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明帝陵有《永乐大典》是保护文物不挖掘,还是挖出《永乐大典》重要?

化生术


咱们先来说说《永乐大典》是什么?对于我们有多重要,再来看是保护维持现状还是进行挖掘。


《永乐大典》编撰于明朝永乐年间,是由姚广孝以及内阁首辅解缙总编的一部中国古典集大成的旷世大典,初名《文献大成》,是中国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全书22,937卷,由二千名学者在1403年--1408年编成(目录占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显示了中国古代科学文化的光辉成就,但《永乐大典》除了正本尚未确定是否存在长陵外,永乐副本却惨遭浩劫,大多亡于战火,今仅存800余卷且散落于世界。《不列颠百科全书》在"百科全书"条目中称中国明代类书《永乐大典》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

《永乐大典》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个符号。


典籍概述

永乐大典《永乐大典》编纂于永乐年间,由翰林院大学士解缙担任总纂修,历时六年(1403-1408年)编修完成,是中国最著名的一部古代典籍,也是迄今为止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它的规模远远超过了前代编纂的所有类书,为后世留下许多丰富的故事和难解之谜。编纂于明朝永乐年间,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百科文献。共计22937卷、目录60卷,分装成11095册,全书约3亿7千万字。[1]

它保存了14世纪以前中国历史地理、文学艺术、哲学宗教和其他百科文献,与法国狄德罗编纂的百科全书和英国的《大英百科全书》相比,都要早300多年,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珍品。据粗略统计,《永乐大典》采择和保存的古代典籍有七、八千种之多,数量是前代《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册府元龟》等书的五、六倍,就是清代编纂的大型丛书《四库全书》,收书也不过3000多种。


这里我们画个重点,正本也就是原件是否在长陵,目前未能知晓。而长陵在哪呢?
我们从搜索引擎去搜索“长陵”,得到一般是两个结果:

  1. 为汉代长陵

长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东约20千米的窑店镇三义村北,是汉高祖刘邦与吕后合葬墓。

长陵东西并列着两座陵墓,西为高祖陵,东为吕后陵。陵前曾有清代陕西巡抚毕沅所立的两通碑石,又因为陵墓附近曾经出土过属于西汉时代的"长陵东当"、"长陵西当"和"长陵西神"文字瓦当,证实了这里的陵墓确为长陵。

1988年01月13日,长陵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为明代长陵

明长陵位于北京市昌平区怀长路上,处在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朝第三位皇帝成祖文皇帝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它是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陵区内最主要的旅游景点之一。长陵于永乐七年(1409年)开始修建,永乐十三年(1413年)完工。现存建筑有宝城、明楼、石五供、两柱牌楼门、祾恩殿、祾恩门、碑亭以及三进院落的宫墙和因墙而设的陵门、角门等。地宫未发掘,同时没有被盗墓记录。长陵目前对公众开放。


好,我们看到上述信息中,有一句话:

“地宫未发掘,同时没有被盗墓的记录。”

这句话对于我们就是最好的结果了。

不知道题主之前知不知晓我国曾在建国后挖掘过明定陵,造成了什么样的损失?

我引用一部分文章吧,里面有图片,我们来看看。


定陵洞开之后的厄运(组图)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07-11-19  打开地宫大门
发现金刚墙
发掘一年方才找到墓葬入口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项考古计划曾试图解开十三陵所有秘密,最早提出该计划的,是当时中国著名历史学家、时任北京市副市长的吴晗。这是中国第一份由历史学家正式提出的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计划。
但十三陵最终只有一座陵墓的地宫被成功打开,这就是至今中国惟一被考古学家打开的皇陵——定陵。
挖掘古代皇陵的考古行动于1956年春开始。在挖掘计划中,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长陵是首选目标。然而,对长陵的调查工作进展得并不顺利。最终,考古队决定另找一个陵墓试掘。经多方调查,定陵进入考古队的视野。
1956年5月,试掘正式开始。考古队在定陵宝城一处城砖脱落的位置挖开第一条探沟。探沟刚挖到1米多深,就在宝城内侧的墙壁上发现一块砌在墙里的石条,擦去石条上的泥土,3个刻在石条上的字显露出来:“隧道门”。
十几天后,考古人员在城墙的下方发现一个券门,同时在探沟的两侧发现两道砖墙,两墙之间形成一个隧道,伸向宝城的深处,考古队判断这就是通向地宫的隧道。

为减轻挖掘工作量,考古队没有继续第一条探沟的挖掘,而是在第一条探沟的延长线上挖开第二条探沟。但一个多月过去了,第二条探沟一直没有新的发现,在第一条探沟中曾经出现的隧道砖墙也奇怪地消失了。
进入9月,挖掘工作才出现新的转机。一天,在第二条探沟的深处,一个挖掘工意外发现一块带有刻字的小石碑,上面刻着:“此石至金刚墙前皮十六丈、深三丈五尺”。
明朝人把地宫的墓墙称为“金刚墙”,这块石碑明确提示了地宫的具体位置。
考古队在通向宝顶中心的方向开挖了第三条探沟。到第二年5月,考古队穿透厚厚的土层,找到了坟墓的外墙——金刚墙。在金刚墙上,考古人员发现了一个神秘的梯形开口。它应该就是万历皇帝入葬时的入口。
万历“变”穷凶极恶“大地主”
定陵发掘于1956年5月破土动工,到1958年7月底,清理工作基本结束。9月,明万历帝后的殉葬品走出地下宫殿,登上故宫神武门城楼,向民众展出。展览后,定陵博物馆筹建人员加速了修补、保护、复制殉葬器物的步伐。
首先要修补、复制的自然是三具尸骨。

正在中国帮助工作的苏联著名雕塑家格拉西莫夫听到此事,主动上门,请求把尸骨带回苏联,做修补和模型复制。在这之前,格氏已为北京博物馆修补和制作了古人类头骨的模型。有关方面怕在这个问题上出现漏洞,婉言谢绝了他的请求。
三具头骨被送往中科院古人类古脊椎动物研究所进行修补。同时,找了两位从事雕塑的老师,做万历帝后的模型。
由于万历皇帝在他们心中是封建地主阶级的典型代表,模型的制作自然要按照地主形象进行艺术加工。 两个月后,万历帝后的三具人体石膏模型送往定陵。只见万历头戴瓜皮金丝小帽,横眉怒目,鹰钩鼻子下挂着一张血盆大口,摆出一副要吃人的架势。左腿长,右腿短,身体极不平衡地站立着,手握皮鞭,侧身站立。似在追赶,又似在战斗和殴打他人。这独特的造型给人的感觉像是旧时一个穷凶极恶的大地主,正在对交不起田租的穷人进行残酷的蹂躏。
其两个皇后则穿红着绿,涂脂抹粉,头戴鲜花首饰,妖冶而凶残,一副典型的地主婆形象。
无知致明代织锦遗产遭损坏
在塑造万历帝后模型的同时,陵园内忙于对出土的织锦匹料进行技术处理和保护。有人建议,丝织匹料可以像古画一样进行托裱,背后衬用韧性大的纸张,以便卷舒。有人建议,糨糊内加入防腐剂,以便长久保存。

装裱完毕,著名文学家、后来又专门研究古代服饰的沈从文先生赶去。他想看看匹料,做一点研究。他将裱品展开,用放大镜一件一件仔细观察后,迷惑不解地问:“怎么有的装裱成品显露的是织品反面?”
“研究织品的结构不是要看反面吗?”一位工作人员急中生智说。
一句话激怒了沈从文,但他还是面带微笑地说:“研究织品结构,要看反面,更要看正面。为显示反面结构,留下一两厘米,最多五厘米也足够了,整匹反面,我看是装裱的错误。”
他的直言不讳,特别是说到错误,使站在旁边的负责人十分尴尬。
沈从文不愿再看下去,走出接待室,对同来的助手说:“囊括了中华纺织技艺精华的明代织锦遗产,如此轻率地对待,还做这样不负责任的解释,不是出于无知,就是有意欺骗!”
有些袍服的处理,也不尽如人意。比如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塑料)加入软化剂涂在半腐的衣服上,时间稍久,衣服颜色变深,软化剂蒸发,质料变硬,硬作一块,不能展开。这种轻率的处理方式未经反复实验,匆匆上手,效果不佳,只能停止。
定陵丝织品损坏的消息传到北京,郑振铎、夏鼐等大吃一惊。

正在焦虑不安、痛心疾首之际,外地传来消息,有的省份不甘落后,纷纷效仿,正在组织人力,跃跃欲试,要向帝皇陵墓进军,汉陵、唐陵、清陵等等,都响起了开掘号子……
面对此种情况,郑振铎、夏鼐立即上书国务院,请求对这种极不正常的发掘之风予以制止。
这份报告很快得到周恩来批准,并通令全国,一场劫难终于没有降临到一个个珍贵的文化遗产身上。
经过一年的艰苦努力,定陵的出土文物基本上已修补、复制完毕。 1959年9月30日,定陵博物馆正式宣告成立。
官员发话 帝后棺椁扔下山
定陵博物馆一经开放,游客蜂拥而至。遗憾的是,在这深达27米的地宫深处,他们看到的只是一座空荡荡的洞穴。不少游客都失望地问道:“皇帝皇后的原棺椁哪里去了?打开地宫的时候不是还在吗?”
棺椁确实消失了。颇具戏剧性的是,它的消失和定陵博物馆的成立,竟是在同一天进行的。
1959年9月30日晨,曾铲下定陵第一锹土的民工王启发,接到博物馆办公室主任的指示:“马上就要开馆了,既然复制的棺椁已经做好,原来的棺椁就没用处了。你带几个人到地宫清扫,把那些棺木抬出来,好迎接领导来检查清洁卫生。”

几个员工围住楠木棺,要取四周的铜环,便挥镐劈了起来。王启发望着4个硕大的铜环鸣响着落到地上,心中莫名其妙地掠过一丝哀痛。“主任,那棺木不能再劈了,找个墙角放着吧。”王启发近似哀求地说。
主任正忙于接待前的准备,冲王启发一瞪眼,说出一句令人心寒意冷的话:“你是不是想留下给自己?”
“轰”的一声,王启发的脑子如同炸开一般。他强按怒火,退出办公室,回到自己的木板房抽起了闷烟。
几十名警卫跟着主任来到棺木前。“大家辛苦一下,把这些木头板子扔了。”士兵们在主任指挥下喊着号子,将沉重的棺木抬起,来到宝城上。随着主任一声威严的口令“扔——”,战士们一齐用力,三具巨大的棺椁被掀下墙外,哗啦啦滚入山沟。
一个星期后,定陵棺木被扔的消息传到夏鼐耳中。这位大师气得全身发抖,脸色煞白,不停地在房里走动,马上打电话让博物馆重新捡回棺木,加以保护。可是,空荡的山谷早已不见棺木的踪影。
“文革”小将 一火焚了帝后骸骨
1966年,“文革”开始了,定陵也没能逃过红卫兵小将的手掌。他们将地面的景物浏览一遍后,兴致盎然地冲进地宫,要砸烂这几百年封建王朝的老窝。

“快交出仓库钥匙,我们要抓万历!”20岁的女讲解员W对仓库保管员李亚娟下命令。箱子被一个个打开,只见万历皇帝和皇后的尸骨完整地躺在里面。
三具尸骨被摆到定陵博物馆门前广场上,由W组织人员批斗。除尸骨外,还有一箱帝后的画像、照片等资料性“罪证”,和尸骨一同被抬了出来。帝后的三幅画像是清理地宫时,发掘队员曹国鉴精描细绘画成的,仅画像上的金粉就用了二两之多。
W为了显示这次声势浩大不同寻常的批斗大会,特意作了一番精心安排。她派人到长陵管理处、长陵供销社、林场、粮站、学校等单位联系,要求他们派人前来声援。与此同时,有人建议批斗结束后,将帝后尸骨砸碎焚烧,以示将革命进行到底的决定和气魄。W当机立断,拍手赞成。下午2点15分,定陵园内的广场上已是人山人海。除邀请的几个单位人员外,还有附近农村的农民、红卫兵、学生,人们纷纷前来,不管是出于什么样的动机,都见证了这一段沉痛的历史。
三具尸骨整齐地摆放在一起。万历的尸骨在中,两个皇后分居两侧。周围堆着帝后画像和照片资料等实物“罪证”。一切准备就绪,W开始带头高喊革命口号:“打倒保皇派!”……
口号刚一结束,W冲人群大喊一声:“革命现在开始!”话音刚落,十几个大汉便把石块猛力向尸骨投去。随着一阵“噼噼啪啪”的响动,三具尸骨被击得七零八落,一片狼藉。

人群开始涌动,惊讶、困惑、麻木、赞叹、欢喜……各种目光一齐向W射来。W心中一热,立即吩咐身边的人员:“点火烧了他们!”
一声令下,烈焰腾起,广场一片火海。木柴伴着尸骨,在烈焰中“啪啪”炸响,似在呻吟,又像在反抗。烟灰四散飘落,纷纷扬扬,空气中散发着刺鼻的气味。随着一声炸雷,大雨倾盆而下。燃烧的尸骨在涌动的水流中浮荡飘摇,和翻起的泥土融为一体,重新回到了广袤的大自然之中。(《考古中国:定陵地下玄宫洞开记》杨仕、岳南著海南出版社出版)

回到我们的问题上,个人意见是不进行挖掘,不论里面的东西有多贵重,以我们现在的技术挖掘之后根本就保存不了。

但是如果出现盗墓等危害到地宫内的文物时,我们必须抢救式挖掘,以防盗墓份子进行更大的破坏。


临泃杂谈


经验证,朱棣签名的《永乐大典》仅此一套正本,但从没出现过,有人说毁于乾清宫大火;有人还说毁于李自成放的大火;还有一种说法最可信,那就是《永乐大典》作为嘉靖帝的陪葬物埋葬在永陵地宫,虽然这种说法最可信,但毕竟是传言,不可轻信。如果《永乐大典》真的埋葬在永陵地宫,考古专家到底是保护文物不挖掘地宫重要呢呢?还是挖掘地宫取出《永乐大典》重要呢?本人觉得考古专家不可能冒然挖嘉靖帝的永陵地宫,原因如下:

1、《永乐大典》陪葬于嘉靖帝的永陵地宫,只是个传说,从未得到验证,不值得冒这么大的风险去挖掘帝王级陵墓的文物,挖掘会对永陵地宫造成不可估量损坏。

2、即使《永乐大典》真的陪葬于永陵地宫,是否挖掘地宫也得三思,挖掘出《永乐大典》如何保存就是个难题。很多古墓出土的丝质、纸质文物等遇到空气后随即损坏的事屡禁不止,至今令考古专家头疼不已。

3、考古专家一般不会主动去挖掘古墓,更何况是更加的复杂的帝王陵墓,挖掘难度可想而已,能不挖掘就不挖掘。如果古墓或者帝王陵寝被盗,或遇到不可能抗拒的因素将要损坏时,专家将会对古墓进行抢救性挖掘,为的是更好的保护里边的文物和古墓。

总之:《永乐大典》即使真的埋葬在永陵地宫,考古专家也不可能随便挖掘,他们深知,冒然挖掘会对地宫及里边的文物造成不可逆的损坏。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嘉靖帝的陪葬物早晚会出土的,《永乐大典》是否在地宫便真相大白,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编剧华子


我认为,就是《永乐大典》真在明帝陵中,现在也不会发掘,因为保护明帝陵文物和不挖出《永乐大典》是一致。

因为这是有教训的,五十年代,国家曾考古挖掘过明定陵,即明代第十三帝神宗显皇帝朱翊钧的陵墓。挖掘开墓室,结果空气进入后,陵墓中许多珍贵的陪葬品受到氧化,有的瞬间消失,有的受到不同程度的毁损,这是对文物的严重破坏。所以国务院作出了严禁挖掘明帝陵的决定。

再者,明朝到现在6OO年了,《永乐大典》为纸印刷物,它在潮湿的陪葬坑里经过这么漫长的岁月,挖出来若沒有相应的科学技术防护还是个未知数,一旦见了空气和亮光遭到损坏怎么办?

我认为,《永乐大典》同属明帝陵中文物的其中之一。不挖既是保护文物的需要,也是保护《永乐大典》的需要。


本昌谈历史


只能说具备理论上的可能,但实际可能性相当渺茫。《永乐大典》可以算的上是明朝的百科全书,不过由于篇幅实在太广也无法广泛传播,因此只能作为皇室藏书而收藏于皇宫之中,说的粗俗一些,就是制作完成之后直接扔在皇宫里存放,皇帝或者相关编篡的人员偶尔需要的时候查看一下,不需要的时候,大部分时间这部巨典只能放在深宫大院之中,无人问津。

由于实用性不大,除了编篡过程中费时费力之外,《永乐大典》完成后也只剩下了收藏价值,因此,在明成祖之后的历史记载中,这部名著已然没了存在感,嘉靖年间重新抄录的副本也是因为战乱的多次损毁才得到记载,而正本则更为尴尬,这部上万卷的正本名著,史书中竟然没有记载它的结局如何,以至于现在他究竟也是毁于战乱,还是在明成祖或者嘉靖皇帝的坟墓当中,至今仍然争论不断。

曾经有人怀疑正本是否在明成祖朱棣的陵寝当中,这个可能性较低,第一,朱棣花费这么长的时间编篡这部名著,不可能只为放在坟墓里,就算用作陪葬肯定也会留下副本,但现有的历史记录中没有记载第三个版本的存在,因此这个可能性不大,由于随后的嘉靖皇帝重新抄录了副本,从这一点推断,嘉靖年间《永乐大典》应该还是完好无损的,这也间接推断了这部名著并没有在朱棣的坟墓当中。当然也有一种声音认为《永乐大典》也可能在朱棣的陵寝中,嘉靖皇帝安排抄录的时候打开了朱棣的坟墓,完事后又将《永乐大典》正本放回原处,但这个可能性恐怕也不是很大,毕竟开启先皇的坟墓,涉及到的问题太大。由于副本一直放在皇宫当中因为随后的战乱而大量损毁,而正本始终没有出现,因此只能有两个可能,一是放到了嘉靖皇帝的陵寝当中,二是继续存放在皇宫中,在战乱中彻底毁灭。

如果当年正本《永乐大典》放在皇宫之中,结合它几百年来始终没有在历史中出现来看,恐怕它已经在战乱和意外中损毁,如果它放在了嘉靖或者某个皇帝的陵寝当中,也许它还有重见天日的可能。但考虑到《永乐大典》毕竟是纸质书籍,就算放在陵寝当中,数百年的存放,不同时代各种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它的完整性恐怕已经不好估量,尤其是结合1956年定陵挖掘的悲剧,在没有足够技术的保证下,皇家陵寝开启的风险性极大,想完整得到《永乐大典》,恐怕只局限于理论上。


传基文化


不能挖,没有那么多解释。现今中国是强大的,不在需要祖宗文物提自己换外汇,留给后人吧,就这样。



宅男持剑


|《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
  • 《永乐大典》是由明朝永乐帝朱棣组织人编纂的、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其中保存了中国明代14世纪以前文学、哲学、宗教、史地、应用科学等浩如烟海的资料。清代乾隆年间著名文库《四库全书》的编纂过程中就曾利用《永乐大典》中的大量散佚古籍进行辑佚。《永乐大典》始修于永乐元年(1403),是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等人在文渊阁主持重修,3000多人参加,历时四年,于永乐六年(1407)宣告修成,成书除目录60卷外,全书正文22877卷,按照当时的韵书《洪武正韵》编排,分装11095册,约3.7亿字,汇集了当时所能见到的我国上自先秦、下迄明初约8000种古代典籍,堪称辑佚之渊薮。《永乐大典》是明代以前历史文献资料的总结,汇集了古代图书七八千种,是15世纪人类文化史上的丰碑,也成为了全世界最大的百科全书式类书,比18世纪法国狄德罗等人编纂的百科全书和大英百科全书均要早300多年。

  • 《永乐大典》的名头说起来似乎尽人皆知,但其成书背后的艰辛又罕有人知。《永乐大典》修成后的600多年,屡遭厄运,损毁殆尽,原22877卷11095册的鸿篇巨制,至今全世界仅存嘉靖副本400余册800余卷,散藏于9个国家和地区的30余个公私收藏机构,正本至今不知所终。


|最大的类书和最少的读者

嘉靖41年(1562),《永乐大典》重抄开始,到隆庆元年(1567)完成。副本录毕后,文献中几乎再难寻到有关永乐正本的记述,亦未曾发现正本实物存世。

  • 原因一:官员监守自盗现象严重。光绪十九年(1893年)仅剩下600余册。

  • 原因二:义和团运动和侵略战争造成嘉靖副本损毁。

如今,国家图书馆拥有《永乐大典》嘉靖副本224册(包括在台湾的62册)。


至于《永乐大典》的正本究竟在哪儿,存在着众多争议,谜底至今无法揭开。或曰:明末清初毁于南京,或曰:随嘉靖殉葬在北京的永陵,这些说法都没有确凿证据。但不管如何,归根结底,寻找《永乐大典》正本的唯一办法,都只能是在考古发掘中发现关于它的新线索。


三羽鸟


我个人的观点当然是维持现状,不去主动挖掘。

首先你这样的假设是不存在的,第一我们没有办法证实,明帝陵中中有,第二,我们现存的文物法规定,古墓葬文物只有出现破坏被盗窃的情况下,才能主动挖掘。建国后唯一主动挖掘的定陵,实际上,很多文物出土后氧化而损毁,事实证明我们目前的科技水平还很有限,不能完全的保持古墓内一些珍贵文物的真实痕迹,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不管他有什么样的宝贝,还是维持现状最好,明白这个道理,就知道秦皇陵为什么不开掘了。


玉见沈华


类似的这个问题,在建国初期,就有学者提过,甚至还辩论过。其中,有两个人自己跑去挖,由于缺乏相关经验,结果挖出来的文物重见天日的时候,直接损毁。大家可以网上查查这事。

所以,对待古墓,考古届的原则就是非必须不主动。只要这个墓是完整的,绝不会主动去挖。

目前的永乐大典都是残本。这部大典当时是举全国之力搜集、整理和编写的,可想而知包含的内容有多丰富,多迷人。

谁都想重见这部旷世巨著,但是愿望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历史上消失的东西是绝无可能再重现了。

所以,就算墓里真有永乐大典,那也绝对是不会主动挖掘的。这一是对逝者的尊重,二是人间保存不了阴间的东西,即使是书籍。

这是我的答案。(我是大额头者,平时喜欢看一些书,欢迎关注交流)




大额头者


永乐大典:本身就是我国最珍贵国宝级文物之一,如果发现肯定需要精心的保护。

如果明帝陵考古出现永乐大典,肯定需要特殊的保护,因为永乐大典属于特殊的文物木身很难保存。其它出土文物也一定要保护好,这也是毋容置疑和肯定的。


玉佛缘345


如果能证实《永乐大典》在嘉靖帝墓中,应进行发掘,《大不列颠百科全书》称《永乐大典》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百科全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