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

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位於江蘇海安市城中心,長江中路68號,建於1986年,原名“蘇中七戰七捷紀念碑管理處”,1998年更名為“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是國家“紅色旅遊”景區、南京軍區青年官兵傳統教育基地、江蘇省全民國防教育示範基地、江蘇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南通市青年馬克思主義者思想教育基地

蘇中七戰七捷又稱蘇中戰役,1946年7月13日——8月27日華中野戰軍在粟裕、譚震林的指揮下,以3萬兵力迎擊美式裝備的國民黨軍12萬之眾,連續作戰七次,仗仗奏捷,取得殲敵53000餘人的勝利,延安總部發言人高度評價蘇中戰役,稱其“七戰七捷”。蘇中七戰七捷在政治上、軍事上具有極其重要意義,它書寫了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範篇章,加速瞭解放戰爭勝利進程,彰顯了蘇中軍民偉大力量,表現了粟裕非凡的軍事指揮才能。

為紀念蘇中戰役的偉大勝利,南京軍區、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按中央指示,應人民心願,決定在蘇中戰役指揮部所在地,海安興建紀念館,原國務院副總理、國防部長張愛萍為紀念館題名。

紀念館佔地21000平方米,建有紀念碑、陳列館、國防園、廣場等。紀念碑由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全國十大建築設計師、東南大學教授齊康設計,他構思獨特,別出心裁,打破傳統的設計模式,不用碑頂,沒有碑帽,用建築藝術語言再現了蘇中戰役的輝煌勝利。碑身是古銅色花崗岩砌成的一把刺刀直聳雲霄,高27米,“2、7”寓意“七戰七捷”。被譽為世界上最大的“刺刀”。 碑基、臺階、擋土牆,乃至地面上的幾何圖形……無一不寓“七”於其中。設計的構思新穎,藝術風格之獨特,堪稱世界之最,令所有參觀瞻仰者稱奇叫絕。 象徵著當年新四軍指戰員馳騁華中戰場的那種英雄氣概。

周克玉上將為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題寫碑廊“中華第一捷”。中國新四軍和華中抗日根據地研究會會長、總後勤部原政委周克玉上將,並已在全國徵集“捷”字,達500多件,有黨和國家領導同志的,有全國著名書法家的,有新四軍老同志的,也有業餘書法愛好者的,風格各異,代表了蘇中戰役的勝利,代表了軍民舉杯同慶,慶祝七戰七捷的新輝煌,“捷”是勝利、順捷、順利之意,也是我館點晴之作。

蘇中七戰七捷紀念館

天下第一刺刀碑刻

刺刀碑

七戰七捷紀念碑碑文

蘇中七戰七捷石刻

七戰七捷陳列館

蘇中地形圖

陳列館文物(一)

陳列館文物(二)

陳列館文物(三)

陳列館文物(四)

陳列館文物(五)

陳列館文物(六)

陳列館文物(七)

陳列館文物(八)

陳列館文物(九)

陳列館文物(十)

陳列館文物(十 一)

粟裕塑像

陳列館文物(十二)

陳列館文物(十三)

雕塑

紀念館內泉池

蘇中國防園武器展(一)

蘇中國防園武器展(二)

蘇中國防園武器展(三)

蘇中國防園武器展(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