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港珠澳大桥背后的沙坪坝建设者!

10月23日

一桥飞架三地,碧海变成通途

作为“世纪工程”的建筑

紧密联系三地的港珠澳大桥正式开通

10月24日上午9时

港珠澳大桥通车运营

至此

港珠东西,长虹卧波

天堑南北,通途无阻

能抗8级地震,挡16级台风

能经受30万吨巨轮撞击

寿命至少120年

轮势随天度,桥形跨海通

这就是世界最长的大桥——港珠澳大桥

大桥有多炫酷?

前方高能!动图来袭!

人类建设史上迄今为止

里程最长、投资最多、施工难度最大、

设计使用寿命最长的跨海公路桥梁

诞生在了中国的东南一角

在这样一项浩大的工程中

也有不少沙坪坝人的身影

重师1979级优秀校友韦东庆

韦东庆

港珠澳大桥管理局

党委副书记

行政总监

为世界桥梁建设提供“中国方案”

韦东庆全程参与了港珠澳大桥建设,“从2010年8月来到珠海,从40多岁干到了50多岁,头发变白了,眼睛老花了。”

大桥建设期间,一度汇聚了数以万计的工人,参与建设的乙方多达170多家。如何有效组织动员,共同完成建设“超级工程”的重任,这本身就是一项世界级的挑战。

韦东庆说,“我们只看装备当然不够,决胜千里需要运筹帷幄,所以我们提出了要打造港珠澳大桥的标准。”他认为,这些数据如果填补了行业的空白,它就可能成为专利和标准。

港珠澳大桥目前除了要参与标准桥梁工程的技术标准外,还要带动中国的桥梁技术、桥梁专家“走出去”,还要让中国的专利、大桥的知识产权,让商标和品牌“走出去”。如何走出去,这才是“中国方案”。

韦东庆与重庆师范大学的故事

1979年9月进入重师读书时,还不到16岁身高一米六出头的韦东庆还有过在开水房被老师好奇的问是不是新生的经历。

在重庆师范大学读书时,韦东庆经常去图书馆,但不止看化学相关书籍,还看了很多历史人文方面的著作,正是这些触类旁通的、被他称作“不安分守己”的学习让他读研究生时选择了科学哲学专业。

(大二时的韦东庆)

回忆起自己的大学生活,韦东庆说:“16岁到20岁的4年太重要了!对我毕业后几十年的学习、工作都有很深的影响,是重师给我种下了热爱教育、投身教育事业的种子,我未来还想回归教育,为孩子们科普桥梁知识,激发他们未来做科学家、工程师、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重庆大学1983级优秀校友张宝兰

张宝兰

中交四航工程研究院

有限公司南沙试验室主任

港珠澳大桥工程

沉管预制厂试验室主任

让海底隧道“滴水不漏”

海底沉管隧道和东西人工岛一起被称为港珠澳大桥核心控制性工程。2011年5月,研究混凝土20余年的张宝兰被委以重任,派往牛头岛管起大桥沉管预制厂混凝土试验室工作。她也是本次项目唯一一个始终坚持在一线工作的女教授、高级工程师。

要保证港珠澳大桥120年使用寿命的高标准高要求,海底沉管隧道必须要保证沉管不渗漏、要经受住时间和海水的考验。张宝兰就得挑战权威,配出不开裂的混凝土。

荒岛试验研发“超级配方”

从广州驾车前往珠海,再转乘渡轮到伶仃洋深处的荒岛牛头岛。这段三个小时的路,张宝兰,一走就是7年。初到荒岛,没有电话信号、没有网络,生活用品匮乏,试验室还处在规划中,房屋没有,仪器设备没有,人员也不齐,全部事情要等张宝兰自己去搞定。

凭借多年丰富的课题研究实践经验,在耗时近一年、用坏了4个搅拌机进行了海量的试验后,基础配方终于出炉。在混凝土的配比上,张宝兰带领团队反复配比了100多吨混凝土,终于研究出提高混凝土抗裂性能的“超级配方”。

如今,每当张宝兰驱车来到珠海欣赏大桥雄姿时,都非常开心和自豪,在等待红灯时也会忍不住多看两眼。张宝兰不由得感慨,人生没有完美,大桥成就了她的事业,也丰富了她的人生;面对家人,她深感愧疚;面对大桥,她倍感自豪。

除了从沙坪坝走出的这两名优秀学子

还值得重庆人民自豪的是

近3000重庆儿女参与了这座大桥的建设

他们用汗水浇筑

为港珠澳大桥的建设

铭刻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今天的C位属于你们!

END

长按并识别下图二维码

最新沙区资讯和福利活动为您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