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一特輯丨不忘初心 軍魂永駐

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八一

這個熟悉的日子

歷經多少年風雨滄桑

你是否還記得那年在國旗下的宣誓

憶往昔崢嶸歲月

不褪色的是他們心中的堅定信念

有這樣一群人

即使離開部隊

也在如今的崗位上

發光發熱

無悔的軍旅生涯

豐富的人生閱歷

從橄欖綠到檢察藍

他們依然是最可愛的人!

我眼中的幸福

荊波

檢察政治工作部

從小有個軍人夢的我,在見證了九八抗洪後毅然決然地走進了軍營。

入伍後,我們第一集團軍80餘名從地方大學招收的新排長集體前往號稱“中國西點軍校”的南昌陸軍學院(現陸軍步兵學院)進行強化訓練,“打靶不用糊、單槓吊葫蘆、投彈二十五”是集訓之初的真實寫照。

為了提高軍事素質,半年強化訓練期間每天早上五公里越野、每天晚上三個“一百”(俯臥撐、仰臥起坐、引體向上),日常訓練內容就是單雙槓一到五練習、四百米障礙、步兵戰術、班排連協同、各種槍械射擊……有許多人受不了這種超越極限的“魔鬼訓練”而選擇了退出,更多的戰友相互鼓勵、相互扶持,勇往直前的堅持了下來,最終完成了從手無縛雞之力的文弱書生到野戰部隊的帶兵排長的轉變。

來到野戰部隊任排長後,面對三十多名戰士對“大學生排長”的質疑和不信任,“矇眼一分鐘分解結合自動步槍”、五公里越野全連第一、實彈射擊全連第一、完成全營第一份多媒體課件,我用實際行動讓戰士們逐漸聚攏到自己身邊,成為全連兵齡最短、軍事技術最強的那根標杆。

回首軍旅十四載,任職專業技術、政工、指揮等九個崗位,從事步兵、炮兵、通信兵、裝甲兵等不同兵種專業,僅炮兵一項就有滑膛炮、火箭炮、線膛炮3類。但我始終把每次轉崗作為檢驗自己能力的機會,不懂就學、不會就練,發揚敢打必勝的優良傳統,堅決做到“紅旗所指、一往無前”,翻開抽屜,“優秀四會教練員”、“優秀基層幹部”、“優等營級射擊指揮員”、“裝甲兵專業技術證書”,幹一行、愛一行、專一行,部隊生活塑造了我敢打必勝、精益求精、勇於擔當的品格。

2012年,我轉業進入檢察院。上班沒多久,我就覺得壓力山大。信息、簡報、調研、宣傳、檔案、檢委會、文件傳閱、機要保密、人民監督、電子印章庫、各類會議保障、黨組材料撰寫……幾天下來,面對鈴聲不斷的電話、源源不絕的文件,我不禁忙的腿發軟頭髮昏。

與此同時,我還得到了一個親切的外號——“大叔”。一是因為自己長了一張略顯滄桑的面孔,顯得比實際年紀大;二是因為軍人出身,容不得半點差錯,總是習慣把所有可能性都考慮個遍,同事們都覺得我做事靠譜。

“大叔,我有篇信息幫我看一下啊!”

“大叔,幫我蓋個章啊!”

有同事好奇地問:“你以前在部隊就是從事文字工作的嗎?”我告訴她:“我是學機械出身,以前只會帶兵訓練,從來沒涉及過信息、宣傳等文字方面的工作。”

人這一輩子,總要有點事情做才好。與其虛度人生倒不如過的充實一點。正是軍營的歷練,塑造了我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無論是曾經艱苦的部隊生活,還是如今忙碌的檢察生活,都是我眼中的幸福。

姓名:荊波

軍齡:13年

1999.7

第一集團軍入伍

南京軍區,任炮九師201團排長

2002.3

任炮九師作訓參謀

2003.3

炮九師通信一連指導員

2005.3

炮九師16團副教導員

2008.2

炮九師16團三營教導員

2010.2

炮九師16團三營營長

2011.2

炮九師16團三營副參謀長

2012

轉業

2012.11

進入原北塘檢察院,先後在公訴科、辦公室、機關黨委、新聞辦工作

榮譽:先後獲區優秀黨務工作者,三次獲得優秀公務員

2016~至今

梁溪區人民檢察院

追夢

李波

刑事執行檢察部

成為一名軍人,是我自幼的夢想,2001年7月,我幸運地趕上火箭軍(原第二炮兵)在大學裡徵招應屆大學畢業生,多少年的軍人夢突然之間變成了現實。而如今,我已轉業成為一名檢察官,日子過得忙碌而又充實,但回想起近十年的軍旅生活,我心中依然激情澎湃,感慨萬千!

忘不了秦嶺深處集訓營裡的魔鬼訓練,用汗水、泥水和血水把我從一名大學生磨練成了一名軍人;忘不了在連隊裡和戰友們一起摸爬滾打,值班訓練,用團結和信任結下了深厚的戰友情誼;更忘不了看著導彈騰著烈焰衝向天空的那一刻,軍人的使命、責任和自豪隨著那烈焰深深的印在了我的心裡。

2010年底我轉業到了檢察院,重新撿起大學裡的專業,雖然脫下了軍裝,換上了檢察制服,但沒有改變的是軍人的信仰,是對黨、對人民、對法律的赤膽忠心。面對犯罪分子,我鐵面無私,嚴格執法,在訊問室裡鬥智鬥勇,一次次揭穿犯罪分子的狡猾詭辯;在法庭上據理雄辯,有力的指控讓犯罪分子不得不低頭認罪。

但法律並非只有冷漠無情的一面。每次說到這個話題,我總會想起自己剛剛辦理的那起尋釁滋事案。因為女兒的離家出走,案件當事人張某借酒澆愁,被酒精衝昏了頭腦的張某因瑣事與李某起了衝突,並將李某打成了輕傷。女兒離家出走、丈夫又進了看守所,面對這樣支離破碎的家庭,張某的妻子動了離婚的念頭。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我分別給雙方做工作,最終,張某與李某達成和解。通過建議對張某變更了強制措施,從而穩定了夫妻二人的關係。每次看到牆上那面夫妻二人專程送來的錦旗,“秉公執法,促進和諧”八個字不斷提醒我,作為一名檢察官,我不僅要讓公眾看到法律的公平正義,也要讓當事人觸摸到法治的溫度。

當我們經過共同努力讓我院榮獲全國首屆“守望正義——群眾最滿意的基層檢察院”榮譽稱號之時,作為一名檢察官的使命、責任和自豪又一次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腦海。

逐夢的路上,一路付出,一路收穫,一路艱辛,一路成長。夢想沒有盡頭,為信仰奮鬥的歷程才剛剛開始。

姓名:李波

軍齡:9年

1997.09~2001.07

武漢理工大學

2001.07~2010.12

原第二炮兵53基地司令部,歷任排長、指導員、參謀等職務,榮立三等功一次

2010.12~2016.07

原北塘區人民檢察院偵監公訴科,書記員、助理檢察員、檢察員、副科長

榮譽:2015、2016連續兩年獲得區優秀公務員

我的青春年代

周漢彬

檢察綜合業務部

還記得年少時的夢嗎?像朵永不凋零的花。三十幾年前,還帶著稚氣的我,在新兵連長的帶領下,唱著《我是一個兵》走進軍營,成為一名光榮的空軍地對空導彈部隊汽車兵。時間雖已遠去,但那時的記憶始終清晰,時常映現在我的腦海中。

1978年11月,當時的我,還是無錫縣八士人民公社南巷門生產隊的一名普通社員。有一天公社人武部寄來了一封入伍通知書,還在田頭幹農活的我接到大隊通知,去醫院做當兵體檢。我無比興奮,母親卻躲在門後默默流淚,當時國內外的局勢很緊張,她很擔心我。一切都很順利,月底我便搭上了北上的火車,開始了人生夢寐以求的軍旅生涯。

經過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我被分配到了獨立團直屬汽車連,在新兵中只有3個人被錄取,我覺得自己很幸運。從洗車、擦車,到道路駕駛、夜間駕駛、燈光變換、理論學習、故障排除、載重駕駛,我努力學習、刻苦訓練、虛心請教。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優異成績,為領導、連隊爭了光。

回首當年在汽車連學習的歲月,我不禁想到了這麼一首歌:車輪滾滾,喇叭聲聲,我們是空軍汽車兵。奔外場,進陣地,技術過硬顯神通。愛車守紀樹形象,安全節約做標兵。我和雷鋒是戰友,光榮啊光榮,空軍汽車兵。

1982年徵兵工作開始,我奉命到新兵連報到,擔任新兵連五班班長,開始帶兵。從穿衣到吃飯,從內務到坐姿、站姿,從隊列訓練到投彈、射擊,我天天和新戰友們摸爬滾打在一起,我們一躍成為全新兵連第一。最後接到了命令:接受北京空軍司令員的檢閱考核。檢閱考核非常成功,上級部隊領導讚口不絕。為此,參謀長給我一個團嘉獎,以示鼓勵。

新兵連結束後,我回到了汽車連擔任汽車教練,成為三班班長。這段歷程,可謂刻骨銘心。那是1982年3月底,北方那時還比較冷,雖然不是冰天雪地,西北風颳著卻是那麼刺耳。但我的心情是異常高興和激動,我都當師傅了,一種榮譽感由此升起,開心啊!翻來覆去睡不著,又一想,自己肩上的責任和壓力也是更大了。如果培訓得好,那是應該的;如果不好呢?他們回去後執行不了任務,該咋辦?中途會不會跟不上而淘汰,或中止學習的呢?我徹夜難眠。第二天一早,我帶著疲憊的身軀準備洗漱,一開宿舍門,陽光明媚,風和日麗,春天好像提前來到了,這是一個好兆頭啊,彷彿在告訴我:你行的。

按照老傳統把新兵宿舍安置好後,我把自己的床鋪也搬了過去,和新兵們同吃、同住、同訓練。大家相處得很融合,學習氣氛相當高漲,我也一躍成為教練第一名。你幫我,我幫你,不允許有一個人掉隊的集體榮譽感已深深地注入我們班每個戰士的心坎中,那種氛圍我至今難忘。

也就是從這時開始,昔日的老鄉、同窗變成了如今的戰友、兄弟。一群戰友,知心牽手;一段歲月,難以忘懷;一句關心,伴你左右。有一種情,不求朝暮相見,只想在靈魂深處相偎,能多久就多久。有一種戰友不在生活裡,卻在生命裡。有一種陪伴不在身邊,卻在心間。戰友相遇沒有早晚,有心同,有語暖,有美好,是心靈的伴。是自己的影,是開心時的果,是脆弱時的肩。好好珍惜現在吧,其實一輩子真的不長,等哪天醒來,或許發現我們都已經老了。

從部隊到地方,我始終沒有忘記那曾經的誓言。雖然身上制服的顏色變了,級別也從辦事員科員到科級幹部,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信念卻沒有變。二十年前,我因車禍受了嚴重的腦外傷,昏迷一週人事不省,經過多方努力,總算從死亡線上拉了回來。儘管如此,主治醫生對我的術後恢復前景表示了極大的不樂觀,關心我的領導和同志們也都紛紛勸我今後要多休息。但我想到了保爾說的:“醫治一切病痛最好的最寶貴的藥品,就是勞動。”於是,在二次手術後八個月,我堅持回到工作崗位,儘管行動還顯得有些遲鈍,說話也還有些不太利索,但我想,只要我還能說能動,我就要像一個正常人一樣工作。一天下來,回到家有時倒頭就睡,醒來才發覺全身疼痛。妻子心疼我,數落道:“歲月不饒人,要注意保重身體。”而我總是笑笑說:“紮紮實實做事,才能安安心心睡覺。”現在,當忙完一天的工作,走出單位大門,看到夕陽映彩霞,我的心中總是湧起一種充實的幸福感。大概這就是當年當兵的時候所帶給我的力量吧。

我引以為榮的人生經歷,無悔的軍旅生涯。我的血脈裡傳承著汽車兵的“雷鋒精神”,它將伴隨我一生,激勵著我抓緊每鍾每秒的時間,在人生的旅途上,踏著前輩們的足跡,永遠勇敢地走下去。

姓名:周漢彬

軍齡:5年

1978.11

北京軍區空軍地空導彈獨立第十團入伍

1981~1982

任汽車駕訓隊教練班長

1983

復員

1986

進入原南長區檢察院,先後在辦公室、行裝科、法警隊工作,任車隊隊長,負責車輛安全管理

榮譽:先後榮獲南長區先進工作者、優秀車輛管理員、安全先進個人等榮譽

素材提供:荊波 李波 周漢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