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高權重的馮異被人參奏,劉秀一招就搞定雙方,這手段真是高明

馮異是東漢的開國名將,投靠劉秀後隨軍征戰。他有勇有謀,立下了許多戰功。可是每當論功行賞之時,馮異總是不聲不響的獨自坐到樹下,從不去和別人爭功,時間一長,大家便送了他一個“大樹將軍”的雅號。

公元23年,馮隨劉秀帶領數百騎兵遠征河北,一路十分艱苦。這一天,人困馬乏的隊伍怎麼也挪不腳了,劉秀便讓部隊在一個亭子裡歇腳。一進亭子,劉秀又累得又餓,一落地便昏昏睡去。馮異同樣飢渴,但他硬撐著到附近的百姓家裡討了一些豆粥,恭恭敬敬的端到劉秀面前。劉秀端起粥幾口便喝了下去,頓時消除了飢寒,恢復了鬥志。

劉秀一行人來到南宮的時候,再次遇上了狂風大雨,整個隊伍都似乎在雨瑟瑟發抖。好不容易找了個空房子,大家都忙著進屋避雨。馮異這時又設法弄來了一些乾柴,生火給劉秀取暖,烤衣服。隨後,又把牆角堆著的一些麥子煮成粥飯,送到劉秀面前。待劉秀吃飽後,馮異才和大家胡亂吃了幾口,繼續趕路。

公園25年,劉秀在洛陽建立東漢王朝,即位光武帝,史稱光武中興。他沒有忘記“先主後己”的馮異,封為陽夏侯,委以徵西大將軍之重任,率軍平定關中。後來,馮異長期鎮守長安,位高權重,百姓都稱他為咸陽王。這時,有人向劉秀上奏說,馮異的權勢太大了,應該提防他謀反。

馮異知道自己被人參了一本,非常恐慌,忙給劉秀上書,說:“過去在處境十分困難的時候,做事都不敢有半點差錯,如今天下太平,又被賜予爵位,我為什麼要二心於陛下呢?”

劉秀當即給他回信,說:“我和將軍從公來說是君臣,從私來說如父子,我對將軍從無疑心,你又何必懼怕呢?”

馮異還是不放心,專程從長安來到洛陽拜見劉秀。劉秀也認為這是一個安定朝野人心的好機會,他十分隆重的接待了馮異,並拉著馮異的手向文武百官介紹說:“馮將軍是我起兵時的主簿官,為我收復漢家天下披荊斬棘,平定關中更是立下了汗馬功勞,是開創當朝的功勳之臣啊。”隨後重賞了馮異,並留他在洛陽住了十多天。

此後,馮異對劉秀更是忠心耿耿,死心塌地地為東漢王朝鎮守長安。朝中百官也見識了馮異的忠心,更見識了皇帝的胸懷,個個恪盡職守,為國盡力了。

東漢王朝從此走向光武中興的盛世之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