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2p“暗雷”涌动 报警与否的界限在哪?

近期出问题的网贷平台有了新套路,它们的雷是暗雷,既不还款,也不清盘也不发公告,遇到这种情形,很多出借人就不知如何应对了,甚至有很多分歧产生。

因为这种套路并不像“爆雷”,要么老板直接卷款跑路,或公布展期和清盘的公告,出借人能有一个相对比较明确的维权方案,就是敦促平台还钱,但是平台如果没有明确表态,但也没有跑路,处理起来就相对困难了。

特别在于是否要报警立案这一点上,相信是分歧最大的。

有人会认为,如果报警,平台就彻底玩完了,后续要走完整的司法程序,兑付的周期就会非常长,而且兑付率通常会比较低,所以应该让平台生存着,慢慢追讨,兑付率才会比较高。

作为出借人首先要几件事再决定是否报案也不迟。

第一点,分清真假标。

这一点非常关键,直接影响到是否要报警立案的决定。

首先在发现我们说投平台开始兑付问题的时候,第一步就是分析投资项目标的的真假,我们可以前往平台要求查标,和对方确认借款的信息是不是真的。

如果标的都是真实存在的,而且标的方和平台方并没有什么关联关系的,这种情况不建议报案,因为标的真实的情况下,平台也在运营,很可能是由于逾期而引起兑付问题的,可以考虑和平台谈判,要求采取催收等办法来兑付,但是报案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如果我们投资的标的本身就是虚假的,并没有真实的借款人,这种情况下,也要进一步去分析。

这时应该组织出借人去跟平台对话谈判,摸清平台的情况。

第二点,看平台是否有兑付的资产或者实力,以及老板的兑付意愿如何!

如果平台根本没有多少真实资产存在,或者老板并没有什么诚意尽力兑付给出借人的,建议出借人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

如果并没有警方介入的话,平台是极有可能会出现跑路、转移资产等损害出借人利益的情况,等到真正雷的时候,平台很可能已经没有多少资产能够变现兑付给出借人了。

平台发假标的行为是涉嫌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集资诈骗罪,警方立案需要一定的数额,这就需要出借人团结起来一起去报警,这样立案的机会会更大。

立案之后,会把平台的资产进行处置变现,并且根据各出借人的损失情况,按照比例返还给出借人。即使最后很难说能够完全100%兑付到出借人的本金,但是也比留机会给平台跑路或者转移资产要好得多。

第三点,遇到问题平台第一时间不应该想是否报警的事。

平台出现不退出、不清盘也不发公告的时候第一步应该是保存我们的投资证据,包括资金流水,借贷合同等等,无论后续是否需要报警来维权,这些证据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恶性的平台有可能会删除数据、修改数据,如果可以,我们在进行投资的时候先做好这一个工作,就更加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