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原中国乒乓球运动员何智丽,为何在亚运会上替日本人夺得冠军呢?

密探零零发


关于何智丽这个事情其实很多老球迷都很清楚,我们年轻人虽然没有见证过当时的具体情况,但是通过查阅很多资料与新闻来源,基本上也对这个事情比较清楚了,下面我简单的把这个事情写出来,至于何智丽到底是错还是对,我相信大家自有态度。

何智丽是我国一个非常出色的乒乓球运动员,而且训练非常刻苦球技也不错,但是他内心却太倔强,或者说他天生想成为强者,如果从实际意义上看的话,何智丽算是我国第一个违背体制的运动员。抛开民族情怀的因素,我至今觉得何智丽在运动员生涯上没有错。

1987年是何智丽事件爆发的矛盾时间点,这一年中国乒乓球队参加了在印度新德里举办的世锦赛,结果代表中国参赛的何智丽一路杀进了半决赛,但是就这这个时候,乒乓球领导向她下达了“让球”的命令,

为什么要何智丽让球呢?这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中国乒乓球队认为管建华进入决赛夺冠率更高,因为当时的决赛对手是来自韩国的梁英子,而管建华沉稳的打法可能相对来说有点优势,于是总队要求何智丽在半决赛必须输给管建华。这一个命令深深刺痛了何智丽,毕竟作为运动员自己有实力赢球,自己也想拿世界冠军,那么凭什么要主动让球呢?而且事实上何智丽在之前的亚运会与亚锦赛上就让过球,她甚至在亚运会决赛的时候直接把冠军让给了自己的队友焦志敏。

你说这次近在咫尺的世界冠军梦,要让何智丽再让一次,他内心怎么想呢?于是何智丽决定冒险一意孤行,她违背总局命令亲自击败队友管建华,然后顺利杀进了绝杀,更为牛逼的是何智丽在决赛中杀红了眼直接以3:0横扫了梁英子。这种赢球的喜悦与酣畅淋漓的快感,让何智丽的自尊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但是她本人却因为拒绝上面的命令被乒乓球队列入了黑名单。也就是说何智丽赢了世界冠军,却从此也成为乒乓球队里面最不听话的运动员,而且她直接落选了1988年的汉城奥运会,要知道何智丽在那个时候还是如日中天的世界冠军,却深深的被球队给压了下去。她的内心自然只有愤怒与不甘,甚至还有一肚子委屈,这种心情相信大家都理解。

于是何智丽决定离开中国,她独自前往日本打球,最终凭借优秀的球技入选了日本乒乓球队,随后她还跟日本人结婚,而且她本人也改名为小山智利。在1994年的日本广岛亚运会上,消失了6年之久的何智丽再次出现在大家的视野里,只不过这次她代表的是日本国家队,而且最终凭借自身的实力杀入了乒乓球女子单打决赛,这一次站在她对面的不是别人,正是她的老队友邓亚萍。

两人在决赛中打的相当的激烈,特别是何智丽,她疯狂的借助日本人的呐喊加油声,一旦得了分,她就极不友好的冲着邓亚萍说“呦西”,而且这个声音很大,听上去就让人感到恶心。毕竟国人听到“呦西”这个话就想起了日本鬼子,你何智丽好歹也是一个中国人,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当然此前我说过何智丽是一个自尊心和报复心很强的人,当年国家确实有愧于她,她一直都无法释怀,她心理觉得是中国国家队放弃了她,所以他要把这一切在广岛亚运会上全部发泄出来,并且向世界证明自己的能力。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何智丽击败了邓亚萍。这个事情让当时国内很多人都感到愤怒,毕竟何智丽代表的是日本队,而且击败的是邓亚萍,加上一直喷着“呦西”的话。那个时候何智丽基本上成为国人眼里的“汉奸”“白眼狼”,反正除了怒骂的词语,你很难想象何智丽在中国还有什么形象。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了,整体来看这个事情的话,我们最终只会相信何智丽是一个叛国贼罢了。但是换个思维去看待何智丽,你会觉得她对于乒乓球运动的热爱,以及努力程度不亚于任何一个球员。只不过在那个举国体育的背景下,在那个政治与体育挂钩的年代,何智丽因为崛起与高傲成为了最后的牺牲品。而他没有像很多球员那样把这种苦吞在肚子里,他以反抗的形式来宣誓这种不满,而且更为极端的是她把这种不满洒在了全体中国人身上。

就像邓亚萍曾经说过:“如果从运动员的角度来讲,小山智丽是我很敬佩的一个运动员,她对成功的这种执着以及想要成功的渴望,甚至于当时她离开国家队去了日本,卧薪尝胆。”

所以她是一个有追求的运动员,却始终无法成为一个有民族尊严的中国人,尽管她是一个世界冠军,不过她在中国的家人和朋友至今都无法原谅她。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对于很多中国人而言,何智丽也许只是一个汉奸罢了。

图片来自网络,悟空独稿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洛杉矶科比布莱恩特


何智丽这个人,大众对她的评价趋于两个极端,有人认为何智丽是汉奸,出卖中国乒乓球队,替日本人打球,简直无耻;有人却认为何智丽是反体制的英雄,毕竟她勇敢地反抗了中国乒乓球队的让球制度,后来是没办法才到日本去打球的,总之她不但值得原谅,还值得同情,甚至还值得表扬。

【小山智丽】

咱们不妨看看何智丽代表日本出战的前因后果再来评判吧。这件事的发端,是1987年的新德里世乒赛,当时何智丽和陈静在八进四的比赛上相遇,第一局是真打,陈静赢了。后来教练组就让陈静给何智丽让球,陈静与何智丽也都接受了,何智丽就这样进了四强。

【陈静,当时还在中国队】

到了半决赛,教练组让何智丽让球给管建华,何智丽当时答应了,可是在球场上杀了管建华一个措手不及,因为管建华并不知道何智丽心里并不想让球,因为何智丽不想让球的想法并没有告诉教练组和管建华,结果管建华就以0:3输掉了比赛。

【管建华】

当时半决赛的两场比赛是在一起进行的,就在何智丽与管建华的旁边,韩国队(当时新闻里叫南朝鲜队)的梁英子对阵中国队的戴丽丽,让球的事当时队内都知道,所以戴丽丽本来以为管建华赢定了,谁想到何智丽居然不让球,这给本来还领先的戴丽丽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最后输掉了比赛,本来在团体赛里戴丽丽是2:0战胜了梁英子的。

【戴丽丽】

最后何智丽战胜了梁英子,夺得了世乒赛的冠军,但是队里对何智丽的行为非常不满,被取消了参加1988年的奥运会的资格,后来何智丽就退出乒坛,并遇到了她的日本丈夫,结婚了之后何智丽就改名为小山智丽,在1992年复出,给日本打球。

1994年,广岛亚运会上,小山智丽战胜了陈静、乔红和邓亚萍,夺得了乒乓球女单的冠军——当然,假如事情只是如此简单就好了,可是小山智丽居然在赢球的时候,当着观众的面,喊了一声“呦西”!这就引起了当时中国报纸的口诛笔伐。

【赢球“呦西”】

当然这件事现在看来,也没有什么,小山智丽既然到了日本,在日本生活,有几句日语口癖,这是很正常的,而且既然去日本打球,夺得了冠军,这也没有什么了不起,我们国民的心态确实要开放一点,日本两代花样游泳教练在指导我国选手取得佳绩,郎平也曾指导美国排球队在奥运会上战胜中国队,这都是很正常的事。

【中国花滑队的日本教练】

但是,何智丽是不是反体制的英雄呢?笔者并不这么认为。

我们首先得承认,让球制度虽然让我们夺牌了,可也确实违背了体育精神,这是十分错误的举动。但是就何智丽个人的行为来说,她也并不那么光明磊落——总不能别人让你的时候,你就同意了;别人叫你让的时候,你就翻脸,你要是那么具有反抗精神,怎么不一开始就反抗呢?

在教练组叫陈静让你的时候,你为什么不起来反抗呢,你怎么不说你能真打赢陈静呢,你就那么心安理得地接受了?后来别人叫你让管建华的时候,你忽然又充满了反抗精神了?那么能反抗为什么不告诉管建华你不打算让球?你打了管建华一个措手不及,是不是太不厚道了?

说实话,何智丽并非什么英雄,只是在没有触动她的利益的时候,她可以心安理得地接受别人让球;触动她的利益了,她就翻脸,这样的人,并不是什么英雄,也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