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两个儿子,一强一弱,为何赐死战功赫赫的刘封而选平庸的刘禅?

侯家萍


首先纠正一个错误。刘备至少有四个儿子,为什么说至少呢?因为早期刘备多次与家人失散,早期的家人后代已经不可考。而据可考的记载,刘备有四子,分别为长子(养子)刘封,嫡长子刘禅,庶子刘永和刘理。

这四个儿子当中,刘封是刘备在荆州时收的养子,那时候刘禅还没有出生。而刘禅是甘夫人所生,刘理和刘永根据《刘氏家谱》考证,二人是刘备的最后一个夫人吴皇后所生。刘备和孙权的妹妹没有后代。

理清楚这四个儿子的身份之后,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刘备选择了刘禅而没有选择其他三位。理由是刘禅是嫡长子,而刘封是养子,刘理和刘永是庶子。

公元219年,刘备彻底占据汉中,自封为汉中王,封刘禅为太子。公元223年,刘备在夷陵大战中失败,白帝城托孤诸葛亮,之后刘禅继承帝位,为后主。

刘备为什么要赐死战功赫赫的刘封呢?

刘封与其说是养子,还不如说是刘备的爱将。刘备当初是看到刘封孔武有力才收刘封为养子的,这只是他收服人心的一个手段,类似于董卓收吕布为义子。

刘封不负众望,在平定益州,帮助刘备窃取巴蜀的过程中表现英勇,后被封为副军中郎将。刘备在汉中争夺战中更是派刘封来挑战曹操,曹操不忿,要召回他的黄须儿曹彰,准备让曹彰和刘封来一次单挑。可惜的是后来曹操撤军,两个猛将没有了交手的机会。

在这之前,刘封一直被刘备所喜爱。后来刘封在刘备的授意下,帮助孟达攻占房陵郡和上庸郡,这时两人因为兵权的指挥问题产生了矛盾。刘封没有处理好这次危机,致使两人产生了摩擦。公元219年,关羽兵围樊城,呼唤刘封和孟达前来救援,刘封不去,孟达也不去。两人谁也不服谁,致使关羽后来兵败麦城。

公元220年,两人矛盾白热化。刘封认为自己是刘备的养子,是来统领孟达部队的。于是抢夺了孟达演奏鼓乐的乐队。孟达认为刘封欺负人,于是带兵投降了魏国。

孟达投降魏国后,曹丕派徐晃和夏侯尚帮助孟达反攻刘封。刘封不敌败走,逃到了成都。刘备很生气,一是因为刘封不救援关羽,二是因为刘封没有处理好和孟达的关系,逼走了孟达。

这时诸葛亮也建议重重处罚刘封,因为刘封勇武,难以驾驭,恐以后对刘禅不利。于是刘备下令赐死了刘封。

其实刘封死的有点冤,孟达本来就是个首鼠两端的人,诸葛亮时期又准备叛魏降蜀,足见此人是个朝降夕叛之人,无论谁去接管孟达的部队都会逼反他。

其次没有支援关羽也是因为没有得到刘备的命令,擅离职守照样也是死罪,因此刘封不能独自背这个黑锅。

而诸葛亮说恐怕刘封以后对刘禅不利也是猜测,既然刘备已经早早的定下了刘禅为太子,那么刘禅接班是迟早的事情。况且刘封的兵权根本没有那么大,想造反根本不可能。

最后正面回答问题,刘备有四个儿子,刘禅是嫡长子,因此刘禅被刘备选中当继承人是理所应当。虽然刘封是长子,但是刘封是刘备在荆州收的养子,即使他战功赫赫,也不会被考虑为继承人。刘封被刘备赐死主要是因为刘封没有处理好和孟达的关系,逼反了边疆守将,丢失了边疆土地,在关羽最需要他的时候也没有支援。至于诸葛亮的建议完全是阴谋论,可以参考!


每日趣评


刘封是必须死的,跟救不救关羽没关系,因为他是干儿子。干儿子,就是刘封的原罪,我也一直认为他是三国中最悲情的人。

刘备是必须称帝的,也是必须把帝位传给亲儿子刘禅的。而一个英雄能干、颇有功勋的干哥哥自然就又成了:威胁。当然,这些事不用刘禅自己考虑,一个枭雄的父亲和一个天下第一聪明的丞相自然会替他把路铺好,关爱备至,不会让他受到半点威胁。一切威胁都会在一个合适的时机,以一个合适的理由被除掉。

那刘泌乃长沙人,亦汉室宗亲,遂请玄德到家,设宴相待。 只见一人侍立于侧。玄德视其人器宇轩昂,因问泌曰:“此何人?”泌曰:“此吾之甥寇 封,本罗侯寇氏之子也;因父母双亡,故依于此。”玄德爱之,欲嗣为义子。刘泌欣然从 之,遂使寇封拜玄德为父,改名刘封。

以刘备之枭雄,看上寇封难道是出于感情丰富吗?不可能。

他看中的是:器宇轩昂。器宇轩昂是啥意思?有用。

有用怎么办?收买。

收买靠什么?本钱。

问题是刘备当时只是寄居在荆州的客人而已,被打得东躲西藏,能拿出什么本钱来收买呢?感情。他收关张用的是感情,结拜。但寇封年轻,那就收为义子吧。所谓的打感情牌,其实就是不花钱收了员年轻将领。

而改了姓的寇封是不幸的,他刚加入刘备集团,就遭到了非议排挤。

云长曰:“兄长既有子,何必用螟蛉?后必生乱。”玄德曰:“吾待之如子,彼必事吾如父,何乱之有!”云长不悦。

关羽为何不悦?争宠。儿子比兄弟亲近,义子嘛,最起码不照义弟的级别低。所以,从寇封踏进刘家门槛的一瞬间,就展现了他在这个圈子里的特征:威胁,并一直保持到死。他进门就威胁到了叔叔们的地位,而到了后期,他又威胁到了弟弟的地位。

刘封是有能力的,也是很努力的,可惜,他在错误的时间遇见了对的人。如果他晚10年遇见刘备,刘备有资本赏个官职了,他不难成为魏延、姜维、马岱一类的人物。可惜,他认识刘备太早,刘备穷的只能走感情路线,打义子的牌,而这就注定了刘封一生的悲剧。

寇封改名刘封,是他悲剧的开始,从那一刻起,他就是“义子”。不但刘备集团的人看不起他,连敌人都看不起他。打仗的时候刘备派出刘封挑战曹军,而阵前的刘封跃马舞刀也是威风异常,然而曹操却嘲讽的道:大耳贼这派个干儿子出来算什么玩意,有机会给你看看我黄须儿的能耐。

曹操所说的黄须儿指的是他二儿子曹彰,威猛果敢,可徒手搏击猛兽,军功卓著,因长着黄色胡须得名。

有人说如果刘封能耐差,低调一些,显得没什么威胁或许能逃得一命。那是不可能滴,以刘备的性格,不是你有威胁的问题,是只要你有造成威胁的可能都是不允许滴。

而刘备传位给平庸的刘禅跟杀刘封是一件事的反正面:亲儿子。


锐视觉何老师


刘备赐死刘封的主要原因是怕刘封以后威胁到刘禅,据《三国志》记载刘封这个人武艺高强曾随诸葛亮、张飞一起入蜀有攻克之功。尽管刘封气力过人战功赫赫但是毕竟他只是刘备收养的义子,所以刘封在刘备心中的地位是远不及刘禅的。

刘封原本姓寇,当初刘备在荆州的时候还没有子嗣于是便收养了刘封。从史书的记载来看刘封是一个不识大体飞扬拨扈的人,刘备派他去援助孟达收复上庸等地而他却仗着自己是刘备的义子欺凌孟达。有一次刘封甚至强取了孟达私人乐队,孟达因此对刘封一直心怀怨恨。后来关羽在荆州攻打樊城的时候曾多次派人前往上庸请求刘封、孟达派兵相助却遭到了拒绝。关羽兵败身死之后孟达怕刘备怪罪又加上他一向和刘封不和于是便投奔了魏国。

孟达的叛变导致刘备刚占据不久的上庸等地又被魏国夺走,刘封只得狼狈的回到了蜀地向刘备复命。刘备当面斥责刘封对关羽的求援坐视不理和他欺凌孟达导致孟达叛变,不过这个时候刘备并没有杀刘封之心。后来诸葛亮以刘封为人刚猛如果刘备有一天不在了难以控制不如趁机除去刘封,刘备于是听取了诸葛亮的建议命令刘封自裁。刘封死后刘备悲伤的留下了眼泪,从这里来看刘备对于刘封还是有一定感情的。


历史战争


一、刘备有四个儿子,而非两个。刘封为养子,刘禅为嫡长子,还有刘永和刘理两个庶子。

二、刘备在三顾茅庐前屡战屡败,经常被对手打的扔下老婆就跑路了,所以一直没有孩子。到荆州后,已经快40岁的刘备不得不考虑后嗣问题,所以就收养了勇猛的刘封,对他也不错。但没过多久,刘备就生下了刘禅,刘封的地位就特别尴尬了。


刘封随张飞入川,立有战功,后来又和孟达攻克了上庸,这便是刘封所有的功绩。之后,刘封听从孟达的建议,拒绝救援关羽。关羽败亡后,又后孟达闹翻,被徐晃击败,丢失了上庸,灰溜溜地跑回了成都见养父刘备去了。

三、其实刘封大可以随孟达投降曹魏,恢复原姓,处境不至于多么危险。而刘封却没有这样做,他认为,养父不会杀他。没想到,诸葛亮却对刘备说刘封性格刚烈,将来会对刘禅产生威胁,应该趁现在除掉。刘备也责怪刘封拒绝救援关羽,正在气头上,所以便令刘封自尽。


刘封得知消息后,大哭一场,后悔没有听从孟达的建议投降曹魏,于是拔剑自刎。

四、自打刘禅出生后,刘封就已经丧失了继位的资格。汉代十分看中名分,作为养子只有在养父没有亲生儿子的前提下才可以继承家业。而刘禅是刘备唯一的嫡子,天命所归,无论他是平庸还是有能力。

而刘封比刘禅至少大15岁,且性格刚烈,对于刘备、刘禅、诸葛亮来说,刘封确实是个大问题,怎么安排都不合适,除了让他彻底离开蜀汉这个圈子。既然刘封没有去曹魏,那么他就只能死了。



石头说历史


刘备有两个儿子,一曰“封”,一曰“禅”。封禅,封禅,刘备的帝王之心显露无疑。

刘封和刘禅虽都是刘备的儿子,但两人还是有差别的。刘封是刘备在寄居荆州时收的养子,他本姓寇,寇氏是荆州望族,他亲爹是刘表手下的人,曾被汉室封为罗候,当初刘备兵败徐州后遭曹操追杀,南逃至荆州依附州牧刘表,因为当时没有儿子,就把罗侯之子收为养子,改名叫刘封。

刘封跟随养父刘备在军营中长大后,练得一身好武艺,他膂力过人,骁勇异常,并屡立战功。刘备取西川时,破葭萌关围攻成都时遇挫,急需援兵,诸葛亮领张飞、刘封率军溯江西上增援刘备,一路上攻城拔寨,势如破竹。刘备占领西川后论功行赏,刘封因功被攫升为副军中郎将。

然而,刘备占益州建立蜀汉不过十几年后,其养子、战功赫赫、勇猛异常的骁将刘封却被他赐死,俗话说虎毒不食子,刘备这样狠心却是为何?

小说《三国演义》中说,关羽发起荆州之役围攻樊城时,在形势一片大好之际,被吴将吕蒙抄了后路,近在咫尺的刘封、孟达拒不发兵救援关羽,致使关羽失掉荆州,兵败被杀,刘备为严明军纪,除恶扬善,必须要忍痛杀掉见死不救的刘封。所以才有了演义小说中“侄陷叔刘封伏法”这一虐心章节。

正史《三国志》对刘封被刘备赐死一事记述的相对理性:“先主责封之侵凌达,又不救羽。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于是赐封死,使自裁”。

刘备怪罪刘封屡屡欺辱上庸守将孟达,把孟达逼得率部投降了曹魏;荆州之战爆发后,刘封又不救援关羽,坐视关羽败亡。这两条罪状已足够判刘封死罪了。但诸葛亮的考虑更深一层,他对刘备说刘封这人性格不羁,且胆大过人,刚猛难制,恐怕在你百年后对刘禅不利,力劝刘备诛杀刘封,不留遗患。刘备犹豫再三,最终采纳了诸葛亮的建议,逼刘封自尽了。

由此可见,刘封逼反孟达和拒绝营救关羽,并没有彻底激怒刘备,让他陡起杀机的,竟然和立储大事有直接关系。

直接导致刘封被赐死的主因就是诸葛亮的那句进言:“恐易世难制”,此语不仅道出了刘备的隐忧,也促使他狠下杀机。 刘封谋勇俱佳,虽然很有能力,但性格桀骜不驯,况且他又不是自己亲生的,自己死后刘禅一定不是他的对手,因此他必须死。

自古帝王最头痛的事莫过于立储难题,他既要选出一个各方面都较为优秀、又比较合适的接班人,还要给他营造出一个能平稳过渡的政治环境,防止自己百年后诸子间同室操戈、相互倾轧的不利局面。但刘备面临的问题与历代帝王立储之事又不太一样。

刘封是长子,自是立为太子的不二人选 。 然而,他却是养子,和刘备没有丝毫血缘关系,就别想继承蜀汉帝业了。刘禅虽然无能,但好歹是亲生的,由他继承蜀汉基业才是刘备心中所愿,也是诸葛亮考虑的重中之重。所有帝王对子嗣问题都顾虑重重,称霸西南一隅的刘备也不能免俗,诸葛亮正是窥视到了他心中这一担忧,抓住了他的心理,这才进言怂恿他除掉刘封的。

还有一点,孟达和申耽、申仪兄弟叛降曹魏后,上庸、房陵、西城三地的百姓全部献城降魏,而 刘封对此却未作出丝毫反应,也没有任何动作。因此诸葛亮有理由怀疑刘封与孟达虽表面不睦,其实一直暗中勾结。另一方面,刘备、诸葛亮也急需找个人替自己承担失荆州、折关羽的责任。刘封之死,和储位之争大有关联,刘备杀他是为亲生儿刘阿斗“削棘”,另一方面也为自己卸责;昏聩痴愚的刘禅继位,和能力强弱无关,由嫡亲血脉继承大统的帝王心思才是促使刘备痛下杀手、“锄强扶弱”的动机。至于其他的原因,大都是借口或托词罢了。

【答题写作不易 剽窃必究】【网络配图】


铁马冰河wu


刘备的这两个儿子,刘封,刘禅,一个有战功,一个无功勋,一个频征战,一个家养闲。即使是这样,刘备也还是抛弃刘封,选择了刘禅。图片为刘备剧照,题主配图

刘封并非刘备亲生

这一点应该是最重要的,几乎注定了刘备不会选择刘封作为继承人。一,在个人情感上一定是优先选择刘禅,谁不想给亲儿子最高权力。二,在舆论上也会选择刘禅,选养子为嗣会引起非议。三,在政治上也不会这么做,刘备自诩为汉室宗亲,正统起义,养子继位有失公允,也会给好事者可乘之机,造成时局动荡。

刘封对待关羽和孟达的态度

关羽北伐后期,腹背受敌。刘封以上庸不稳不敢轻动云云,拒绝出兵,再加上他对孟达态度不好,逼走孟达,后来刘封部下也叛变,土地尽失,成了他被刘备,诸葛亮处决的导火索。即使真的有难言之隐,因为他多少会威胁刘禅,不知道蜀汉政权是否早就有除掉他的想法。

刘封身处嫌疑之地,和魏国相接,又不能团结力量,比如孟达,身份还特殊,所以他要是不事事检点,如履薄冰,就会身陷险境。而刘禅的貌似平庸,更让刘封十分尴尬,将来可能会震主之人如何保全?


大眼大世界


方圆论坛有话说!

刘封最致命的一点就是他只是刘备的螟蛉义子,也就是认的干儿子。和刘备没有一点血缘关系。当年刘备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后暂居荆州,由于当时刘备年纪大了而且还没有留下血脉,正好遇上了罗侯寇氏之子寇封,当时刘备一见寇封威风凛凛一表人才,恰好自己也没有子嗣,就认了寇封为义子,并且改名刘封。

起初刘封在刘备帐下很受重用,而其本身也勇力过人,刘备入蜀的时候刘封就出过大力,可以说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益州平定之后刘备封刘封为副军中郎将。后又升为副军将军。随着刘备的势力越来越大,刘封在刘备阵营的地位也与日俱增,因为谁都知道刘备无后,照现在这个情况发展下去,刘备的继承人只能是刘封,所以很多人也巴结刘封支持刘封。刘封自己也以刘备的继承人自居。



但阿斗也就是刘禅出生之后,一切都变了,原本对刘封热情关心的刘备不见了,对刘封奉承的人也不见了,因为大家都知道,刘备有了亲儿子之后肯定是传位亲儿子,不可能在传位干儿子了,所以刘封自己也是苦恼异常。刘备可能也感觉到对刘封的疏远不太好,毕竟是自己干儿子,所以也是多加抚慰刘封,毕竟自己亲儿子岁数还小,将来的事情都说不定。


直到有一次刘备问关羽该立谁为世子,关羽就说既然有亲儿子了为什么还要立干儿子。这番话被刘封知道后,刘封也是非常憎恨关羽,但也不敢表露出来,在建安24年的时候,关羽被围困在襄樊,刘封听了孟达的建议不救援关羽,导致关羽兵败身亡,刘备大怒惩罚了两人,从这以后对刘封更是不满。认为关羽的死刘封难辞其咎。

后来刘备听从了诸葛亮的建议铲除刘封,一方面刘备恨刘封不救关羽导致关羽身亡,另一方面就是诸葛亮和刘备所说的话,害怕刘封威胁到刘禅的地位,所以接着兵败的机会一举赐死了刘封。

刘封之死可以说从刘禅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注定的,刘备没有儿子的时候他是千好万好,刘备有亲儿子,刘封就变成了威胁,即使没有害关羽兵败身亡这件事,刘备也会找其他机会铲除掉刘封。所以刘封被刘备所杀,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感谢阅读。喜欢的朋友请关注支持一下。


方圆论坛


首先,刘封不是亲生的,是养子。刘备年过40没有儿子,只好收养了刘封当继承人。谁知道几年后刘备竟然又有了亲生儿子刘禅。养子肯定没有亲儿子亲呀。

其次,刘封虽然战功多、擅长打仗,但是并不适合当皇帝。皇帝需要擅长权谋,刘封并不具备。刘封的性格也比较刚强、跋扈,不是那种稳重、善待大臣的人。

刘禅虽然平庸,但是比较听话、不乱来。只要有良臣辅政,是没有问题的。蜀国有诸葛亮这样有能力又忠心的大臣,刘备是可以安心的。如果换成刘封这样性格强硬的人,肯定会跟诸葛亮闹翻的。诸葛亮也不会有后来的成绩。估计很快就会被刘封处死,或者被迫辞职。


国史拾遗


因为你还忽略了一点:刘禅是亲生的,刘封却是收养的。

所以,刘备作为一个古代人,选择继承人只会选择自己的亲生儿子刘禅,而不是收养的刘封。中国古代本来就十分看重血缘关系,刘备也不能幸免。

那为什么要赐死刘封呢?刘封非死不可吗?

赐死刘封的原因有三:

1.战功赫赫,能力显著。刘封战功赫赫,能力显著这俩点不但没能给自己加分,还导致了自己的死亡。刘封是不可能能继承刘备位置的,原因有三,一个是没有血缘关系,一个是群臣反对,还有一个是刘禅并非无能。可刘封的能力再加上其战功,肯定会威胁到刘禅的位置,且不说刘封有没有野心,刘封的手下可不乏野心勃勃之辈,万一,刘封念头一动,反了怎么办?刘封并非泛泛之辈,更何况还有曹魏和东吴这两个大敌呢?万一刘封与其联合怎么办?


2.刘封不出兵救关羽,让刘备怀疑刘封有二心。关羽兵败麦城的时候,刘封、孟达不出兵相救,导致关羽之死,这肯定让刘备“心不能安”。刘备要收养刘封时,关羽就曾反对过,而刘封对关羽“见死不救”不免让刘备怀疑其有二心。此时刘备想必也在考虑该不该杀刘封。

3.大臣的上谏。刘封是不受群臣支持的,这点倒可以为刘封保住小命有帮助,因为没有大臣支持,要谋反很难。可刘禅的能力平庸,却又给刘封的生命带来威胁(刘禅的平庸会让刘封有可趁之机)。刘备为此犹豫不决,接着刘封对关羽的“见死不救”,让刘备对刘封恼火不已,此时,大臣们趁机上谏,就连诸葛亮也要上谏一番,这就等于火上浇油了,刘封不死都难!



刘封非死不可吗?

答案是非死不可。因为就算刘备不杀刘封,刘备死后,诸葛亮也会杀刘封,抑或刘封也会自寻死路。

《三国志》说:“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於是赐封死,使自裁。封叹曰:“恨不用孟子度之言!”

诸葛亮向来谨慎,不会轻易地要杀一个人,这个人还是皇帝的儿子(收养的),可见刘封很可能是有二心的。



又从刘封口中的“恨不用孟子度之言!”可见刘封恐怕是真有一点心思的。此时,不应该是哭诉自己死得无辜,而是后悔不听孟达(孟子度)劝他谋反的话。刘封心中想必是不服刘禅的,却又因刘备有恩于自己,再加上谋反的成功率不高等原因,才没有谋反的。


没办法,这就是亲儿子与养儿子的差距啊!刘封进了帝王家,不知是其幸,还是其不幸。


李哥小粉丝


首先:刘禅是嫡长子

其次:历史上真实的刘禅是一个有手段的人,至于他前期表现出来的孱弱,无为,可参照明代历史张居正与万历。不是不想干事,实在是诸葛亮太牛逼。怕是表现不好被废。

再次:刘禅投降,蜀国灭,这叫做识时务者为俊杰,诸葛亮在时,性格强悍,好多事情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其出师表中道“临表涕泣,不知所云”“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其六出祁山,坚持北伐,明知魏强蜀弱而以卵击石,排除掉功高震主自保论及忠心报国抱负论外,客观的说极大的消耗了蜀国的国力。而刘禅的投降而不是无谓的抵抗,也表明其是识时务的俊杰,避免了很大的屠戮,不得不说刘禅很明智。

最后:世人都嘲笑阿斗的乐不思蜀,可不知几百年后的李后主《虞美人》中的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美而绝命。阿斗岂不比李煜高明许多。

能屈能伸是大智慧,但是又有几人做到。众人大多能伸,少有能屈。能伸无益何不屈?

天下大事,分久必合,蜀国灭亡的黑锅不能全由刘禅一个人背。这对他不公平。

总体来说,让刘禅继位还是对的,刘备是老狐狸,目光不会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