人的马,想用这样来调教好它们,即使是最会管人的伊尹和最会管马的造父在世也不能教化好它们。(解读:伊尹,商初重臣,开国元勋。造父,中国历史上著名善御者,其侄孙秦非子为秦国始祖。)

欲寅之心亡于中,则饥虎可尾,何况狗马之类乎?

译文:如果害人之心不存在心中,那么就是尾随饥饿的老虎也不可怕;更何况对付狗、马之类的动物?(解读:文中的虎、狗、马其实是类指凶猛强悍的人、恬不知耻的人、勤劳温顺的人。)

故体道者逸而不穷,任数者劳而无功。

译文:所以领悟道的人安逸清闲却心想事成,玩弄巧诈之术的人劳神费力却得不到功劳。(解读:世人不理解为何很多人百般辛劳却得不到好的回报,而有些人游山玩水却家有千金?其实说白了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老壳子不想事。)

夫峭法刻诛者,非霸王之业也;垂策繁用者,非致远之术也。离朱之明,察箴末于百步之外,不能见渊中之鱼;师旷之聪,合八风之调,而不能听十里之外。

译文:这就是实行严刑苛法治理国家的,不能成就霸王之业的原因;用椎子、鞭子频频刺激坐骑,不是赶远路的方法。离朱的眼力,能看到百步之外的针尖,却看不到深渊中的鱼;师旷的耳力,能分清各种声调,却听不见十里之外的声响。

故任一人之能,不足以治三亩之宅也;修道理之数,因天地之自然,则六合不足均也。是故禹之决渎也,因水以为师;神农之播谷也,因苗以为教。

译文:所以单凭一人的能力,还不能治理几亩地大的院子。但遵循自然的规律,顺应天地自然,那么天下之大也不够他治理的。所以夏禹疏通江河,是顺应水流往低处流的天性;神农播种五谷,是按苗木的自然生长的时机来培育的。(解读:古代长江、黄河、淮河、济水称为"四渎"。)

第九部分(天性)

原文

夫萍树根于水,木树根于土,鸟排虚而飞,兽跖实而走,蛟龙水居,虎豹山处,天地之性也。

译文:浮萍根生在水面,树木扎根在土中,鸟凌空飞翔,兽脚踩实地奔跑,蛟龙潜水而居,虎豹生在山中,这也是天地万物自然生存的本性。

两木相摩而然,金火相守而流,员者常转,窾者主浮,自然之势也。

译文:两木互相摩擦就会燃烧,金与火在一起金就会熔化,圆的物件容易转动,空的器具容易飘浮,这也都是自然形成的势态。

是故春风至则甘雨降,生育万物,羽者妪伏,毛者孕育,草木荣华,鸟兽卵胎,莫见其为者,而功既成矣。

译文:所以当春风吹拂甘露降临之时,万物就生长,长羽翼的开始孵卵,长毛发的开始怀胎,草木开花,鸟开始生蛋兽开始生崽,没有看到春天做了什么,却成功的化育了万物。

秋风下霜,倒生挫伤,鹰雕搏鸷,昆虫蛰藏,草木注根,鱼鳖凑渊,莫见其为者,灭而无形。

译文:同样,当秋风起时霜降大地,草木凋零,鹰雕搏击,昆虫伏藏,草木根部忙于吸储营养,鱼鳖开始聚集在深水之中,没有看到秋季在做什么,却无形中挫灭了万物。

木处榛巢,水居窟穴,禽兽有芄(wán),人民有室,陆处宜牛马,舟行宜多水,匈奴出秽裘,于越生葛,各生所急,以备燥湿,各因所处,以御寒暑,并得其宜,物便其所。

译文:在树上居住的喜欢树丛中筑巢,在水里生存的喜欢洞窟的深穴,兽类卧草,人类居室;陆地上生存适用牛马,多水的地方适宜舟行;匈奴地产粗糙的皮毛,吴越地产透风的葛布:各自生产急需的东西来防备干燥或潮湿,各自依靠所处的环境来防御寒暑,并各得其所、各适其宜。

由此观之,万物固以自然,圣人又何事焉!九疑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被发文身,以像鳞虫;短绻不绔,以便涉游;短袂攘卷,以便刺舟,因之也。

译文:由此看来,万物均按其本性生存发展,人又何必去干预呢!九嶷山(苍梧山,在湖南宁远)以南的民众,从事陆地的活少而从事水中的活多,所以这里的民众剪发纹身,模仿鱼龙形象;只围短裙不着长裤,以便于涉水游渡,着短袖衫或卷起袖子,以方便撑船,这些是都是由水上生活的特点所决定的。

雁门之北,狄不谷食,贱长贵壮,俗尚气力,人不弛弓,马不解勒,便之也。故禹之裸国,解衣而入,衣带而出,因之也。

译文:雁门(在山西代县西北)以北的狄人,不吃谷类,轻视老年人而看重青壮年,风俗崇尚力量,人们时刻背弓带箭,骑在马上,也从不解下带嚼子的马笼头,这是为了游牧生活的方便。所以禹到裸国去,脱掉衣服入境,出境后再穿上衣服,这是因为要尊重当地的习俗所以才这样做。

今夫徙树者,失其阴阳之性,则莫不枯槁。故橘树之江北,则化而为枳,鸲鹆(qú yù)不过济,貈(hé)渡汶则死。形性不可易,势居不可移也。

译文:今天,移植树木的人,如果不顾树木对环境四时冷暖相适应的本性,那么移植的树木没有不枯死的。所以,橘子树移到江北就变成了枳,八哥不能过济水,狗獾一过汶水(在今山东)便会死去。它们的形性特点是不能改变的,生活居处的环境是不能变移的。

是故达于道者,反于清净;究于物者,终于无为。以恬养性,以漠处神,则入于天门。

译文:所以通达道的人,必返于清净的天性,探究事物本性的人,终究顺应自然无为。以恬静滋养天性,用淡漠修神,就能进入天然的境界。

名诗词解读译于2018年8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