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产品“转让”为何升温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 刘永涛

通常,期限较短的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较低,收益稍高的产品期限又在一年左右,甚至更长。投资者购买了较长期限的产品,一旦紧急用钱,便会遇到无法提前赎回的尴尬。

“高收益”和“流动性”能否兼得?面对这样的痛点,越来越多的银行尝试通过“转让”的方式来解决。投资者如果持有理财期间急需用钱,可将产品挂在银行平台上并自主设定转让价格,有买家在约定时间内确认购买,卖方当天就可以收回资金。

理财转让需求升温

在长沙一家人力资源公司上班的彭娟,信奉“不要把鸡蛋装在一个篮子”,将手中近50万元的积蓄分散投资股票、基金、P2P等产品,收益不错。不过今年以来,随着理财市场变化,特别是考虑到亏损加大的风险,她全部退出了股票和P2P,重新开始买银行理财。

彭娟新买的一款银行产品,是从一家银行的理财转让专区挑选的。产品期限162天,预期年化收益率4.49%,比同类型产品的收益要高出10%,而期限要短一半。这也恰好符合她对收益率和流动性的要求。

11月28日晚上9时,记者登录一家银行手机APP,看到理财转让区产品成交颇为活跃。

其中,部分收益率较高的产品在数分钟内就可以完成转让,投资者需要不断刷新才能抢到。比如,一款转让金额为40.8万元的产品,理财周期为182天,剩余期限36天,年化收益率达到4.2%,很快就被抢购。

受“资管新规”影响,银行理财产品出现新变化:一类多为极短期的类货币基金的产品;另一类期限变长,普遍一年以上。在此情形下,彭娟这类客户看重收益,也希望更有流动性,对中长期理财产品的转让需求不断升温。

目前,推出理财转让业务的银行有中信、浦发、招行、浙商银行等。在银行设立的转让区,产品标的额从几万元到数百万元不等。一些被转让产品的剩余存续期,已不足一月,也有还需封闭半年以上的产品。

如何快速转让变现

银行理财产品如何快速转让变现?

记者了解到,目前已开通理财转让业务的银行,主要有两种转让途径,即转让者自行找到“下家”定向转让、银行线上平台撮合找到“下家”。

转让者自行找到“下家”,联系到愿意“接盘”产品份额的投资者,双方约定好转让价格后前往线下网点,即可办理转让手续。另一种途径则是转让者通过网银等线上平台,以一口价或者竞价的方式挂单。

以浦发银行“理财产品转让”为例,如果客户持有该行固定期限类银行理财没有到期,可以自己找“下家”通过银行柜面定向转让,或委托银行找“下家”通过网银线上转让,买卖双方可以自行协商转让价格。

银行理财刚性兑付打破后,产品净值化转型加快。备受投资者关注的净值类理财,每日收益呈一定的波动性,是否也能转让?

据了解,目前浦发等银行的转让功能,已能支持部分净值类理财转让,通过下载银行APP,在手机上可轻松办理。

转让理财还可能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以某股份制银行为例,如果是客户自己找“下家”,银行收取手续费50元/笔;如果是委托银行找下家,银行则收取转让金额的0.1%。

不过记者注意到,由于理财转让业务在推广期,目前中信银行等大部分银行免费搭平台,不收取任何费用。

需要提防潜在风险

业内人士表示,适合转让的银行理财产品是期限较长的低流动性封闭式产品。流动性较高的产品如开放式预期收益型产品、开放式净值型产品,都不适合做份额转让业务。

从目前银行展示的转让产品类型来看,有几大特点:被选中的产品通常只能是该行自身发行的理财产品;产品的债权债务关系比较明确;产品的投资方向比较明确,有充分的信息披露。

在银行理财收益下行趋势下,投资者在转让市场寻觅高收益产品时,对相关信息须慎重判断。融360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上周银行理财收益率下跌0.07个百分点至4.36%,为近18个月新低。这也是理财转让走热的因素之一。

华融湘江银行湘江新区分行零售主管行长邓双斌提醒,挑选预期收益型理财产品,需关注产品剩余期限与预期收益率;对于净值型理财产品,需关注产品剩余期限、历史以来净值变化情况、业绩比较基准及收益分配、产品风险等级。

此外,从目前银行理财转让市场来看,转让者只能在银行自建的交易平台内部转让给其他“下家”,尚不能跨行转让交易。转让者大多有较强流动性需求,为在短时间内完成交易,或会折损部分收益。对于存在的折价风险,转让者也应留意。