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落在世界各地的《永乐大典》具体在哪里?

收藏内参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主持,由大学士解缙带领三千名儒臣编修的一部百科全书。朱棣虽然昏庸,可是编纂这部大典,可谓是丰功伟绩,历史上留下清名。

此书包罗万象,内容丰富,从先秦到明初的典藏,都被抄录在此书中。包括道经,戏剧,评话,工艺,农艺,史,子,集等内容,明朝的典藏比较丰富,元朝搜罗的一些诸子百家,唐宋书籍,都被罗列抄写在大典里,《永乐大典》花费了四年多时间,一共11095册,三亿七千万的小楷,虽然此书编纂工程浩大,但是很有意义。

此后明朝皇宫里发生过一次火灾,嘉靖年间,明世宗朱厚熜担心再次失火把此书毁坏,于是又派人重新幕写一部,由一百多文儒五年幕写成功,藏于史书崴。而永乐年间的藏于北京文楼。

《永乐大典》现在只存有少量副本,即嘉靖年的幕写本。

正本到了哪里,一直是个迷。有说焚于明末灭亡期间,也有说到了朱厚熜永陵的墓里,做了殉葬品。因为这部大典一直是朱棣的最爱,平时案牍上总有一部《永乐大典》随时翻看。

因为这部大典是解缙带领文人编写的,解缙乃明朝三才子之一,尤擅狂草,这是现存的解缙书法影印,可谓游龙戏凤,潇潇洒洒,令人叹为观止。



如果现在能够找到正本,很有可能看到解缙的书法,那的确是三生有幸的事,可惜正本至今都是迷。

现在我们只能知道,嘉靖期间幕写的副本的下落。

第一,嘉庆,道光年间,官员偷窃,夹带私藏,带出去卖钱的卖钱,私藏的私藏,一万多册的书,到了清朝清点翰林院时,只剩下了不足五千册。

第二,清朝的大臣文廷式偷走了100册。

第三,翰林院的人下班时,也偷着带出去。

这样,到了光绪年间,剩下了800多册。

第四,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烧毁了很多,剩下64册,这64册被清末大臣陆润庠运回家典藏。后在当时任教育司科长的鲁迅主持下,64册召回。可以说,这件事上陆润庠和鲁迅功劳很大,为保护国家文物书做了贡献。

后经过多方征集,这批书增加到93册,战乱期间运到美国收藏,1965年,被运回台湾故宫博物馆收藏。现在台湾仅有60册。

第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经过国家多方搜集,在民间组织,大学图书馆,以及文管会协助下,一共搜集27册《永乐大典》,在国家图书馆收藏。

第六,五十年代初,苏联归还被沙俄和日本掠走的64册。

第七,经过各方收集,现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一共162册,上海图书馆1册,四川大学图书馆一册。



第八,日本,德国,英国,美国,韩国,越南几个国家一共藏有100多册。

第九,南京图书馆一楼,大厅的展厅室,有一页。虽然只有一页,价值连城。据说是国民党运到台湾的时候,遗漏的。

综上所述,现在世界上一共藏有约400册,其中北京国家图书馆是最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