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教师铁饭碗,有哪些利与弊?

木仓二掌柜


取消教师铁饭碗,有哪些利弊?对于这个问题,笔者谈谈自己的认识。

教师是铁饭碗,这是不争的事实,也是社会的共识。不过,近来教师却走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成为比较有争议的职业,甚至有人提出,应该取消教师的铁饭碗。该命题一经提出,立即引起不小的轰动与讨论。

其实,取消教师铁饭碗也是利弊共存的,也属于矛盾的两个方面。

如果能够取消教师的铁饭碗,相信会有很多人有机会进入教师队伍,教师新鲜血液的循环更替会更灵活、更有效。铁饭碗被打破,肯定会让很多教师心里不再像以前那样得过且过,更多的是活力被激发,尤其是让那些在体制内混日子的教师很受到压力,让大多数教师在压力之下,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提高自己的教学成绩,让自己的综合竞争力更强。

当然,铁饭碗原本是大多数教师的护身符,也是教师们安心从事教育事业的定心丸。相信很多教师选择教师这份职业,除了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也存在教师的职业优势:工作安定长远等。但如果铁饭碗一旦被打破,势必会影响到教师的职业魅力,让原本还可以忍受的低待遇变得那么忍无可忍,将会使得一大批教师离开自己的岗位,或者原本想考教师的人也放弃了自己的想法。

欢迎关注“东爱雨公考”,专注教育、体制内、公考问题答疑。

东爱雨公考


结论:中小学教师绝对不能取消铁饭碗,以后的大学教师绝对不能留有铁饭碗。

编制对于中小学教师而言太重要了,这是营造稳定氛围,稳定教师的根本举措。中小学教育(包括高中在内)本质上是国家民生福利体系的一部分,人的一生或多或少都会牵涉到教育行业,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的中小学编制体系,那么教师队伍很难保持一个的长期的稳定环境,这不利于国家民生教育事业的发展。一方面,学生需要一个相对稳定的教师的教育者形象;另一方面,中小学教师需要一个富含基本的安全感的教学氛围。否则教师将终日在失去工作的可能性里惶惶而不可终日。

编制对于大学而言,是禁锢大学发展的桎梏。一方面,给大学以办学自主权是当前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基本趋势。编制核定总量限制了大学的发展规模,现代大学谋求发展就需要招聘大量的外聘人员(通称合同制用工人员),同工不同酬的现象在大学中十分普遍。这种现象在中小学很难出现,因为国家规定了中小学的师生比,按规定配齐配足师生比的中小学一般不需要再外聘教师。另一方面,大学教职队伍需要不断循环的新鲜血液。国家目前分批分省试点实施“新人新办法”的大学编制制度,取消大学编制“能者上、不能者下”,“非升即走”,“分流后勤、教辅岗位”有助于保持大学科研氛围的活力。鉴于中小学的主要职能并不是科学研究,因此,中小学亦不适用于编制放开,而大学适于放开编制。


帅气的小眼神


编者按:教师职业是铁饭碗,没错。不过,铁饭碗里没饭,你们不用叫,老师们自己都砸烂!



老师们为什么要自己砸烂自己的铁饭碗?原因很简单。

1,铁饭碗里的饭不够养家糊口。

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师,工资都不如初中刚毕业出去打工的农民工,超市里的售货员,不如街头外卖小哥,甚至不如街头乞丐,这样的“铁饭碗”要来何用?

2,铁饭碗里的饭不好吃!

我说的饭不好吃,不是美味的那个好,而是不容易吃。你想吃铁饭碗里的饭,不脱几层皮是吃不到的了。

第一层皮,职称的皮。评个职称什么招都用出来,造假,拉关系,买课题论文等等,哪一项不是先脱层皮才能再吃一点?

第二层皮,常规绩效的皮。老师铁饭碗里的饭总有人惦记着。本来老师的工资是100,还要拿30出来做绩效,然后这30被一些人给吞了,真正做事的老师却拿不回了。这样铁饭碗里的饭,吃得多窝囊?



第三层皮,学生和家长抓在手里的皮。都说现在教师职业是高危职业,一点不错。一不小心惹毛了学生和家长,铁饭碗分分钟变垃圾饭,掉落地上。此外,合肥等地开展的叫学生和家长评教师师德的措施,更另铁饭碗由家长掌握着。如果学生和家长稍微评了一个差评,那么老师的铁饭碗里的饭又会被扣好多。

可见,这样的铁饭碗事实上并不是那么好吃啊!所以,老师们如果还总是被这样的教育折磨的话,不说你们想砸提铁饭碗,老师自己都毫不犹豫的自己砸烂了。

此外,很多老师的女儿也不愿意继承这个铁饭碗了,免费的师范生也不想接了,还有谁想来接呢?以后,等你们的孩子没有老师教的时候,那时候你们就觉得老师的饭碗得用金子做才行,用铁做的饭碗又冷又硬,谁想拿着吃?


孖无悔观教育


教师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也存在各种教师没有师德的现象。教师之所以受到毕业生的追捧,是因为考取编制的教师相当于铁饭碗。考取编制后,即使教学水平不高,也不会轻易被辞退。如此安稳的铁饭碗被取消的话,会存在一些利与弊。


取消教师铁饭碗,对于老师来说是一个挑战。老师将面临教学任务的考核,对待教学工作将出现强大的竞争力。老师将不断提升自我能力,在教育工作领域中不断进步。老师也会出现各种跳槽的现象,能力高的老师将争取在更好的学校就职。


取消教师铁饭碗,对于学校来说有利于管理教学工作,对于学生来说可能喜忧参半。学校在安排教学工作时,可能遇到各种因素的阻碍。老师取消编制后,将改变工作态度,积极的对待各种学校工作。学校管理工作会更加顺利,而学生的学习可能出现两种情况。


教师的不断更换,学生可能不适应不同老师的教学风格,影响学生的学习。但教师的教学水平是有保障的,每年更换教师也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不同的教育方式上,也能学习进步与不断成长。面对教学环境差的学校,老师可能会选择离开,考取更好的学校,这样会加大教育的不平衡。


取消教师铁饭碗,总体来说是弊大于利的。教师取消编制后,出现人才流失的现象是必然的。校外培训机构的薪酬往往比学校的优厚,所以公立学校教师的流失,需要为教师提供更多的福利,提高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使得取消铁饭碗的利大于弊。


决胜网


现在教师实行聘任制,原则上已经打破铁饭碗,但是现实中,很少有老师被解聘,除非有严重的师德或者违法问题!


教课不好去后勤后勤干不好,去查卫生也行!这是很多单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实,多数老师,干不好,不是能力问题,而是态度问题,尤其是中小学。有的女老师,工作两三年,找了个“好对象”,就去了后勤,干一些杂活,让人叹息!

打破铁饭碗,有利于提高品德问题,解决不了也不能解决态度和能力问题,毕竟一只手的手指也有长短,去掉末尾的,还会有末尾的,末位淘汰显然不合理。



如果把能力和态度加入标准,势必引发人人自危的局面,再加上一些不合理的评价机制,势必造成教育的混乱,教育最怕折腾,教育最不能折腾,因为它毁掉的可能是一代甚至几代人!


所以,我支持把师德放入打破铁饭碗的红线,而能力和态度问题,需要用绩效工资去调节!


赢在高三


看了这个题目,不由想说几句:

取消教师铁饭碗,有哪些利与弊?我认为,有百害而无一利。

一、不利于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教学水平、能力、方法是在实践中逐步提高的,往往这些经验是在一心一意教学实践时总结出来的。当他们被取消铁饭碗后,无疑他们就要在自己生活生存上多留意、多分心,这样势必会转移他们对教学的专一性,和积极性,继而降低了教学质量。

二、不利于社会稳定。教师这个职业,都是一些思想、性格不适宜从事流动性工作的人。当他们失去饭碗后,一般是很难再找到适合他们的工作,这就给社会留下了隐患,如果长时间再找不到理想工作,对家庭生活,后一代的培养,都会造成影响,说不定还会造就新的不稳定人群。

三、不利于学生学习。如果一个学校或者一个班级,经常像走马灯一样换教师,那么肯定造成学生思想产生一个固定思维,即,一般老师是学生的偶像,如果经常更换老师,会对孩子心灵留下阴影:老师都能经常换,走上社会后,就会产生不良的榜样。不能安心从事,做好一个行业、一件工作。

等等。

总之,教师工作是件神圣的工作,他有他的特殊性和重要性,他应当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和爱护。至于老师中个别人做有损教师形像之事,应在改革中加以纠正,而不应成为取消教师铁饭碗的理由,让人类工程师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


鲍宜龙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看看吧:

首先,工作持续性是关键,今天教师工资不那么高,但为什么还这么多人坚持,这是长期安稳的工作,饿不死,富不了,但求良心坚持。

其次,我从八十年代教学一直至今,坚持三十多年无悔无恨。教学是我一生的工作永不改色。我就不愿听这些话,打破铁饭碗,老教师辛苦了一辈子,工资低,家里都挺困难,老了还要让他们把工作弄没了,还有没有天理了。

最后,看看下面的说法:

1 国家应该让老师集体下岗,自谋行业,谁家的孩子,自己教。古时候不就这么干的吗。让那些整天骂老师的家长体验一下什么叫教育。

2 打破好,各人教各人的孩子,教出清华的是自已本领,教出蠢蛋的也不会怨天尤人。

3 教师从每月几十元干起,相当一部分看中了这点,如果取消,待遇低,几乎没人来。现在新教师也就两千多,随便那里都能拿这样的薪水。

4 你们那里我不知道 ,我们这里这几年都招不来男老师了 ,一个月3000不到的工资 ,不如南方的保安拿的多 ,小学40岁以下几乎见不到男老师 ,取消编制可能就没人干了!


游戏大咖王


现在我们执行的是“聘用制”,三年一签订合同,到了地方一般情况下没有犯重大错误,到了三年继续签订合同。“换汤不换药,还是老一套”。等于还是铁饭碗。那么如果取消教师铁饭碗,有哪些利与弊呢?


一、有利的方面:

1、增强教师的积极性。杜绝了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如果不能达到要求的标准就会被辞退,所以以往不干活的人肯定会努力工作了。

2、有利于学校工作的开展。以往许多学校的工作分配的时候,很多老师都推三阻四不愿意干,因为这些工作真正意义上来讲都属于学校,他认为和他没有关系,打破了铁饭碗后,学校肯定会有相对的权利,以后工作的开展就会顺利很多。

3、有利于优秀师资的引进。原有的编制结构导致很多老师在工作调动的时候非常困难,编制不能够匹配,老师最后不能在工作地参加职称评聘等事宜。如果打破了铁饭碗就不存在这样的事情了。


二、弊端:

1、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以往很多优秀的人才,因为编制的问题无法进行流转,所以就在原地安心的教学,现在打破了铁饭碗那么必然优秀的人才会流向工资待遇高的学校,包括私立学校,按现有的公办学校的工资待遇来看很显然打破铁饭碗的弊端就是极容易导致人才的流失。

2、学生成绩的下降。由刚才弊端的第一点直接就能推导出第二点,因为已经打破了铁饭碗,老师的流动势必要比以前更加的频繁,而我们知道教育教学是具有连贯性的,如果频繁的更换老师,那么势必会对学生造成极大的影响,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学生成绩的下降。

一旦打破了教师的铁饭碗,公立学校的教师会大量流失,因为现在的工资待遇实在是比较低,很多人报考老师就是看中了相对稳定才去报考的。如果打破了铁饭碗,那么不但内部人会大量流失出去,再想招人会很难,本来待遇就不高,社会地位也不高,再打破铁饭碗,教师这个行业就不具备任何吸引力了。




打破教师的铁饭碗,第一个大前提就是大幅度提升公办教师的各项待遇,让教师这个行业充满职业幸福感,让很多人对教师这个行业充满了向往,这样的话才能够真正的让打破铁饭碗的益处体现出来!


小V也来说教学


取消编制后,对老师有哪些好处?

好处一:

教师队伍中的事业编制,就是教师职业的终身工作保证,是铁饭碗的标志,只要没有违法、违纪行为,就会永远留在政府统编的教师队伍之中,全面享受党和政府给予教师队伍的各项福利和待遇。而没有事业编制的教师,都是临时用工性质,各项待遇和福利都不一样,最大的差别在于年老后不能退休。取消教师编制后,一切都要凭借能力,每几年一次考核,清理一些尸位素餐的老师离开教师队伍,提升教师的战斗力以及凝聚力!

好处二:

有编制的话,如果你干得不好,你还是有工作,取消教师编制就像私立学校一样,没有成绩就不续约,都是需要老师付出就有回报,不再用编制来死死捆绑老师,最大限度的调动老师的积极性,老师自身的也会不断的学习提升,好为保住来之不易的饭碗,老师群就形成一种正能量,而非如今的负面信息及情绪一堆,影响教学。

好处三:

有编制教师可以做任课老师、班主任、行政人员,无编制教师最多可以当任课老师,不可能成为行政人员的。从授课形式上,打破教师的教学的局限性,极大限度的调用所有的教师资源,打破资源垄断。

取消编制后,有哪些弊端

1取消教师编,教育咨资源更不平衡

作为一名有才华的老师,没有了编制,到哪里都是一样,那为什么不去条件优越的城市教书呢?这就使得老师们的“离职”、“跳槽”成为“家常便饭”。本就师资短缺、条件落后的乡镇,将面临更严峻的“缺老师”问题。

2取消教师编制,教师更难招

目前,全国各种中小学教师紧缺,乡镇学校教师缺员更严重。然,报考教师的人,大都看中的是教师工作稳定,有编制,如果没有了教师编,相信有一部分人会放弃考教师的,这样教师队伍缺员会越来越严重的。

没有了编制,薪资和晋升可能都要靠“成绩”说话,老师的成绩,就是学生的分数啊!那么,老师们很可能“唯成绩论”,一切为了“应试”,学生们很难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3取消教师编制,教师的安全感变差

正是因为有安全感,很多老师将教书育人视为一辈子的事业,愿意在教师岗位奉献自己的一生。一旦这样的安全感被破坏,那么很多年轻有能力的老师,可能会选择待遇更为优厚的私立学校。私立学校的学费普遍较为昂贵,这又可能造成另一种教育资源不均现象

编制在,可以让很多教师没有后顾之忧,不用去想会不会因为某件事情没有做好就遭到辞退,只需要把学生教好,就能得到家长的感谢和学校的认同。


中公教师网


取消教师铁饭碗,弊大于利!

世界各国的教师,大多数都是有稳定岗位的,即使是国外的私立学校的教师,其岗位的稳定性也是极高的。因为教师不同于其它行业,教育讲究的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师必须长期专注于一个科目,长期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才能做好教育教学工作。所以甚至很多小学教师要持续执教一个班级长达6年之久。况且,教师教学的评价至今为止都是一个世界难题。在现有的稳定岗位下,这类评价可以用很长周期,综合同行、学生、家长和社会等的评价来较为客观得出。如果,把教师当成企业员工一样进行短期考核,甚至据此结果进行直接解雇。必然会使教育教学环境处在动荡之中,这样怎么能搞好教学呢?

有的题主说,大学教师应该可以破除稳定性,这同样是不对的。因为即使欧美等发达国家,虽然其终身教授职位获取艰难,基本上都会设置6年或7年就非升即走的限制条件(即博士后完成后,进入学校只能获得助理教授职位,如果6至7年不能晋升成副教授,就必须自动离职)。但是一旦晋升终身副教授,就很难被开除。因为大学的教学同样需要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所以,目前想搞好教育,不是要把学校变成末尾淘汰的公司,而是增加教育投入、提升教师待遇,培养更多专注于教学的教学名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