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三星苹果高通要自研构架?公版构架与自研构架比有何优劣?

二尕子与小不点


试想大家用的都是公版架构,无非比的就是谁可以先用上新架构,上新工艺,但是同一年全部的soc发布之后,大家的性能都是一样的,完全不能和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对于无能为力的小厂当然上无所谓,像苹果三星这样的厂商,自然对自己有更严格的要求,毕竟soc就是手机的脑子。当然自研架构本身是个坑,目前苹果一个人挑起了arm之光。高通因为820时期的kryo比公版架构还烂,直接砍掉了团队(当年差点把骁龙8系也给砍掉了,虽然最近又有高层冒出想砍掉8系的想法),835时期买了了BoC(ARM Built on ARM Cortex Technology)的许可证,简单来说就是允许高通基于公版架构自己再修改。

苹果为什么要自研架构呢?

来看下geekbench的跑分

从跑分来看,A11,猎户座9810,骁龙845基本分了三个梯队,a11还是去年的机子,更别提今年吊炸天的A12了。安兔兔成了安卓的遮羞布,以为跑了几十万分就真的领先了苹果一样。事实上geekbench有点跟不上苹果的节奏了,当测试压力足够大的时候,软解4k视频,spec2006,a11功耗和性能秒的安卓全家渣都不剩,可以这么说,980 ,855性能功耗能追上a11就谢天谢地,可以直接吹爆。

像4k60fps,智能hdr,人像光模式,AR,这些都需要A系列有极强的性能配合才能轻松实现。小编认为大部分用户几乎触不到性能天花板,日常使用实在想不到什么能榨干A11性能的地方。但是性能强肯定是好事,不然试试几年后玩最新的游戏,相同优化的话A系列肯定比骁龙流畅。

头铁的同学可以试试火力全开这款游戏。

当然公版架构也完全不是一无是处的

前面说了,公版架构对于厂商极为友好,ARM一直追求在尽可能小的面积达到更大的性能,这个特性也决定了公版架构永远追不上苹果的自研架构,毕竟谁都不舍得像苹果那样狂堆缓存。为什么ARM要把面积做小?

面积做得越小,相同的工艺下,一块晶圆可以切割出更多份,对于厂商来说成本是相应降低。(苹果财大起初不在乎这点成本,苹果有时候也和矛盾,在某些方面比千元机还扣,有些地方又猛砸钱)

自研架构也是个坑,不是烧了钱就有实打实的性能提升,参考骁龙820,公版架构给厂商提供了风险保障,当然目前也没有厂商能养两个团队,一个自研,一个公版,选最好的那个。苹果又是个例外,毕竟有钱真的可以为所欲为,苹果有两个自研架构的团队,每年选出最强的来做当年的处理器。

所以如果你是个在乎手机绝对性能的玩家,那么每年的苹果就是首选,也只有这个选择了,短期来看高通,三星,海思都任重而道远。

任何有关数码的问题都可以留言在评论区,小编会一一回复的。


评论区有好几个声音的,我要回复一下,连指令集和架构都搞不清楚的麻烦不要瞎发表言论,这种睿智的问题我就不理了,有好几条都是这样的,看着我头疼。

开头就说了,三星苹果才是自研架构,高通海思都是公版,自研架构再烂也是自研,再吊也是自研,跟公版没什么关系,倒是都用的arm指令集。

还有说小编是果粉的,小编顶多也就在讨论A系列芯片的时候是个果粉,其他情况都是妥妥的果黑,不信的自己去翻记录。


su矢你


自己做芯片,肯定要自研架构,这里的自研,不是说从头开始创造一个架构出来,而是对公版架构的微改。

如果都使用公版架构,给ARM交了钱,拿了授权,就可以使用公版架构了。但是公版架构只是由ARM设计出来的性能平平,追求稳定的版本。这样的性能对于芯片公司来说是不足够的,他们需要和对手拉开差距,能够拉开差距的手段就是自研架构,通过对公版架构的修改,来提高其性能,降低功耗。

公版架构的好处自然是稳定,经过反复测试由ARM推出的架构在运行上肯定没有问题,但肯定不算是最好的架构,为了追求稳定性,ARM会牺牲掉一部分性能。但是自研架构也并非十全十美,改好了,会大获成功,改得不好,可能就会出现诸如810一样的发热问题。

自研架构可以说是双刃剑,取决于自研出来的结果如何,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榻榻米的榻榻


先说结论,同代CPU,公版架构综合看是最好的。

1,高通是行业老大, 他的自助架构是完全不如公版的。高通公版8250,835,845都是同期翘楚,自主的8260(胶水双核)、8064(高频低效)、800(火龙一代)、820(整数超低)看CPU部分都是垃圾,分别被同期公版A9、A15、A72虐出屎。现在高通也回归了公版架构,不再折腾自主了。

2,苹果的CPU设计能力不如高通,A4X之前只能用三星处理器贴牌,A7之前只能沦为下品,从A7处理器就一直在堆单核心规格,一直到A11堆到了6发射前端,8ML2的恐怖规格,开始走Applebench跑分路线,在桌面端这种设计是很好的,但是移动端的空间和电压环境决定也只能跑跑Applebench了。

3,三星凭借公版架构的4210、4412、5410分别吊打同代高通自主CPU,但是自主设计的猫鼬架构三代都有严重的功耗墙问题,因此调度十分保守,尤其是9810已经像苹果一样沦为跑分工具,9810单核心规格接近A11,有4个核心(A11只有2个),理论性能超高,Applebench单线程都能接近A11,可惜实际性能输出一样很不理想。

在大部分时候,同期公版架构是最均衡、最优秀的架构,ARM会根据每一代制程来调整设计(懂的都知道,架构只是发挥制程的一种手段),其他厂商所谓的自主都是拆东家墙补西家墙,除了买个信仰没有任何意义。苹果也就算了,买来还能跑跑Applebench玩玩,居然还有人盼着高通回归自主架构,这种都是没见识过火龙处理器的威名。


往昔的智慧


自研架构最大的优点是可以自主管控极限性能,并和公版架构形成差异化(注意,是差异化而不一定是优势)。所以这是驱动苹果高通三星上自研的原因所在。

但是自研架构需要很高深的设计功力,目前来看比较成功的也就是苹果A系。高通已经放弃并转投公版了。三星的M系大核架构已经发展到了第三代,但功耗依旧感人,看不出短期内有改善的迹象。

公版架构因为是arm直接推出的,且其架构思路是在性能和功耗上取得平衡,所以是非常适合移动端的特点的。但同时也要考虑到芯片厂商在核心搭配和成本上的接受度,这也是为什么公版架构极限性能不如苹果A系的主要原因。

个人观点是公版架构依旧是未来的主流,今年推出的A76标志着公版架构在性能上开始提速。arm真要放开了了去搞架构,又有谁能比它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