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岁了,混了十年到现在也没有什么积蓄,想放弃工作去创业,可行吗?

微聘助手


三十五岁确实很尴尬,你这个年纪要华为已经要被辞退了,开玩笑。我之前一直也在头条写过很多次,三十岁之前一定要给自己找到一艘船,一个能给自己发挥的平台,这一点太重要的。

做到的人很少,大家不知道职场是歧视年纪的,如果你是程序员,你三十岁拿着一份高薪,敲代码却比不上那些初入职场的年轻人,加班也不如人家积极,熬夜也熬不过人家,你的优势就彻底失去了。

如果你是自媒体行业,三十多岁的你写一篇稿子需要三天,年轻人只需要半天,质量和你的差不多,你的竞争力为0,这样的你会很被动,那么应该如何应对呢?降维打击,不要去和年轻人竞争,那就是爬到管理层啊,你不会做ppt,不会写代码,你下属会就行了。

因此你说到自己三十五岁要去创业,前提就是你掌握了会用人的技巧和雇佣人的资本。不然你的竞争力为0。


旅日


随着国家鼓励创业的政策出台,很多人都开始跃跃欲试的想辞职去创业,拼搏一把!

但是,我就想问一句:凭什么你能创业成功呢?

首先先来看下已有信息:35岁、没有积蓄、顾虑很多、创业之前还要问别人

从现有的信息来看,我大胆分析一下:这是一个只能循规蹈矩、不敢冒险的“老实人”。

在之前从业的十年中,并没有承受过巨大压力,没有勇敢的去尝试新鲜的事物、新的机会、新的平台。且没有很强的理财意识,要不然也不至于工作十年了还没有存款。现在说是想创业,只是想换条路看看能不能赚钱而已。

因此,我认为他不适合跟着题主去创业,更加不适合自己去创业!

如果,他非要去创业,OK,那么可以问他几个问题:

你想创业做什么事情,能提供给你的目标用户什么价值?

你的目标用户在哪里?是一群什么样的人,如何低成本的获取用户?

你的商业模式是什么?多久可以盈亏平衡?

现在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哪些可以帮助创业成功?

如果创业,第一件要做的事情是什么?有什么计划?

可以找到跟你一起创业,如何说服他,他的强项是什么?

你觉得创业后,第一年可以赚多少钱?

......

最后,你要问他:你是否有一颗不顾一切,一定要做这件事情的冲动和决心?

如果,他真的可以想好这些问题的答案,并且有一种必须要把这件事情做好的冲动的话,那么就可以放手让他去做。

最后,不要给你自己太大压力。每个人都应该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即使他创业失败了,也不应该责怪你这个为了他的事情来提问的好兄弟!


朱少锋


当一个人都还在纠结要不要去创业,都还在不停地寻求别人意见的时候,

那么,他就不应当去创业。

很多人有一种误解:自己打工不行,那就去创业吧。

实际上,创业的要求可比打工要高得不知道哪里去了。

去年的时候,一个身边的朋友辞职创业去了,他以前还是某民企500强的高管。

后来他找我聊过一次,聊了创业以来的收获与感想、辛苦与辛酸。

其他很多内容我都不记得了,但是有一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就是:以前觉得要是自己当老板就会怎样怎样,后来才发现,自己以前的老板还是很厉害,因为等到自己创业了才发现,根本没有那么简单啊。

来我们回到这个题目中,一起分析下。

35岁,混了十年,没什么积蓄,犹豫、纠结要不要去创业。

可能有一句话不是那么中听,可实际上,如果一个人打工混了十年都没混好,那么很大概率去创业也不能成功。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一个真正有想法、有行动、有规划,踏踏实实而又持续改进的人,即便是给人打工,十年之后一般至少也能做到中层管理者的位置,不会混得很差。倘若十年下来混得很惨,那么,很大概率是这个人本身也不是很厉害。

实际上,那些创业成功的人,人家以前不创业的时候也还是蛮牛逼的。

比如小米的雷军,在武汉大学读书的时候,雷军两年就修满了所有学分,毕业后还写了一本书《深入DOS编程》,1992年的时候,雷军就加盟金山公司,六年之后(1998年)雷军就做到了金山公司总经理的职位。

即时是很多人都知道的马云,说是因为身高问题屡屡悲剧。

1998年马云毕业,就去当老师了。

马云当老师可是当了有六年多哦。

可人家混得一点也不惨,马云成为杭州市优秀青年教师,发起西湖边上第一个英语角,开始在杭州翻译界有名气。

1992年,马云还成立海博翻译社,请退休老师做翻译。1995年3月,马云从杭州电子工业学院辞职,自己拿出六、七千元,向妹妹、妹夫借了一万多,凑足了2万元准备创业。

虽然中间经历了很多次失败,可一直都是“折腾”不已啊。

再来看看恒大许家印。

许老板可真是穷人家孩子出身呀,母亲早在得了败血症撒手离去。

许老板一开始都是在老家干农活,后来去了武汉科技大学(当时的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钢铁厂,一干就是十年。

进厂两年后。许家印在工厂里表现出了非凡的领导力,他成为车间副主任,第三年成为车间主任。

创业本来就是九死一生的事情,如果之前一直混得比较差,说明能力平平,加上自己又还在犹豫、纠结,要我说还是别创业了吧。

不创业好歹能生活,创业指不定生存都是问题了。

而且,从题主的角度来看,选择创业合伙人的时候要多一些理性。

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他具备什么样的能力或技能?可以给你带来什么样的补充或者发挥什么样的作用?


他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对于你创业的业务或项目有何帮助?

他的意愿是否足够强烈?

他的性格是否足够坚韧,抗挫折性到底如何?

这些方面,但凡有一个不满足,我是不建议考虑作为创业合伙人的。

朋友归朋友,生意归生意,伙伴归伙伴。

否则,到最后很可能,生意没了,朋友也做不成了。

以上,

希望对你有所启发和帮助。

大年初一第一个回答,给大家拜个早年。

祝大家新年身体健康、工作顺利、财源广进。


冯起升


35岁,混了十年什么都没有,你这位朋友没能获得成功的地方就是想太多,害怕失败,不敢尝试,顾虑太多的结果往往就是一事无成。尝试了不一定会成功,但未曾尝试连赢的机会都没有。

这题简单地说就是,没有钱该不该创业?创投君认为,应该!既是一无所有,更该无所畏惧。马云说,“开始创业的时候都没有钱,就是因为没钱,我们才要去创业!”

想创业,但是不敢,这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情况,“晚上想想千条路,早上起来走原路”。事实是,在你顾虑这顾虑那的时候,机会已经悄悄溜走了,或者已经被别人占了先机,所以不要等时机成熟才行动,也不要等失去机会了再后悔。

看过很多创业成功的故事,看过很多企业家的创业故事,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具有很强的行动力。一旦看准一个商机,就会立刻行动,不做思想的巨人、行动的矮子!

如何才能战胜恐惧?唯有行动!最难的阶段就是刚开始的时候。但在球开始滚动之后,你会变得自信,事情也变得简单。勇敢地跨出第一步,就算失败,也是在为成功铺路。

35岁,虽然没有什么积蓄,但一定也积累了一些从商经验,积累了一些人脉,除了钱,这些也是一个人很好的资本。建议从与原有工作相关的项目开始做,或者你愿意带他的话,也可以让他尝试着跟你一起做。

就算失败,你也不用自责,这是他的选择,选择的结果如何没有人能预知,至少你带他走出了第一步!当然,希望你们能马到成功!

创业投资家(ID:cytzjia)原创,欢迎关注我们,获取更多致富方法,阅读更多财经信息!


创业投资家


小编其实已经回答了很多有关应不应该去创业的问题,最重要的无外乎就是你到底想没想好为什么要创业。千万不要是因为盲目。创业不是儿戏,不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真正的创业者都知道创业有多难,有多苦。

创业这些年真的太火了,太多人是为了逃避现实、逃避现在的工作而去创业,他们根本没有想好,我想要做什么,我想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心里只想着,我不想工作,只要不让我每天坐在办公室,我认为我就能开心,我认为我就会不一样。但,实际上,自由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为什么混了十年没有什么积蓄呢?有仔细思考过吗?是工作能力问题,还是什么?创业考验的是创业者全方位的能力,管理能力、专业能力、谈判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选人能力、对未知的预判、以及对机会的把握,如果工作都无法做好,如何判断你是一个有能力去创业的人呢?

而且每个人不一样,虽然你再这种情况下创业,但是不代表他也可以,责任不是你来承担。都是成年人了,很多话要和他说清楚。要确定他不是因为看见你创业眼红或是跟风才想放弃工作的。因为人都有一个追热的心态,看见别人做什么就心焦如火,这种因素驱使下的决定是不理智的,很少会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最后一句话,请慎重考虑,请让你的朋友独立思考,和他说清可能的后果,让他承担起自己应承担的责任,不要把自己摆在一个弱者的位置上。


环球老虎财经


35岁中年危机,不上不下的境地最尴尬,厌倦了职场的上班打卡,每天拿着死工资,没积蓄,感觉生活仿佛都失去了希望。

那在这个尴尬的年纪创业是不是一个好的出路呢?

是,是一种好出路,但你准备好了?

创业——你有什么?

这个年代再也不是改革开放刚开始的时候遍地黄金的年代了。

创业到现在拼三样东西,你必须有一样,人脉、能力和资金

资金决定了你能在开始的时候把盘子做多大,以及保证创业的小船能开多远;

能力决定了你的商业模式、利润、市场等,保证你的小船能有多坚固

人脉决定了你在企业遇到问题的时候能不能快速有效的解决,保证你的航行能顺风顺水

一个人的能力有限,三者有其一就拥有的创业的资本,建议题主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做判断。

创业——行情怎么样?

在创业圈自里有句话叫“在风口上,是只猪都能飞起来”,去年共享经济的风口养活了无数企业,这就是典范。

你打算做的项目在哪个行业,他的市场和前景如何?这些都是创业前,我们不仅要知道,更需要深入了解的事情。

别人说的永远都是加工过的信息,只有自己看到的才是事实。所以在调查行情这件事上,千万不能偏听偏信,亲自调查完才算有发言权。

创业——你能舍弃什么?

不能陪老婆孩子,这是一定的。

没有自由的时间,这是一定的。

吃苦是一定的,受罪是一定。

想挣钱的这条路上从来就没有捷径,更何况创业了。

如果还没有决定要不要创业,那创业你能舍弃什么,就是你需要考虑的问题。因为有可能这个,这个结果不是你能承担的。那与其到那个时候后悔,不如先想好了再决定。

总结:成功者的经历何其相似,失败者却各有各的理由。创业这条路本就是一个险图,政策、市场、人们的习惯,任何东西都可能成为你未来的阻碍。实力、勇气、还有点运气,这些都很重要。

创业的重点很辉煌,但过程很艰辛,如果你想拼一把,欢迎进入这个赛道,不过一定要带着清醒的头脑哦~

上啥班,一个帮你在职场里做的更好的头条号。欢迎小伙伴们关注,我们一起讨论,一起学习,一起成长,等你哦~


上啥班


我认为可行。很简单,创业有两类人,一类是自发式的,就是想干一番事业;一类是被逼式的,就是原来稳定的工作没有了,才去创业的。不管是自发的,还是被动的,都有成功的,都有失败的。自发成功的典型,比如比尔盖茨和马云。被逼创业的就更多了,比如王健林、孙宏斌等许多成功人士,他们都会感谢当年的悲惨遭遇,才下海创业的,因为体制不容,反而闯出一番天地,有时候置之死地而后生,就是这个道理。你这位朋友,有可能就是第二类。

第一:这种大主意,必须由当事人和当事人家人来拿,外人最好不要直接给意见

当然,创业难,失败者众多。辞职创业,对一个家庭来说,都是天大的事,外人最好不要掺和。就像你说的,成功了,都是他当年英勇;失败了,都怪当年你忽悠。这就是人性。我认为你这个态度是对的,既不鼓动朋友辞职创业,也不否认朋友这种想法。这种大主意,一定有当事人自己和当事人的家庭共同来拿。

第二:创业成功者,很大一部分都是置之死地而后生者,创业就需要拼命的精神

以上讲的是大道理和理念,具体的问题来分析。35岁还没有积蓄,从而想去创业,在他的思维里,创业就可能发大财,彻底改变自己身无分文和一事无成的悲惨局面。有人会说,你35岁都一事无成,说明你没有能力和本事啊,还创什么业,不如混着,还能有口饭吃。我恰恰不这么认为,他一无所有,也是一种创业的动力,这就叫做置之死地而后生,反正什么也没有,创业试一试,失败了还是一无所有,成功了就扭转局面,光脚的不怕穿鞋的,创业就需要这种不怕死的精神。

我们知道许多名人,成功人士,原来都有一败涂地的经历,或者在体制内混得不如意,或者是家庭遭遇了变故,所以赤手空拳来打天下,由于什么也不怕,即使失败了,反正也是一穷二白,和以前一样,所以这种人敢打敢拼,反而容易成功。恰恰是体制内的一些小有成就者,又舍不得既得利益,又不甘心一辈子这样下去,纠结来纠结去,就是迈不出这一步。

第三:具备创业条件固然是优势,但有时候也是羁绊,一穷二白更能激发创业动力

就像马云说了一句话,许多都想创业,晚上决心一大堆,早晨起来走老路。如果一事无成的人,说明对体制内的工作不擅长,一辈子就这样混着,还不如出来试试。有人会说,创业需要许多条件,比如:能力、人脉、经验、家庭、安全垫、贵人、资金、保险等等,这样创业才安全,失败了还有退路,毕竟还有一个家庭要照顾。可是世界上的美事,恰恰不允许你这样,你想都完美了,你还能那么勇敢地闯荡吗?那些条件,既是优势,也是羁绊。这就是中国的中庸思想,你反思一下历史,创业成功的人,很多人都是置于死地而后生的。

当然,你这位朋友,从你交代的背景看,一是能力不足,二是心理准备不足,三是性格不足(你说的顾虑多),对创业来说就是明显的劣势,但是反过头来,他在工作上不也是一事无成吗?与其这样一事无成下去,还不如换一个思路试一试,万一梦想实现了吗?

综上所述,我的答案与大多数答案不一样,并不是追求标新立异,而是逆向思维。大家都认为此人不行,不鼓励创业,但是实践证明,创业成功之前,创业者本来就不被人看好,有多少创业者被看好过,包括马云,当年没有一个人看好马云,只有一个孙正义投资了马云。不看好这个朋友,并不能代表这个朋友真的不行,你不去试一试,怎么知道人家不行?

当然,这种辞职创业的大主意,原则上不建议给朋友下结论,可以两个方面都帮助朋友分析分析,然后让朋友自己拿主意,这才是正确为人处世之道。


职场火锅


如果是让您“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应该没戏,创业则没有什么不行的。只是您创业赚到钱的机会是个小概率事件。真正的问题也许应该是“如何迈过35岁这道坎儿”。

01.在工作中混了十年,很难在创业中不混


习惯是很难改变的,尤其是长时间养成的习惯。这也是柯达无法转型生产数码相机,Intel没有成功转型生产手机芯片的原因。

工作中,我们经常见到努力、肯干的同事,这种人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都不会用混事的态度,无论最后成与不成,都拥有一个比较舒心的过程。

混事则刚好相反,

每天感觉就是没什么劲,并不是少干或者不干会让我们更高兴,时间都是一样过去,混过去的时间让我们回想起来更加难受——您这是跟自己过不去呢!

没有积蓄多半是混的结果,而非原因。

还是那句话,没什么事儿是不可行的,只是您成功的机率不大。

02.创业本身就是一件赚钱机率极小的事情


如果辞职创业是想赚钱,那我们会发现创业的钱更难赚。

投资人给创业者钱不是想让后者生活美满,而是想让自己的钱能生更多的钱。

凡是不能生钱的项目,投资人看都不会看。

至于报纸上经常看到的“XXX又拿到了钱”,虽然我们看着项目可能不靠谱,但其中运行的逻辑其它是——只要投资人能把项目买出去,就是赚到的,最后砸在谁的手里,那就是谁倒霉好了。

打工都赚不到钱的人,还是别创业了。

“老板”这个职位基本不是人能干的,需要承担极大的压力并拥有快速有效处理问题的内生能力。

打工时表现极优秀的人都未必胜任创业。

03.真正的问题是怎么迈过35岁这道坎儿,因为后面还有45、55


20岁至30岁是人生的黄金十年,精力、体力、脑力都是巅峰,如果能抓住此时机努力打拼,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么30岁之后会相对顺利一些。

从30至40岁是身体方面走下坡路的阶段。很多年轻能熬夜的人,到了40岁晚上十点之前必须睡觉,否则就很难受。

35岁开始,我们开始能感受到自己身体发出的警报,三高的现象也开始出现。

此时,也是工作中遇到瓶颈的时候,上不上,下不下。

所以,您的问题也许应该是“如何迈过35岁这道坎儿”。

对此,我有如下建议:

a.如果还能混,就千万不要换。如果公司倒了,那就找个地方继续混。没有什么是不可以的,前提是找到地方。

b.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点儿能变现的爱好,比如:写字、弹琴,以备不时之需。这并不是开玩笑,吉它弹的好在现在这个时代是可以换钱养活自己的,不丢人。

c.再也不要拿混的态度处事,太浪费生命了。

祝好!


张大志leo


该骂!35岁,啥都没有。还有脸问这个问题,说明没傻呢。

如果你想清楚了,就去做,不然说100遍都是扯淡。

创业之前,要有充分的调研和准备,因为浪费的还有你的时间成本。

我的朋友KK,北京大学研究生学历,过35了。几年前辞了工作,做起了咖啡生意,卖咖啡豆、卖跟咖啡相关的咖啡机等产品,后来又拿下了部分企业采购渠道。现在除了线上的业务,线下的店开在北京、开到了日本。

仿佛一闻到咖啡的香味儿,就有朋友想入非非地说,想开个咖啡馆。

有人跑到这个KK朋友面前说,“我想开个咖啡馆”,KK很不客气地说,你先去星巴克打三个月零工,之后,如果你还坚定要开咖啡馆,再来找我谈,我跟你分享我的经验。

在我看来KK非常非常地负责。不鼓励也不排斥,只是让那些人更理性地思考自己的选择。

KK的学历很好,工作也不错,从结果看放弃了也是值得的,那如果创业失败了呢,人们常规意义上会认为不值。

所以这个提问的“悟迷”,只要你自己认为了那个所谓的结果,现在不要问结果,干了再说。

可是你又没什么存款,请问启动资金怎么办?借?那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了。如果,别人不借给你,你要不要怪别人,因为在我看来这些人是非常理性的人。

不过也不要把创业想的就是从零开始,毕竟你35岁了,应该有一定的人生经验积累吧。

另外,你结婚了吗?如果你还没,给自己三年时间,不要结婚,不然很多事情顾不过来,还想花前月下,没门没窗户。

创业有一个好处就是你将更加理解你的前老板,就这样吧 不管你创不创业,都要稳稳走好自己的人生,别到了40岁还啥都没有。


富凯财经


我一直有一个原则:不鼓励没有天分的人,因为你可能会害死他。


在这道题目里,35岁没有积蓄或许还不是特别巨大的问题,因为没有积蓄的可能有很多,比如买房置业,有资产,没现金,再比如他拿了大量的钱去做自我提升,花在了增长知识和阅历上,这以后也会成为他重要的财富。


真正成为问题的,就是这个“混”字。混日子,混工作,混社会,没有哪一个“混”值得推崇。混日子的人,往往都代表着缺乏勤恳努力的精神,常常抱有天上掉馅饼、一夜暴富的投机幻想,如此,恐怕是很难适应创业的艰辛的。选择这样的人作为创业伙伴,既会坑了他,也会给自己背上一个大包袱。


十年在小说里就是弹指一挥间,但在现实生活中,十年能做的事情有太多。婴儿从出生长到10岁,可以基本掌握行走世间的基本知识,并具备相应的体能,较之出生时的脆弱,进步可以说是天翻地覆的;而一个10岁的小学生长到20岁的大学生,他的知识、能力已经可以为社会创造价值,他会从一个待呵护的幼苗长成一个准社会人。在个人的身上,十年时间真是有能让旧貌换新颜的神力,在25-35岁混上十年,那未来就要用再一个十年去追赶他人的进步速度,天道好轮回,这是颠扑不破的人间哲学。


在创业大潮面前,很多人会有自己可能就是“被历史选中的人”的错觉。有太多的商业奇谈,其创始人都是在很大的年龄才开始创业,年龄小一点的,有董明珠,年龄大一点的,还能找出褚时健。与他们相比,人常常会觉得自己也有机会。


但是,创业是一件和年龄关系不大的事情,它更与一个人所处的时代、个人能力和精神品质相关,成功的创业者在任何一个行业都能崭露头角,而如果如题目所描述,混了十年仍一无所成,已经证明他在个人奋斗这件事上缺乏热情和天分。鼓励他创业,就好像是鼓励一个从没有格斗经验的弱鸡进入斗兽场,待他遍体鳞伤地归来,他也许会用最恶毒的话诅咒鼓励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