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无托狙击枪800米内可穿透M1装甲,美军:新型坦克杀手

在二战中,苏军为提高反坦克武器的机动性、隐蔽性、精确性,为单兵发明了反坦克步枪,这也是全球最小型化的反坦克武器,后来这种反坦克枪械,也成为了现代使用的反器材步枪的原型。后来随着坦克装甲装甲厚度的加大,反坦克导弹、火箭弹、无后坐力炮等各种新型单兵便携式新型反坦克武器的出现,反坦克步枪被人遗忘。

中国无托狙击枪

不过还是有很多军队认为:重型枪械依旧是反坦克,最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武器。所以现在的反器材步枪都具有穿透复合装甲的能力,美军的巴雷特12.7MM狙击枪就是其中的一种,在800米内可以击穿步兵战车0.6米的装甲,不过巴雷特的长度达到1.4米,隐蔽性和机动性在枪械领域来说并不好。在提高狙击手威力的同时,加强狙击枪的机动性、隐蔽性、便携性一直是一个难题。

巴雷特狙击枪

而在不久前国际轻兵器展示会上,我国推出了一支新型狙击步枪,口径与巴雷特12.7MM相同,射程同为1600米,可以使用穿甲弹,在测试中800米距离内穿透0.8米复合装甲,相当于M1A2主战坦克的正面装甲。而这支狙击步枪的长度只有0.7米左右,同时采用无托结构,后置装弹,一次装弹量5到10发。这种无托狙击枪的设计,是将无托突击步枪的机动性与便携性等优势移植到了狙击枪上。同时由于狙击枪是静态潜伏射击,所以无托突击在移动作战中的所有劣势都被完全规避。

破甲测试结果

美军也对我国出品的这种新型的重型狙击枪特别看重,认为这种狙击枪的主要并非是对士兵进行杀伤,而是用于反装弹车和坦克的单兵便携式武器。现在火箭弹、反坦克导弹、无后坐炮等等,虽然杀伤力巨大(相比枪械),但是目标也过度明显,容易受到炮击、机枪、装甲车内狙击手的攻击,特别是火箭弹的攻击距离只有300米左右,极度容易成为机枪和狙击枪的目标,所以想达到对坦克攻击突然性和隐蔽性,枪械是最佳的武器。中国出品的这款枪械,将是优于反器材步枪的最好坦克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