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夫人为何将阿斗交给赵云后就投井自杀,是怕曹操给刘备带绿帽吗?

执而不惑


如果你是糜夫人,那么你会怎么想?我想大部分低俗的男性答主只能yy些魏武帝找到糜夫人行风月事的桥段了。我告诉你们,我要是小说中的糜夫人我也投井,理由很简单,我受够了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了!

糜家可是富甲一方的富豪,虽然是乱世但糜夫人也能过着衣食不缺的生活。徐州城糜竺与刘备见面后就觉得这位汉室宗亲值得信赖,于是把妹妹许配给他,还大力的对其进行资助。糜夫人面对一个至少比自己大二十多岁的男人不知道心里想的是什么,但哥哥觉得此人可以托付,身为妹妹又怎敢多言呢。徐州城倒是很有亲切感,但刘备屁股还没坐热城池就丢了,糜夫人也第一次尝到了什么是乱世的滋味,此时的她多少会有些不适应,但夫君在身边,她并不会感到绝望。

徐州这个据点得而复失,刘备当然不甘心,继续寻找新的归宿。后来刘备兵败不知所踪,两位夫人被关羽保护,这个时候的糜夫人第一次感到了手足无措,只能和甘夫人一起等待夫君的消息。糜夫人没有子嗣,自然也视阿斗为亲生儿子,等到再次和刘备团聚时,糜夫人觉得从此可以过上好日子了,但事实证明她太天真了。刘表死后众势力开始争夺荆州,区区新野都不足以让刘备立足,糜夫人只得继续跟着夫君“迁徙”,这次曹军又让他们夫妻分离。跟了刘备这么多年,糜夫人也明白了,夫君是要做权倾天下的大英雄,自然不会考虑儿女私情,当她抱着阿斗独自坐在井边时,内心的踌躇和恐惧可想而知。

“我累了,我不想再过这样的生活了…”

当我们心情不美好时,身边的那个他总能为我们打气,给予我们最大的动力。

陪伴是最长情的靠白,无论何时他都是你最坚强的后盾,为你储备力量,给你勇气。

经历一次风雨,更能看清身边的人,是否值得相依相伴。

或许皇叔是个好领导,但他不是个好老公,糜夫人也知道枭雄的女人是多么的不容易。

当然回到小说,《三国演义》中罗贯中给了我们一个相对能让人接受的理由。由于赵云单骑突围,糜夫人腿上有伤行走不便只能骑马,这样一来无形中加大了突围的难度,并且有可能把几人的命都搭进去。试想,糜夫人骑在马上抱着阿斗有没什么战斗力,这么大的目标生存率实在太低,所以糜夫人无论自杀与否在援军到来之前都难以安全突围,所以不如让赵云带着刘皇叔的骨血自己走,或许还有一线生机。赵云当然不愿意丢下主母一人,于是糜夫人为了不给赵云带来困扰,投井自尽。

我愿意和你过颠沛流离的生活,但我始终找不到安全感,我害怕…


逻辑文史游


实际上真实历史中曹操很可能已经给刘备戴了绿帽子。



众所周知曹操独爱人妻,宛城败张秀时,纳了张秀的婶婶。徐州破吕布时,和关羽一起争夺吕布部将秦宜禄的妻子杜氏。甚至还和自己的儿子曹丕一起争夺甄姬。而曹操争夺别人妻子的目的,就是满足自己的征服欲。

曹操一生最希望征服的就是刘备,刘备的漂亮老婆怎么能够放过?《三国志》记载糜夫人在刘备任职徐州期间嫁给了刘备。衣带诏之后,曹操亲自征讨刘备,刘备不敌逃亡河北,而这时关羽和刘备的老婆都成了曹操的俘虏。

这件事之后,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关羽和刘备汇合后前往荆州之时,只有甘夫人随刘备到达了荆州,糜夫人却不见了。由此推断很可能是曹操出手留下了刘备的糜夫人。



糜夫人投井是小说《三国演义》中杜撰的故事情节,当赵云在长坂坡先救下甘夫人后,便寻找阿斗和糜夫人,在找到之后,伏地而拜,请求糜夫人上马之时有这样一段对话;



云曰:“夫人受难,云之罪也。不必多言,请夫人上马。云自步行死战,保夫人透出重围。”糜夫人曰:“不可!将军岂可无马!此子全赖将军保护。妾已重伤,死何足惜!望将军速抱此子前去,勿以妾为累也。”云曰:“喊声将近,追兵已至,请夫人速速上马。”糜夫人曰:“妾身委实难去。休得两误。”乃将阿斗递与赵云曰:“此子性命全在将军身上!”赵云三回五次请夫人上马,夫人只不肯上马。四边喊声又起。云厉声曰:“夫人不听吾言,追军若至,为之奈何?”糜夫人乃弃阿斗于地,翻身投入枯井中而死。



当时的情况十分危机,曹军已经从四面八方赶来,而赵云还在三番五次的请求糜夫人上马,糜夫人深知赵云保护自己和阿斗根本冲不出重围,所以为了断绝赵云的请求,好让赵云成功救出阿斗,无奈之下,糜夫人跳入了枯井之中。



至于绿帽子这个问题,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之前刘备抛妻弃子多次,还明目张胆的说“兄弟如手足,妻子如衣服,”想来对夫人的感情也不是很好。而且刘备的老婆被敌人俘虏多次,根本没有一个人选择殉情,足以见得防止绿帽子一说根本不成立。


我是越关


糜夫人是三国中刘备的老婆,据说糜夫人长得皮肤白嫩细腻如雪,天生丽质,且性情贞烈。刘备曾经得到了一个玉人,每天晚上都搂着糜夫人,跟她对比,并夸她漂亮。但是糜夫人对刘备说,你不可以贪恋美色和玉石,这是玩物丧志的表现,如果你继续这样,不利于成大事。


由此可见,糜夫人是一个有远见的女人,一看就与寻常女子不一样。刘备一听,十分感动,所以把玉石砸坏了,从此更加宠爱糜夫人。曹操攻打荆州之时,刘备战败而逃,逃走的时候顾不上妻儿了。

曹操喜欢美女,尤其是别人的妻子,如果这么说,也有这个可能,不过当时糜夫人怕是已经顾不上这些了。当时的糜夫人十分镇定,因为她怀中还抱着幼小的阿斗。乱军之中,如果她带着阿斗逃跑,肯定会被抓住杀死,所以,她把阿斗交给了赵云,让赵云保护阿斗撤退。



但是赵云重义气,当然不能见死不救,如果带着糜夫人一起走,那样很难脱身。所以,为了争取最多的时间,糜夫人毫不犹豫的投身枯井,让赵云带着阿斗逃走,为刘备留下了血脉。


历史密探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就三国演习来说,原因不复杂。

当时中国的战马很烂,矮小、力量不足、爆发力不行。

赵云是全身衣甲武器骑马,这匹马已经不堪重负,根本不可能再乘坐1个接近100斤的女人。

赵云带上刘禅,刘禅不过10来斤,战马还能够勉强承受,能够快速奔跑甩开追兵。如果再带上糜夫人,赵云这匹马根本跑不动,分秒被曹操的骑兵追上,赵云和糜夫人都会没命。

到了这种时候,一个人死总好过大家一起死,糜夫人其实只有自杀这一条路了。因为赵云不能死,刘禅不能死,糜夫人只能自己死。

自然,也可以不自杀,那么下场要比死惨得多。

糜夫人是三国著名的美女,据说刘备有一座白玉美女像,而糜夫人的皮肤竟然不比白玉要差。刘备平时最大的乐趣,就是让糜夫人脱光了站在白玉美女边比较。

这样一个美女,首先落到曹操士兵手中,估计肯定是被强奸甚至被轮奸了。

就算曹操士兵不这么做,好色又专门喜欢抢人老婆的曹操,百分之百也收了糜夫人。

那就只能自杀保持贞洁,同时让刘皇叔避免戴绿帽子。

其实,真实历史上的糜夫人在关羽被曹操攻破城池以后,就失踪了。

这说明什么?

很可能就被曹操收到后宫去了。

刘备还是戴了绿帽子!


萨沙


就当时情况,她不得不投井自杀,不然她和赵云刘禅都很难活着出去。

首先,赵云可以说在三国是忠义两全,身为将军,自己的坐骑也是名马,但只有一匹。而有三人。

若糜夫人不死。以赵云之忠义,一定不会丢下她不管的。同时赵云为了保护糜夫人和刘禅,自己肯定不会骑马,而会让给糜夫人,抱着刘禅。赵云在没有抢到别人的坐骑时,或者为了保护糜夫人和刘禅,就不得不步行而战。



可是赵云是马上将军,没有了马,就好像失去了两条腿,赵云本人也会死在敌人手里不能突围而出。而糜夫人和刘禅最后也不会逃过死亡的结果。


糜夫人想到这些,也只有自己一死,才能换的赵云和刘禅的生机。自己一死,赵云则可骑马而战。跨马突围希望才更大。

于是最后糜夫人就投井自杀而死。赵云抱着刘禅,最后也杀出重围。


中孚鉴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糜夫人这个人,糜夫人是糜竺的妹妹,糜竺本来是徐州东海郡的富商,后来被徐州牧陶谦辟为别驾从事。公元194年,陶谦病死之后,糜竺奉陶谦的遗命,迎刘备为徐州之主,从此跟随刘备。

不久之后,吕布被曹操打败,前来投靠刘备,刘备收留了吕布。而吕布趁刘备与袁术相持不下,趁机袭取了下邳城,刘备的家眷也被虏获。糜竺将自己的妹妹嫁给了刘备,并且资助了刘备,让刘备重整旗鼓。

后来吕布与刘备和好了,刘备驻守在小沛,吕布又再次攻打刘备,并将刘备的家眷给虏获了,刘备就投奔了曹操,两人一起打败了吕布,刘备的家眷又再次回到刘备身边。

建安四年,刘备加入了董承等人的衣带诏,刚好碰到袁术要北上投奔袁绍,刘备就自告奋勇和朱灵前去截击袁术,刘备就趁机袭取了下邳城,然后杀死了徐州刺史车胄。

建安五年,公元200年,衣带诏事件发生之后,曹操亲自征讨刘备,刘备被打败,刘备的妻子儿女和关羽再次被擒,曹操对关羽十分之好,想让关羽跟随自己,而关羽一直忠于刘备,在知道刘备的消息之后,就带着刘备的家眷回到了刘备的身边。

由此可见,其实刘备的家眷经常被抓,那么为什么这一次反而选择了投井自尽呢,这个其实很好理解,前几次是诸侯逐鹿中原,大家更希望的是互相合作,而不是把事情做绝了,所以刘备的家眷被吕布抓了之后也没有什么事情。

而曹操之所以善待刘备的家眷,主要是袁绍还没有打败,曹操还是招揽关羽以及天下英豪的,而在建安十三年的时候,情况完全不一样了,曹操就抱着消灭刘备与孙权的想法,所以刘备根本就没有回旋的余地了。

而糜夫人很清楚知道这一点,所以在她左腿重伤的时候,她知道赵云根本就没办法带着她和阿斗一起逃离,赵云想让糜夫人坐上马离开,但是糜夫人知道,如果赵云没有马,是很难带着阿斗离开的。

赵云坚决要带着糜夫人离开,而追兵喊声四起,糜夫人知道再这样拖着,大家就都走不掉了,糜夫人为了赵云能带着阿斗赶快离开,就直接投井自尽了,而糜夫人这样做,就是不想成为拖累,想让赵云尽快带着阿斗离开,毕竟阿斗是刘备唯一的儿子,另外值得一说的是,阿斗是甘夫人的儿子,而不是糜夫人的儿子。


历史简单说


三国演义中有一段非常精彩的场面描述,那就是赵子龙身负阿斗,在曹营中七进七出。这个场面描述了当时赵子龙救阿斗的场面。据演义中描述,赵云于乱军之中发现糜夫人抱着幼主阿斗躲在墙角,遂过去救援,糜夫人将阿斗交给阿斗之后,自己选择纵身跳入枯井。

历史上真正的糜夫人在随同关羽被曹操俘虏之后便没有再出场,踪迹难寻。但在演义中,关羽过五关斩六将护送二位嫂嫂出来,直到糜夫人自杀。至于题主为什么会说糜夫人自杀是为了防止曹操给刘备带绿帽子,肯定因为曹操风流成性,好人妻的性格。确实,曹操每破一城,便会索罗美女,特别是手下败将的妻女,比如在宛城就是因为张绣的婶婶差点丢了性命。因此题主会这么想,并不是不无道理。

但此时此刻,我并不认为是这个原因。兵荒马乱之中,糜夫人心里想着的肯定是怎么保护好阿斗,能够让刘禅顺利的活下去,且不说阿斗是先主当时唯一的孩子,也是因为糜夫人是阿斗的母亲,作为一个母亲,怎么可能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了。而当时的情况是曹操大军在此,纵然赵云英雄盖世,也不可能待着一个刚出世的婴儿和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性重出这百万大军的重重包围。为了能让自己的孩子活下去,只能选择让赵云带孩子突围。当时情形危急,为了不耽误时间,选择自己纵身跳入枯井,好让赵云不在坚持带母子一起走。

因此,糜夫人跳井,最主要的目的还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能有一线生机,母爱之伟大,如泰山之重。


胡史乱翔


《三国演义》中,刘备联合孙权抗曹,天命之年娶了年轻貌美的孙尚香,引来无数羡慕的目光,说刘备老小子艳福不浅。其实,刘备的艳福不是从孙尚香开始的,一早他就有一位倾国倾城的美女妻子——糜夫人。

糜夫人是糜兰的妹妹,靡家世代经商,家底雄厚。糜兰起初跟随陶谦,陶谦死后糜兰奉遗命,迎刘备入徐州,辅佐刘备。建安元年,刘备攻打袁术之时被吕布偷袭遇难,刘备妻儿被吕布挟持。糜兰出资帮助刘备渡过难关,将自己的妹妹许配给了刘备,并赠与两千奴仆。

糜兰大恩,奠定了糜夫人的地位。糜夫人本身也是面若桃花、风华绝代的美人,所以颇受刘备喜爱。

建安五年,受“衣带诏”事件波及,涉案人员皆被曹操诛杀,刘备逃至下邺,曹操一路追杀,在逃跑途中,糜夫人抱着阿斗被曹军包围,赵云单枪匹马营救少主,待到赵云赶到之时,糜夫人腿部受伤,将怀里的阿斗交给赵将军后投井自杀了,明明最难的时候支撑下来了,为何又在看到希望的时候选择自杀呢?

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只是赵云是单枪匹马而来,纵使其武功盖世,终是难敌众手,受伤的糜夫人深知自己是个累赘,三人一同离开很可能玉石俱焚。而牺牲自己,赵将军带着襁褓中的婴孩尚能安然离去。当时阿斗是刘备唯一的儿子,这位太子爷事关蜀国未来,至关重要,无论如何都得让阿斗活下去。

知书达理的糜夫人早年间就曾劝诫刘备不可耽于女色误国,如今她也不能因为自己的性命而置蜀国于危难,所以她选择了投井。令赵云安心带着刘禅离去,并非是担心曹贼对自己不利。

至于三国黑化论者,说糜夫人是赵云杀得,因为太子爷必须得救,四下没有自己人,索性杀了糜夫人,成全她就义的美名,保全自己和刘禅的性命。后来刘备之所以摔刘禅,是因为猜到了事情真相,想让赵云放下顾虑演的一出戏。看名著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这种说法,我保留自己的看法。

只是慨叹脱险之后,刘备对于糜夫人之死只字未提,只是重用其兄长,可能刘备也是愧疚的,只是与建功立业相比,女人根本微不足道吧!


史论纵横


正史对这一段没有明确记载,但是《三国演义》写得很精彩,而且合情合理。刘备生刘禅的时候,已经46岁。刘备的经历“四失妻子,五易其主”,古代的妻子包括妻子、儿子,说明刘备之前有儿子,在战乱中失去了。所以刘禅对刘备来说,非常重要。

糜夫人的举动,无非为了保住刘禅,所以他牺牲自己,不愿赵云再顾及他,合情合理,及符合为刘备保住血脉的考虑,也符合一个母亲的正常情感。

至于曹操给刘备戴绿帽这事,就有点思维过于发散了。三国时还没那么“封建”,女人改嫁也很普遍。曹操喜欢人妻,这一点天下人都知道。不过糜夫人之前,跟甘夫人一起,被关羽带到许都,住了一段时间。如果曹操与她两情相悦,可能当时就已经有结果了。


九州历史


《三国演义》这部名著中最精彩的莫过于赵云七进七出曹军,单骑救阿斗的故事。

在这一段演义故事描写中,一个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一下。这便是赵云,从糜夫人手中接过阿斗之后,糜夫人纵身跳入枯井之中而亡。那么糜夫人在等来了赵云之后为何还要自杀身亡?

其一,糜夫人将阿斗交于前来营救的赵云赵子龙将军后,自己的最大使命便已经完成。而面对即将赶来的曹军,糜夫人已经受了伤,因而糜夫人深知,孤身一人的赵云赵子龙将军带着少主阿斗和自己是无论如何也脱不开身的。因而,糜夫人在保证将阿斗交付给赵云之后。毅然决然的跳入枯井之中。将护送阿斗安全的重任交给了赵云,自己的性命便不再重要,也不愿因为自己的存在而拖累将军。唯有一死以换赵云之专心护佑阿斗之安危。



其二,便是题主提到的清白贞洁一事。生逢乱世,本就礼乐崩坏,侮辱女性的事件屡见不鲜,而年轻貌美的糜夫人此时正处于曹军围攻之下。倘若真的被曹军擒住了,很难保证不会受到曹军中的士兵侮辱欺凌。倘若这种事情真的发生,身为刘备夫人糜夫人,出身名门望族,知书达礼,深知落入敌人之手怕是很难保证自己的清白和丈夫刘备的清誉。因而唯有一死以全清白之身,唯有一死以报刘备夫妻之情,唯有一死以绝天下人之口。

因而,糜夫人选择再将阿斗交给赵云将军之后投身于枯井之中。赵云也推翻土墙覆土其上。以全其死身守节之遗愿。

糜夫人,巾帼不让须眉也!其义之高远远胜刘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