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菜市場常賣的這種肉被列爲致癌物!四川人更要看過來……

“它”是我們每天都會吃的肉類,卻在2015年被世衛組織列為“2A級”致癌物

不僅致癌,“它”還會提高心臟病、呼吸系統疾病、中風、糖尿病、感染、腎臟疾病和慢性肝病等疾病的死亡率。

就連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一項涉及53.6萬人,長達16年的調查報告也顯示:吃較多的“它”,死亡風險會增加26%。

“它”,就是包括

豬肉、牛肉、羊肉在內的肉類

統稱為“紅肉

四川人最喜歡的紅燒排骨、酸湯肥牛、回鍋肉、羊肉湯、醬肉絲……都是以“紅肉”為主要食材烹製的。

這是比紅肉更健康的肉類!

紅肉是營養學上的詞,指的是在烹飪前普遍呈現岀紅色的肉。如豬肉、牛肉、羊肉、兔肉——幾乎所有哺乳動物的肉都屬於紅肉

相反,

雞肉、魚肉等,在烹飪前後都呈灰白色,因此被稱為白肉

在科研界,紅肉和白肉一直在PK。不過,上文提到的那個研究,基本坐實了紅肉的致癌罪名。

紅肉為什麼會致癌?

原因一

紅肉中含有的外源性唾液酸會引起細胞的炎症反應,加大細胞癌變的可能性。

原因二

紅肉在烹飪過程中,內含的血色素會進一步形成亞鐵血色素。這類化合物本身不致癌,但在腸道內卻會被代謝成具有細胞毒性並促進致癌物生成的因子。

白肉為什麼被推崇

原因一

白肉大多是魚禽肉,這是優質的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

原因二

白肉含有的脂肪多為不飽和脂肪酸,合理攝入能對預防心血管疾病起到一定作用。

原因三

白肉所含的蛋白質,氨基酸構成與人類所需的更接近,更易被人體吸收消化。

如果能選擇白肉為主要進食肉類,最好不要選擇紅肉。

掌握這些方法,紅肉的危險可降低!

光談致癌性不談營養價值,就是耍流氓。

紅肉雖有致癌可能性,但它也是鐵和鋅的重要來源,同時還含有大量 B 族維生素。

況且,紅肉那麼好吃,我是真的戒不掉啊……

相信和食藥君有同樣想法的朋友不在少數,那麼,接下來可要看清楚咯!

這樣吃,能降低紅肉致癌風險

1、進食適度

手掌有多大,紅肉吃多少。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曾做出過一個嘗試性的建議:每週紅肉攝入量不要超過 500 克

把“每週500克”量化到日的話,就相當於每日攝入紅肉的分量,不要超過50到75克——也就是一個手掌大小的紅肉。

超過的量,每多攝入85克紅肉,直腸癌風險增加17%;而每多攝入50克加工肉類,直腸癌風險增加18%!

2、掌握健康烹飪方式

那些重口的烹飪手法,包括高溫煎炸、油烹、燒烤、煙燻、爆炒、火鍋等,都會生成雜環胺以及多環芳烴等,這些化學物質早已被證明過有致癌作用。

用燉、蒸、煮等方式烹製出的紅肉,不僅低油,而且保留的營養更多,口感也更自然醇厚。更關鍵的是,被“溫柔對待”的它們,生成的致癌物更少,當然也就更加健康。

3、每天鹽分攝入量不超過一瓶蓋

注意啦,這裡的瓶蓋指的是普通啤酒瓶蓋,也就是不能超過5克

因為一旦長期攝入高鹽的加工肉類和高油的紅肉,也會顯著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4,加點檸檬汁

檸檬有豐富的維生素C、檸檬酸、奎寧酸等有機酸,對致癌物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進食紅肉時,不妨加點檸檬汁試試,不僅健康,而且更美味哦!

要防癌,這8條建議照著做

除了“科學吃肉”外,食藥君還為大家帶來了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的防癌建議。

希望大家都能遠離癌症,健康生活!

1、在正常體重範圍內儘可能輕。

2、每天堅持適量運動。

3、避免高熱量飲食。

4、以植物來源的食物為主。

5、少吃紅肉,多吃白肉,不吃加工肉。

6、限制食鹽攝入,不吃發黴食品。

7、不要服用膳食補充劑防癌。

8、戒菸。

如果你膳食均衡,蔬菜搭配少量紅肉過得十分健康,那就保持目前的飲食習慣,但儘量多以白肉為主。

但是,如果紅肉已佔據你食譜的大部分,希望你可以適當調整飲食結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