浑身是“刺”的食业家,真的是坏老板吗?

本文来源:食业家(ID:shiyehome)

“ 领导由两个东西构成,一个叫权力,一个叫魅力。企业家都具备个人的特质,也都能够处理好利益与价值分配的问题,资本本身就具备权力的影响力,因此企业家的个人影响力是非常明显的。

宗庆后与娃哈哈、牛根生与蒙牛、钟睒睒与农夫山泉、刘强东与京东……仔细观察会发现,领导人的人格魅力和行事方式会给企业打上深深印记,让企业带有明显的企业家本身的色彩。

企业家作为一个群体,有许多普遍性的标签:偏执狂、神经病、疯子,这是一群带刺儿的老板,他们又靠着怎样独特的人格结构影响企业?”

宗庆后: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宗庆后将娃哈哈的管理思想总结为“高度集中下的分级授权管理”,“大权独揽,小权分散。”

宗庆后澄清,现在的娃哈哈已不是媒体报道的任何事项、报销都要他批准的阶段了。“开始创业的时候,确实是什么事情都要我批。那时候没钱,现在不可能一点小事都是我来批,娃哈哈已经实行分级授权。”

宗庆后曾坦言,之前娃哈哈一直不设副总经理职位,自己除了兼任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外,还做过一段时间的公司党委书记。“娃哈哈分公司,名义上是分公司,其实就是个车间,由总公司集中管理。”

宗庆后认为,西方的很多管理理论,很多是可以借鉴的,但是国情、文化不同,还是有所区别的。

中国好的企业基本上都有一个开明的领导,既要强势的管理,同时又要关心员工。“我认为要做到怕我不恨我,你不怕我,我也管不了你。但是我也关心你,我也不捉弄你,我也不整你,你改过就好。我善待你,怕我不恨我。我们说商场就是战场,现在企业每天也在上演打仗,企业要有战斗力,要纪律严明。”宗庆后表示。

宗庆后认为,中国的企业确实要激励和竞争相结合,要以人为本,要人家服你。“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内涵,要做到威而有信,有些人是威而无信。”宗庆后表示。

宗庆后感慨道,其实中国人是比较难管理的,因为中国人聪明,都想做“皇帝”。关于娃哈哈企业管理的下一步,宗庆后认为应该从人治走向法制,“我现在年纪大了,也鼓励下面的人先去做,做了不对再去纠正他们,要逐渐把管理团队带起来。”

宗庆后对自己多年来坚持的“专制”管理方式做了反思,这么多年,每一步都是自己摸索过来的,每一个环节我都接触,每一个大的决策基本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员工都比较信任。当然也出现了问题,员工对我依赖太大。”

牛根生:管理人心之术

蒙牛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一跃成为中国乳业老大,发展速度之快世所罕见。支撑蒙牛超常规发展的因素有很多,但最值得书写的是两个要素:牛根生与蒙牛文化。

“小胜凭智,大胜靠德”,这是常挂在牛根生嘴边的话,因为“德”是制服人心的最佳利器。“想赢两三个回合,赢三年五年,有点智商就行;要想一辈子赢,没有‘德商’绝对不行。”

在伊利工作期间,因为业绩突出,公司曾奖励牛根生一笔钱,让他买一部好车,而牛却用这笔钱买了四辆面包车,此举使得其直接部下一人有了一部车;据接近牛根生的人介绍,当时牛根生还曾将自己的108万元年薪分给了大家。

这就是牛根生给部下的一种心理预期,这样的预期让他们知道,只要牛根生能走向成功,牛根生绝不会亏待跟自己一起打天下的部下。也正是因为这样的预期,曾经的老部下便义无反顾地投其麾下。

“财聚人散,财散人聚”的经营哲学,也正是牛根生所追求的“德”,牛根生想通过这样的行为来向人们传递出一个信息,“牛根生做企业不是为了个人赚钱和享乐。”

据牛根生介绍,在物质方面,自己的各项条件都要比身边的副手差。“我们的书记还有两位副总坐的都是奔驰350,我的副董事长坐的是菱志430,雷副总坐的是沃尔沃,而我是一辆小排量的奥迪。”

人性很复杂,人心更是难以揣测,而牛根生却能自如地管理人心,也许这要源于牛根生“以德服人”的准则。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听起来都像是不真实的歌颂之词,而牛根生做到了。

此外,牛根生演讲有两个特点——煽动性和感染力,据员工介绍说:“每次开会,他即兴喊出各种口号,把我们的信心和斗志都调动起来,有一种被充电的感觉。”因为牛根生的管理,带出了早期蒙牛的狼性团队,在中国乳业市场叱咤风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钟睒睒:创新创造,赋予企业灵魂

钟睒睒有很多标签,“养生堂”、“农夫山泉”、“朵而”、“尖叫”等,这些耳熟能详的名字,都与他有无法割舍的联系,他被称作最能生孩子的老板。他是行销奇才,每个产品出来,常有令人耳目一新、拍案叫绝的广告创意和包装设计。

在中国的快消品行业,很少有人能像钟睒睒一样,既懂广告策划,又敏于包装设计,还精通行销推广。这些,使他成为品牌打造方面的一个商业传奇。

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钟睒睒早年做过泥水匠,做过记者,最终成为商人。面对商业生涯中的种种亮眼创意,甚至有人调侃说“其实农夫山泉是一家广告公司!”脍炙人口的广告语和直击消费者内心的宣传视频为农夫山泉赢得了相当数量的忠实粉丝。

一直以来,钟睒睒都把自己定义为一名广告人,“我做企业这么多年,就是为了可以随心所欲地做广告创意!”

农夫山泉以独到的创意和营销风格,成为中国食品行业的一股清流,俘获众多年轻消费者的内心,这一切都离不开钟睒睒的人格魅力和行事风格,“独狼”钟睒睒赋予农夫山泉的是创新创造的灵魂。

刘强东:强悍的组织管理,不惜臭脾气

在京东的一次战略会议上,刘强东宣布京东将投入巨资建立物流派送体系,遭到一名高管反对,刘强东却平静地说,这是我的决定,不是和大家商量。我请你来不是证明我的决策是错误的,而是让你把它落实到位!

一星期后再开会,这名高管的位置已经换成了其他人。刘强东的强势可见一斑。一个成熟的企业,对于员工所犯下的错误,有很多办法来解决,但是刘强东往往选择最极端、最激烈的那一种。

在京东,一位基层员工因为犯了一个小错误不承认,直接被开除,上司连带降薪降职;一名员工拿回扣,被送进公安局,损失由他的上级承担;一位副总裁迟到让秘书帮着打卡,被开除。早年,刘强东会仅仅因为一个贪腐的传言而开除一名员工或是整个部门。

在京东以复合增长率超过100%的速度连续增长的多年间,刘强东对于公司的效率和高管的执行力有着极端苛刻的要求,他难以容忍任何的妥协、推脱和拒绝。在京东每个月的经营沟通会上,他要求高管们不许谈成绩,只许说问题。

一家企业的气质往往是企业家影子的延伸,不论是创新创造的农夫山泉,还是现在追求狼性文化的蒙牛,他们身上都体现着企业家的影子。

但是,企业管理主要为绩效负责,领导很大层面上是培养人。于是你会发现如果一个企业家管理很强时,或者一个管理者很强时,其实是很难有人能成长起来的。没有人成长起来的话,这个企业其实就被打断了,因为一个企业的可持续,主要在于年轻人的培养。

如今,随着90后员工在企业的占比越来越大,他们个性张扬且自信、不喜欢强制和约束,这时,往往会选择不满意就走人或者员工之间抱团与老板议价。

管理过度还有一个表现是大家非常在意权力,领导其实在意的是影响力。如果一个公司管理过度,你会发现部门之间、人与人之间是比较难合作的,相反如果大家都有领导力发挥,彼此可以相互影响,人是很容易合作的。

特色鲜明的企业家性格是好事,但不要变成个人认知和企业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在中国食业发展历史中,涌现出了各具时代特色的食业家。食业30年大浪淘沙,浑身带“刺儿”的企业家,不一定是坏老板。他们赋予企业灵魂和生命,带领企业一路向前,也是他们造就了中国食业的发展大潮。

未来的中国食企一定能够引领世界,赢得世界的尊重,也一定有企业能够成为让顾客放心,让人们敬仰的公司。

部分参考:

宗庆后说老板要有内涵:中国人比较难管,因为聪明都想做皇帝(澎湃新闻)

刘强东:我请你来不是让你证明我错了!(格局决定一切)

“独狼”不独 你不知道的养生堂钟睒睒(品观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