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學期統編教材《語文》三年級上冊編排思路及內容解析

2018年秋季學期迎來了一些新的變化,特別是三年級語文教材,更是讓人耳目一新。這次統編教材更新的內容之多,改革範圍之大前所未有,也預示著語文學科在未來將佔據重要的位置。“得語文者,得高考”已經成為現實。

第一,主要亮點是主打“人文主題+語文要素”。

二、語文要素和課程標準緊密聯繫。

語文不在只是溝通交流的工具,還是人文意識的重要體現。

三四五年級的語文要素一級一級提升,並互為基礎。各要素之間聯繫主要體現在“默讀”,和“詞語理解”的不同。

三、語文學習三大內容“精讀”,“略讀”,“課外閱讀”學習方法優勢互補。

“精讀”放在第一位,“略讀”次之,“課外閱讀”貫穿整個語文學習。“教學目標”設定又是重中之重。

四、“精讀”學習語文方法,“略讀”運用語文學習方法,遷移潛移默化。

五、單元與單元之間內容無縫連接。

單元內部結構基本沒什麼變化,局部微調。

六、單元注重落實語文學習方法的指導。

七、練習活動注重學以致用。

八、語文學習的終極目標:學會自己閱讀並獲得自己需要的信息,通過自己的語言和文字表達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什麼是預測策略:讀者在閱讀中根據有關信息對文本的情節發展、故事結局、人物命運、作者觀點等方面進行自主的假設,並在閱讀過程中尋找文本信息來驗證自己已有的假設,如此反覆假設、驗證,不斷推進閱讀。

預測策略有什麼好處:

(1)激活原有知識,產生閱讀期待,激發閱讀興趣。

(2)引導閱讀時關注文章的重要內容和細節。

(3)促進閱讀理解,提高閱讀理解水平和閱讀速度。

(4)提高分析、判斷、推理能力。

(5)豐富學生的認知圖式。

使學生愛上閱讀,成為積極主動的閱讀者。

九、習作是最大限度的反應學習語文的基本能力。

十、習作也講究方法。

十一、口語交際是習作的基本工序。

怎麼樣?看完了統編三年級《語文》教材全解,是不是覺得瞬間自己不會學語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