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糟的军事武器有哪些?

手机用户59694060241


1. Me163



Me163彗星液体火箭发动机飞机,也是唯一一款参加实战的液体火箭发动机飞机,当年纳粹德国的黑科技,1941年首次飞行,1944年参加首次实战,但是产量非常少,只有91架。

Me163具有极为特殊的美感,没人能否认这一点,当然你说它挫也没办法。这是当时德国试飞员鲁迪奥皮茨对它的描述:

“我告诉你,我情不自禁的盯着那个东西,163A的机翼和机身完全浑为一体,它是那样的美丽——还有那火箭发动机,天哪!我完全沉浸在它的座舱里了。”

但是为啥这款,或者这类型的飞机从来没发扬光大,主要是因为,太危险了。



首先火箭发动机本来就不适合为飞机提供动力,尤其是在起飞和降落的时候很容易出现问题,不少试飞员严重受伤。在起飞和降落时,损失的飞机占总数85%。

然后是无法跳伞,不光是高速飞行时没法打开座舱盖,还有飞机射出的1900度的尾流,所以一旦出事,只能迫降。

第三,也就是剧毒燃料,里面含有过氧化氢,尤其是对油箱腐蚀很大,腐蚀油箱后还会产生有毒气体。所以飞行员还得穿上防护服和面罩。

由于这些种种缺点,导致火箭发动机飞机安全性完全没办法解决,因此这种飞机走进了死胡同。

2.南部十四式手枪



这把手枪是德国的鲁格p08,从1908年就是德国的制式手枪,一直生产到1942年。因为它流畅优美的外形,舒适的手感和优异的精度受世界枪械爱好者的追捧,二战时它是军官的专属,也是最受欢迎的战利品。

而南部十四式,同样大名鼎鼎,和p08也很相似,但是命运完全不同。 这把枪的辣鸡很多文章已经介绍过了,这里不多赘述。

3. F104



第一次看到这架战斗机,感觉真的非常惊艳,比起圆鼓鼓的鬼怪,还有略挫的米格21什么的,F104细长的身躯就像一个窈窕的淑女一样。

但是大家都知道F104的外号——寡妇制造机。究其原因,就出在它修长的外形和短小的机翼上。简单来说,如果中断动力,别的飞机还能滑翔,它就直接掉下去。

被坑的最严重的,就是湾湾。从1960年,台湾接收了200架以上的F104,在38年的时间里,只有一架被击落,摔了的居然有114架,飞行员死亡62人。

这可能是人类历史上最有名的寡妇制造机。

4.多炮塔坦克系列

一战结束后,坦克开始进入初步探索阶段,英国人作为海上崛起的国家,估计受海军影响太深,搞了个多炮塔坦克这么个东西。独立号重型坦克就成为这系列的第一款。


后来这种坦克还有各种追随者,比如苏联的T28, T35,T100,还有美国的M3李。外观看起来这玩意是真的强大,长得魁梧,管子多,超级有震慑力。

不过很快这玩意就淘汰了,原因很简单,火力差,防护力差,机械可靠性差,重量大,体积大,走的还慢,造价高。

5.超重型坦克



超重型坦克的鼻祖就是大名鼎鼎的鼠,全重188吨,拥有一门128mm的主炮和240mm的装甲。看起来超级霸气,这种庞然大物绝对是吓死人的存在。但是它的机动性和可靠性差得惊人,还不算高昂的成本。

二战后,冷战的军备竞赛让超重型坦克再次摆上台面,美苏英法都设计或少量制造了重量在
80吨以上的超重型坦克,有些甚至还有三防系统。但是毫无疑问,他们都没有量产。究其原因,大家都懂的,花这么大力气造的这种破玩意,也抵不过一颗重磅炸弹。


6.伊400级潜艇

二战时期的日本军事科技基本都落后于西方,但是海军却是个例外,尤其是伊400这种潜艇,可谓是极具未来眼光。不管是当年,还是现在,人们都很惊叹日本居然在当时有这种黑科技。

伊400确实很有前瞻性,但是为什么要把它摆上来。这就应证那一句老话:“多走一步是天才,多走两步是傻子。”日本当时造这种潜艇的思想,在技术上根本打不到要求。让潜艇拥有远距离航行的能力,伊400做到了,但战略打击呢?

于是伊400搞成潜艇母舰,上面搞了个机库,还可以起飞水上飞机,简直让人有些苦笑不得。

还有,武器的制造也得考虑一下实际意义和成本。比如当年美国想搞科曼奇武装直升机,但是后来阿帕奇本身就够用,暂时还没研究科曼奇的必要,所以就把科曼奇砍了。

而日本呢,当时的日本已经穷途末路,面对已经是压倒性的优势的美军,再搞这种武器已经毫无意义,反而是给日本脆弱的财政雪上加霜。

伊400在意义上,绝对是先进的,但是在当时,它是多余的。


视听团仔


有哪些看起来很美,实际上很糟的军事武器

德国海军的92.5px SK C/30,大名鼎鼎的三七手拉鸡,虽然它的精度高,弹道好。可是这些在一个缺点面就成为了浮云,那就是射速慢,慢的惊人,20发每分钟,同时期其他国家的同类武器几乎有150+的射速,弹道差,可以靠弹药投射量补,射速慢,那就是真的凉了。这也是间接害死一代名舰俾斯麦的凶手之一,连飞的慢吞吞的剑鱼都打不下,可谓是真的手拉鸡。

单管的37手拉鸡

美国人的M338核火箭筒,有的人说他是门无后坐力炮。在冷战初期美国人被苏联强大的装甲集群吓得不轻。感觉自己要完,竟有人提出了开发可以发给步兵班组的核武器,结果美国人还真的就造出来了,一种射程两公里,一种四公里,可以轻松打击苏联坦克群,可是这两种哪一种都属于“天闹黑卡板载”式的玩意,打出去之后,发射成员基本上就是死路一条了。可谓是最最最蠢的设计。最后成为博物馆的展品,博人一乐

在19世纪的俄国,俄国人他们为了在黑海有一种近海防御的炮舰,无数工程师绞尽脑汁,也没有什么好办法。结果有个不是专业造船人士的将军,提出了造圆盘型的战舰,装炮多,吃水浅,海军部的人觉得可以,就开始造了。结果在后来的实战当中,跑的慢,还不稳,最终只得退出战斗,封存起来早早退役了。

俄国的圆型近海防御的炮舰


浩汉防务论坛


这种类似的武器有很多啊,这其中以斯拉夫民族的脑洞最大(没错就是俄罗斯人)!像什么斯大林滚筒啊,球形坦克啊,还有什么沙皇战车啊等都是斯拉夫民族的杰作!当然了,这里我就只放几张图了,大家随意感受一下,因为我要说的是日耳曼民族的杰作——古斯塔夫列车炮。

先来几张斯拉夫民族的杰作,自上而下依次为斯大林滚筒,球形坦克和沙皇战车




德国的这款古斯塔夫列车炮是著名的德国火炮生产商克虏伯家族的产品,800毫米的口径曾经一发夷平过苏联一大片的建筑物和防御工事,从外观上看古斯塔夫列车炮机械感非常强,浑身上下散发着德式的铁血气息,本来是想用它来对付马奇诺防线的,可人算不如天算,德军居然绕过了马奇诺防线,所以就没表现的机会,等到了打布列斯特要塞的时候,德军因为啃不下,就又产生了用这门炮来轰苏联要塞的想法,但由于行驶速度实在太慢,它又错过了,被600毫米口径的“卡尔”臼炮抢了风头。直到德军对塞瓦斯托波尔发动攻击的时候,它才派上点用场,一炮曾经炸毁一个据点,但那也是这门重炮仅有的表现了,由于机动性极差,铁轨是其唯一的运动方式,因此如果想在前线动用这门巨炮,那还得给它假设专门的铁路,然后它从德国本土来前线还需要大量的时间,而大多数战役都是时间不等人的,所以这门重炮压根就是坨没用的废铁,还不如多造几辆坦克来的划算些。


德国战败后,这门华而不实的铁路重炮被德国工兵炸毁,不过在某些动漫中,我们依然还是会依稀见到它的身影。

那就再更一段V3千足虫的吧,V3千足虫高压炮,同样是德国人的黑科技(小胡子黑科技是真的多),德国以V字开头的武器大家肯定不会陌生,V1,V2都是目前世界上现代导弹的鼻祖,那么V3呢?这个武器厉害是真厉害,但其实和古斯塔夫列车炮一样,其实实用性并不强。


这是当时的照片

V3千足虫高压炮的理念非常先进,这是一门超远程多级火炮,外形上和蜈蚣,也就是千足虫这种昆虫非常相像,它的炮管很长,每一级旁边都有两个侧置的火药室,炮弹每过一级就点燃一对侧置火药室内的火药来为炮弹进行加速,等炮弹飞出炮管时就会有一个惊人的初速度。这和目前的电磁炮有些相似,当然了这俩玩意可没啥关系。

德国人当年建造这么一门炮目的很明确,就是轰掉伦敦,因为这门炮是固定死的,也就是说只能朝着伦敦那条线上的地方打,不过由于这门炮目标太大,所以后来被盟军知道了,从1943年9月份开始盟军的轰炸机就没少招呼它,到1946年7月份,被盟军彻底炸毁,而从建造起到被炸毁,V3一炮都没能打出去……可以说是典型的华而不实型兵器了。(现代动漫中很多高能巨炮都是以这门炮为蓝本构想的,比如高达中的创世纪等等)


航空爱好者AMR


最为典型的就是著名的“多炮塔神教教主”T-28(35)系列。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坦克作为支援步兵作战的强力武器一登场就打破了陷入僵局的阵地战,给全世界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战后,世界各国都开始加快了坦克的研发。我们知道,苏联人是极度崇尚暴力美学的,这一点在重型多炮塔坦克T-35上体现的淋漓尽致。

以我们现在的眼光去回顾过去发生的事情时,总是能够站在上帝视角指出许多武器设计上许多未考虑到的东西和缺陷。然而,武器设计者并没有这种能力,因此除非是像发明了AK47的卡拉什尼科夫这样的天才,绝大多数的武器设计者都是根据之前战争留下的经验进行下一代武器研发的。

接着说我们的T-28(35)坦克。据说,斯大林同志特别喜欢这种坦克。重达50吨的车体装备了多达五个炮塔。与大多数多炮塔坦克在副炮塔上装机枪不同,T-35五个炮塔分别装备了1门76.2mm坦克炮,两门45mm坦克炮,6 挺7.62mm机枪。其中,仅仅两门45mm坦克炮的备弹量就达到了丧心病狂的226发。

T-35一共生产了61辆,这样一款武器假如出现在一战的战场上,必然会成为一个不可一世的钢铁怪兽。然而随着反坦克技术的提高,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这样的坦克就毫无用武之地了。在拉瓦罗斯卡亚筑垒地域阻击战中,装备T-35的苏军第34坦克师的所有T-35坦克就都丧失了战斗力。由于目标庞大且装甲相对较薄,苏联坦克兵们愤怒地称其为移动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