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篇之父子状元“梁灏夺魁”

《三字经》篇之父子状元“梁灏夺魁”

凡是读过《三字经》的人,都知道:“若梁灏、八十二、对大庭、魁多士。”

相传宋朝时,有个名叫梁灏的人,从年轻时,就开始参加考试,想一举成名 ,可是年年考,却年年落榜,虽然已经考了无数次,但他却一点也不灰心。梁灏的儿子梁固也是好学不倦的人,而且也已经高中状元了,梁灏见儿子中了状元,除了高兴之外,自己的期许也更深,他立定志愿,一定要考上状元。从此,他更用功,每一个朋友见到他如此用功,就劝他不要这么辛苦,儿子已是状元了,可以一生不愁吃穿,何必还要自己去争功名呢!但是,梁灏并没有受这些话的影响,仍然日夜苦读。黄天不负苦心人,在他八十二岁那一年,终于考中状元了。当皇帝召见他时,他的表现丝毫不逊于年轻的状元,所以深得别人的赞赏。梁灏对于自己以满头白发的高龄才中状元,一点也不以为意,因为他终于达到了目标,完成了心愿。梁灏、梁固称父子状元。

《三字经》篇之父子状元“梁灏夺魁”

《宋史》记载,梁灏,字太素,963年生于郓州须城(今山东东平州城),出身官宦之家,其父文度早逝,由其叔父抚育成人。雍熙二年(985年),梁灏23岁考中状元。曾任翰林学士、宋都开封知府等职。其间,曾与杨励、朱台符、李若拙同掌科举事务。又与钱若水等人同修《太祖实录》及《起居注》。灏有吏才,每上朝进奏,词辩明敏,对答如流,且见地高远,倍受真宗赏识,时论称赞。景德元年(1004年),暴病卒于开封知府任上,年42岁。所著文集15卷。

《三字经》篇之父子状元“梁灏夺魁”

虽然《三字经》中“梁灏夺魁”的典故与真实的历史有冲突,但因其中所含的坚持发奋学习,终能实现人生价值的良好寓意,至今为人们传颂。

右上角关注【汨水花洲】更多文字等你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