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火王之破晓之战》为例,玄幻剧只会二次创作和加工!


今天,红颜秀影和大家分享的话题可能有着些许的沉重,

不知道大家最近有没有关注各大卫视上演的电视剧,为了庆祝改革开放40年,最近的剧似乎都和改革开放40年来国家日新月异的变化有关,

这其实算是一件很正能量的事情!

其中,江苏卫视播了一部《我们的四十年》,

它恰巧是以电视的发展为线索来看待整个改革开放的变化,

电视虽算不上一种独特文化的象征,但却呈现了我们独特文化下的一种变迁和改变,颇具中国特色和时代内核。

我们国家从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普及电视机,把“电视剧”传入千家万户,

我们从电视里窥探外面的世界,也从电视里了解到人民所需要的文化诉求,

因此电视的发展,也可以代表我们文化思想的一种发展,

如今,对于年轻人来说,电视也不再是必需品,只要有用了互联网和载体,似乎可以获得更为巨大的信息量。

互联网不需要定时,不需要固定的环境,

我们可以随心所欲的在互联网上浏览电视中和电视外所能呈现的新闻、信息、综艺、电影、电视剧.......

可是近几年,影视剧这种文化形式却遇到了创作的瓶颈期

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失去了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而是一味的采用小说、漫画、游戏作为剧本的原型,在这个基础上作二次创作加工,

不得不承认人都是懒惰的~

有了故事框架的蓝本势必会大大减少创作时间,并且也可以根据热销程度来确定一部分收视。

今天,红颜秀影就用湖南卫视近期上映的漫改古装玄幻剧

《火王之破晓之战》为例,

我们一起来讲讲中国电视的瓶颈期。

《火王》改编自游素兰的同名漫画,

这部漫画的年头和柯南有的一拼,掐指一算,应该是85—90这个年龄段的青春。

九十年代的学生可不像现如今这些学生的业余生活贼丰富,

今天,小编的弟弟还跟我说学校可以在屋顶的生物实验室自己研究种无机蔬菜,

而九十年代的学生除了打打电动,最大的消遣就是看杂志和漫画,男生看《灌篮高手》,女生人手一本《火王》这都是标配。

《火王》的故事情节大概是说宇宙之中有一片星域由六位神明在守护安宁,

其中就有男女主角火王仲天(陈柏霖饰)和风神千睸(景甜饰)。


在一次和黑暗势力的交手中,他们遭受重创,千睸下落不明,仲天身受重伤,

在众神之首尚轩的指引下,仲天远赴东方寻找方法,遇到了和爱人千睸长相相同的司徒奉剑,

经历一系列磨难,两人相恋,正义也战胜了邪恶。

可以想象看到这样的故事,古风爱情、人间大义,

别说那个时代,现在这个时代我们也一样会爱不释手,

可是这样的故事真的适合拍成电视剧吗?

红颜秀一直认为现在的电视剧似乎有点做的太容易了,

举个栗子,前段时间播的《斗破苍穹》口碑跌爆,原著粉被气的一口老血喷出来,

这真的只是制作不用心这么简单的事儿吗?

《火王》的制作看过剧的小伙伴应该知道,

斥巨资打造的特效,制作不错,演员演技也算跟得上,大甜甜的颜值也是收获好评无数,剧情节奏也算感人,28集的电视剧也丝毫不托泥带水,

全剧的优点还是要多于有点的,可就是豆瓣上网友的评论,基本上都是吐槽

有的小说、动漫真的不适合改成电视剧,

就拿仲天来说,看漫画的时候我觉的仲天这个人清冷孤傲、重情重义、有超凡绝世的神性还有包容世间的侠气,

可我们根本找不到一个眼睛如此纯粹的人,也就不可能把仲天的神韵完全表现出,

这样就会出现众口难调的问题,总有人对这个角色有所不满。

这件事的症结在哪?

在于我们非要把一位“神”强行用人的方式呈现出来,

原本我们对仲天这个形象有自己趋于完美的想象,我们给他和司徒奉剑的爱情编造了一个我们认为非常完美的理由,

结果电视一播,和自己想的全不一样,心理建设瞬间崩塌。

就像一千个人眼睛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不是演员演不出哈姆雷特的样子,而是演不出你想要的样子!

当然,很多电视作品都是由小说的改编,

如四大名著,如女性朋友最爱看的琼瑶小说,他们的成功也代表着电视剧的新纪元,

可是,我们要知道,一部《红楼梦》之所以经典,是主创人员和红学家历经了多少年的反复推敲,才会有最后的昙花一现,

而这也是建立在原小说只有故事基本框架,细节并没有那么多的前提下。

现在我们对小说的改编往往没有那么宽容,我们会锱铢必较到某一句台词,

稍有不慎就被冠上一个“不尊重原著”的帽子,

你会说《还珠格格》不也有台词么?可是看还珠格格的时候我们没有那么多网络暴力,你不会纠结这句话琼瑶是怎么写的?

流言蜚语的力量让导演在制作电视剧的过程中,努力和原作保持一致,不到万不得已绝对不改人设、剧情,

可是我们必须要知道,漫画、小说的故事情节是可以断片的,

但电视作品不能,小说可以大剌剌的写出“一个月后火王认识了司徒奉剑”,电视作品却必须交代他们的相遇过程,并且这个剧情还得支撑得住后面的其他情节,

左改一下右动一下,

人物形象的合理性就差了,网友们又要开始毫不客气的点评了。

有这点儿时间还不如写一个全新的剧本,说到底这样低成本的翻拍就是懒嘛!

翻拍不是为了重塑IP,而是为了锁定一部分人的目光和收视,

既不愿意好好研究学习小说的社会背景,又不愿意发挥自己的创造力构建一个全新的故事,这不就是懒么?

之所以红颜秀影把这部分电视剧称作电视剧的瓶颈,就是因为有太多这样的电视剧、网剧都是这么急于求成,

“流量IP”限制住了我们编故事的渴望,大家都想安安全全的只做一个“讲故事的人”,

创造力的瓶颈,同样会导致制作热情的瓶颈,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

找一个小说、漫画的大IP,随便改改,

中规中矩的找几个养眼的的演员凑在一起总归是“无功无过”,大不了就被人说一句“烂剧”,然后一周之后另一个烂剧一开播,

都没人记得住这个故事。

为什么现在的影视作品真正被人铭记的越来越少,

正是这种“中庸”思想让他们迸发不出任何一点光彩,只能在原有的热度上等待别人的批评。

《火王》的情况不是少数,

红颜秀影真心希望,影视剧行业可以走出瓶颈,发挥想象力让我们真的看到电视行业的发展和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