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歼20在没有量产的情况下就已经换了6次涂装?

VLoOq_DEEDEE


不同的款式啊,从丐版到顶配有不同的涂装,最新的涂装还得加价呢。

说实在的,同一型号的战斗机的不同涂装可比汽车的涂装要多得多了。

这次新的涂装叫做斑斓迷彩,虽然与之前的割裂迷彩涂装是两个不同方向的应用。

但其原理还是相同的。都是通过不规则的涂装形式破坏战斗机在人视觉上的整体感觉,对战斗机的运动做出误判。


而斑斓迷彩并不是一个很新鲜的事物,早期的很多低空攻击机和低空轰炸机都是采用的斑斓迷彩。

这样做的一个好处是战斗机在低空飞行的时候不容易被处于高空的敌机所发现。更有利于提高战机的生存率。


在早早年间,战斗机刚刚装备的雷达系统是不具备下视能力的,主要是因为向下发出的雷达波会被地面回波所掩盖,根本看不到飞机下方有敌机存在的。所以在早期对于低于战机飞行高度的的敌机主要还是要靠目视搜索。

直到多普勒雷达(pulse-doppler radar)的出现,利用下面飞机与地面相对于雷达载机的不同运动速率可以利用多普勒效应将敌机从地面杂波中过滤出来。这时候斑斓迷彩对于战斗机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但由于斑斓迷彩所存在的时间很长,大部分战斗机还是会继续使用斑斓迷彩的涂装。


后来,由于视距内空战的需要,战斗机开始使用割裂迷彩,这种迷彩的特点是首先战斗机边缘有一个浅色的边框,利用这个边框对视觉进行变换让敌方对战机的大小(也就是距离)做出误判,其次利用强烈对比的割裂纹理使敌方对战机的姿态做出误判。这样在视距空战中就占有了一些先机。


这种割裂迷彩的技术实施了大约十几年时间,现在又变天了。


早期的近距离空空导弹采用的是红外线导引头,这个导引头技术比较原始,就是奔着空中红外线信号最强的点飞行。

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导弹的导引头外面就是一个红外线滤波镜。

因此战斗机可以依靠抛售红外诱饵欺骗导弹进攻假的目标。


但最近10年的电子行业的发展使得导弹的导引头有了长足的发展。

结构就变得极其复杂了,用通俗的话说——加了凝视功能。可以利用计算机区分出干扰弹和真正的战斗机之间的区别,这样导弹就可以略过干扰弹直接扑向敌机了。


在这种情况下,近距离格斗导弹又回到了利用视觉(电子视觉)侦测手段进行探测的方式,而割裂迷彩由于线条过于明显恰恰就是电子视觉最好识别的目标,

因此在2012年开始美国的F-22 又开始涂回了斑斓迷彩。


至于我们的歼-20的斑斓迷彩,其实也就是新的涂装“潮流”而已。


军武数据库



歼20已经小批量进入部队服役了,虽然更多的是进行战术的训练跟战法的研究。但是肯定是已经进入量产了,只不过可能是相应的在等待对应发动机的配套,所以没有全速生产而已。


其次就是歼20涂装的问题,严格意义上来说歼20从出现在我们视野上到现在为止,更换过3次涂装,当然说的是整体涂装。不包括底漆,撕裂迷彩那种。第一种涂装是最先开始的全身漆黑涂装,这是歼20被光大军迷成为黑丝带的原因。第二种是量产时的黑灰装,第三种是银白色(后期的撕裂迷彩也属于如此)。
其实我国从90年代就已经完成了第一代铁氧化体隐身涂料的研制。主要成分是复合纤维和铁氧体组成的厚度较大的涂层。第二代隐身涂料是纳米材料,把吸波材料制成纳米份子胶囊融合到特别的粘合剂中。这种涂料可以直接喷涂覆盖机身形成一种纳米隐形镀膜层,强度和韧性远超铁氧体材料。所以如此频繁的更换涂装,说明我国的隐身涂装水平相对比较高,已经进入了精益求精,追求实用性的阶段,如果哪天不再更换涂装,说明隐身涂料已经完成定型!


阿飛和他的刀


这两天的珠海航展相信是很多的军迷朋友关注的焦点,毕竟这一次要是错过了的话,又要再等两年的时间了。到目前为止,航展上也已经出现了好几款的国产战机。当然,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还要数第五代战机歼20了。

此次的歼20和大家之前看到的是不一样的,就像我们这张图中展现的这样,是一种迷彩装。这也是歼20换的第6次涂装,那么为什么歼20在还没有量产的情况下,6次换涂装呢?

根据相关的报道,相比于原来的而言,迷彩色是更加适合作战的,这也意味着歼20投入了战斗值班,这其中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我们的邻国日本也从美国的手中买下了F35的技术,因为歼20的发展是不能懈怠的。

不仅如此,歼20能多次换涂装也是因为它在这方面的技术达到了世界领先的程度。因为就连美国的五代机换一次都是需要数个小时的,而歼20花费的时间仅仅只有几十分钟。

这个原因也是让我们国人值得骄傲的。歼20作为中国空军未来的主力战机,它的每一点的进步都是中国军事实力提升的体现。


农夫赤玉


七律 银河战机

大风起兮云飞扬,

歼两零兮织天网。

珠海航展添新秀,

银河战机露弹舱。

四超布局五代机,

何惧宵小守海防。

长空百战披金甲,

不破楼兰不还乡。



黄仑山


1、吸收电磁波

2、抑制红外辐射

3、吸收光波

4、低可视度

因此它的研发也包含了材料科学、色彩设计、图案设计、制造技术、喷涂工艺等等各个方面。

材料设计最复杂!不同波段的电磁波的吸收介质是不一样的,目前还没有一种就能够吸收全频谱波段的材料,因此要设计很多层,先涂什么?再涂什么?每一层涂多少?都需要大量的计算和实验。

另外,涂层的耐久性、耐高温和低温性、耐腐蚀性、耐冲击性……以及日常维护的简便性等等,都是一道道需要公关的顶尖难题。

基础材料科学本身就是“种花家”的弱项,这些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反复实验和反复改进是必经的过程。

色彩设计也是一门专业的课程,从当年歼5歼6的铝合金本色,到强5歼8的“白马奔腾”,到歼11的“大灰狼横行”,再到歼16的“灰头土脸看不清”……不难看出中国战机涂装设计的进步!

在色彩不断改进的基础上还要搭配构图的精妙设计才能把低可视度发挥到极致!不同视角、不同天气、不同时段、不同距离的低可视度都对色彩+构图的最佳搭配提出的极高的挑战!

因此,歼20从当初的“黑丝”到“灰兔”到“数码”到珠海航展上的“迷幻”就一点也不奇怪了,未来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变化!它的变幻背后实质是中国航空科技的巨大进步!厉害了,我的国!!!


跟陈哥从零精益经营


我个人觉得有两种可能一种歼20在测试新的隐身涂料,因为歼20的从试飞到列装有七八年的时间,隐身涂料技术在进步,另外一个是类似于中国陆海军的军服迷彩色,一直都在改进,战机有除了隐身涂料还有外层涂料可视化涂层,为了能更好的在视觉上隐身,我们的科学家也一直在改进。


liwei1518


你这问题问的,你觉得一款产品进去固定量产阶段容易换装还是研究改进试验测试阶段容易换装


4白斩鸡


不同的涂装代表不同测试阶段,黄色涂装代表验证测试阶段,迷彩灰色涂装代表正式列装部队。没有风骚变换的皮肤,哪来珠海航展上的回头率☀️


小猿看世界


就喜欢你一无所知的胡说八道。你以为战机的涂装像车漆可以随便改装啊?告诉你,飞机涂装都是很严格的事情,换一个成分都要做大量验证工作。j20换了那么多次涂装至少说明隐身涂料还不成熟而已,还在不断修改方案。


手机用户5440873313


是谁告诉你没有量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