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一脚踢出大牛股”技术形态,获利翻倍!

一、含义

选牛股的方法有很多,有一种方法即实用又形象,这就是“一脚踢出大牛股”的选股方法。既然是用“脚”踢出来的牛股,那一定是“金脚”。我们把“金脚底”分为“脚跟、脚底、脚背、脚趾”四个方面。下面看一下它的形成机理。如下图:

二、技术要点

1、“脚跟”

加速赶底,价跌量增,形成“脚底”。

要点:加速、量增。

当股价在下跌后期常常会有一个加速赶底的动作,快速跌到底部。这时的成交量往往是放量的,常常还是“倍量”,属于“价跌量增”。一般形成在C浪的尾端,“量增”是由于恐慌盘杀出造成成交量迅速放大,否极泰来形成“脚跟”。

2、“脚背”

“乖离”后反弹,受中、长期均线压制后回落形成“脚背”,反弹时要“价涨量增”。

要点:反弹、价涨量增;下跌,价跌量缩。

因为快速下跌后会有股价对均线的技术性修复有反弹,反弹到中长期均线(在此处一般指的是60日均价线)处必然遇阻回落,之后股价在中长期均线的压制下逐步走低,此时的中长期均价线就像“脚背”。

金脚底的关键是脚下一定要放量,而且成交量要有规律,即上涨有量、下跌缩量。只有放量才能证明是有人在建仓,否则就不叫“金脚底”了。

3、“脚底”

股价的回落够不创新低,并且下跌缩量,此时形成“脚底”。

要点:不创新低、脚底缩量

“脚底”至少是个“平板脚”,脚底最好是上翘的。“平板”的意思就是最好不要跌破“脚跟”的低点,底部最好上移或者至少是平的,不能低于“脚跟”的低点。一旦“脚心上生疮”(脚底再创新低)未来就“寸步难行”了。(未来的及时上涨涨幅也比较小)

4、“脚趾”

中长期均线走平,价格波动越来越小,成交量也持续缩量这是“脚趾”的特点。

要点:波动变小、均线走平、缩量。

股价盘整到“脚趾头”位置时,活动的上下空间一定要越来越小,而且最好要缩量。如果曾有庄家在足部区间建仓的话,此时往往会放量突破各种均线(从脚趾上飚起)而走出一段上扬行情。这时一定要放量才能正式突破,确认“金脚底”的形成

三、实战案例

若觉得小编文章有意思,可关注公众号越声情报(ystz927),获取更多的股票投资要诀,不断地优化自身的投资体系。

(本资料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时应审慎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